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太平洋,万米高空。</br>从舷窗的缝隙里,投射出一丝光亮,天亮了。</br>骆凝薇揉了揉眼睛,慢慢清醒了过来。这几天她是连续飞了两个上万里,辛苦得很。</br>现在她是在返回洛杉矶的途中。</br>上一周,差不多全彩的所有高管,都被召回,她也不例外。</br>只不过她的距离比别人要远了不少。等她到的时候,会议已经召开一天半了。</br>会议的起因,是公司把巨大高科收购了。</br>按理说,巨大高科对全彩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全彩的体量差不多是对方的50倍了。</br>但收购带来的后果,确是公司的管理层大改组。</br>白总带着一批嫡系人马出走林晶圆,丁经理带着他的奉天帮,衣锦还乡,杀回冰城,夺取了公司大权。</br>全彩彻底换了大王旗。</br>事发突然,所有的外地封疆大吏,都有种人人自危的感觉。</br>一朝天子一朝臣。</br>大会之前,大家也是互相打听,但谁也不理解白总被排挤的原因。</br>这到底是为了什么?</br>是谁的势力在起作用?</br>丁尉亭身后,站着的是哪位大神?</br>有这么硬的后台,当初为什么会被发配奉天?</br>难道跟京城的人事动向有关系?</br>公司里谣言,于是满天飞。</br>骆凝薇与丁尉亭根本不熟悉,甚至都没有见过面。</br>所以这次回国述职,心情忐忑。</br>但什么都没有发生,各种计划,还是按照原有思路前进。除了与新管理层见了一面,握了一圈手以外,什么也没有发生。</br>这使得她的紧张心情,舒缓了下来。</br>————————</br>这一年多,她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br>别墅,轿车,高薪,还有无处不在的聚光灯,这才是生活啊!</br>如果把她召回,她根本无法想象,回到那个冰冷而拥挤的环境,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br>加州的五代产线顺利量产,新一轮海外扩张开始了,六代线马上就要开工建设。</br>在几台印钞机的支持下,她是各种高级社交场合的常客,是华尔街的宠儿。</br>全彩已经具备了大型跨国企业的气势。</br>由于国内股东的不断套现,欧美股东的持股比例超过8成,不论从何种意义上看,全彩都是一家外资企业了。</br>在她的主导下,连续在美国以及欧洲,筹建了几条新生产线,不论是股东还是各国政府都很满意。</br>全彩已经被认同为美国本土企业了。曾经喧嚣一时的制裁声音,在她的长袖善舞之下,化于无形。</br>由于特殊的身份,骆凝薇回美国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安抚美股投资人。向公众介绍新的管理团队,过段时间,丁经理会来美与投资人见一面。</br>全彩的这次权利交接,后续还会有不少麻烦。</br>白经理那批创始人团队,管理公司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他们的战绩不错。</br>谁也不会想着,动运行很好的体系。</br>跟什么过不去,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br>但是丁经理上位,美国的投资人,投资基金就有了想法。</br>工大主导的这次管理人员更迭,很多人不满意!</br>她在冰城期间接过几个电话,有几个声音在探讨,把全彩的总部迁移到美国,工大系持有的股权,全加起来不足10%了。</br>打开了舷窗,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外边恢复了蔚蓝的天空。</br>商务舱的服务员,在派送餐饮服务了。</br>骆凝薇看着窗外一成不变的景色,思考着前因后果。</br>如果仅仅是公司总部搬到美国,她是赞同的,毕竟她占据着地利,以后可以承担更重要的责任。而不像现在,仅仅是被当做花瓶使用,无法参与决策。</br>但因此导致管理层大改组,她就不喜欢了。</br>弄不好,所有中方管理成员,包括她,都要靠边站了。</br>这真是个头疼的事情!</br>————————</br>其实这段时间,不止是全彩班子发生了巨变,原光电系很多企业都有了人事异动。大量的人员流失。</br>但流失的方向就是一个,林晶圆。</br>林晶圆的任务很重,在国产0.8微米产线良率没有达标的情况下,又启动了三条新线。所以就和最开始的全彩一样,对人力的需求差不多是无限的。</br>但这种人力,不是普通的工人,而是至少大专以上水准的高素质人才。</br>白经理上任不久,就对晶圆进行了大规模调整。</br>首先是对国产线的调整。很多不过关的国产设备,被进口设备所替代。</br>国内的很多设备,毕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太大,在拔苗助长的情况下,技术参数可以达标,但是稳定性,耐用性还是有些差距的。</br>反应到结果上,就是良品率不过关。</br>设备供应商们需要时间去成长,但林晶圆等不及了。</br>新一轮的制裁随时都会到来。这段时间,围绕着台海的争吵,中美之间的分歧,已经看得出苗头。</br>白学成和成永兴密谈过一次,达成了共识。</br>新人新气象,白学成首先要做的就是,当黑脸,敢翻脸。</br>部分设备厂商的日子,这两年过得太舒服了,有了大爷心态。</br>国产化,成了政治正确,铁饭碗,谁都不敢动。</br>白学成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怪圈和铁饭碗。</br>趁着半导体设备松绑的有利时机,公司把很多名不副实的设备替换了下来。</br>第二步是联合攻关,一部分设备,与设备厂商进行包干式的联合开发。设备厂家人员直接进驻生产线,限期解决问题。</br>以前的做法虽然厂家也有部分压力,但有的时候反而是反作用。</br>叶静他们是通过下新订单的方式,得到改进型产品。</br>这种情况下,厂家是没有什么动力,去主动解决问题的。</br>他们恨不得多得到几台订单才好。</br>在新政策下,各厂家分别派出了精兵强将,分解自己的工序,毕竟他们才是最了解设备的人。</br>————————</br>第三个,广邀天下英才。</br>白学成团队,经过全彩的淬炼,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非常有名气。</br>时势造英雄。</br>在半导体行业,提起全彩,提起白学成,大家都认识。</br>至于台机电,那是谁?</br>全彩团队的强势到来,迅速稳住了林晶圆的局面,另外,还竖起了一杆大旗。</br>无数精英从世界各地开始聚集。很多台港背景的华人,聚集到了林晶圆旗下。</br>另外,林省晶圆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大收购,把一大批已经下马或者准备下马的半导体类企业,或者研究所收入怀中。</br>这几年,虽然在LED和LCD两个产业链的拉动下,半导体设备行业整体情况不错,但不是所有单位都能雨露均沾。</br>在国内,由于历史原因,半导体行业存在大量的,大而全和小而全现象。</br>这些孤立的企业及研究所,隶属不同的部门,例如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在市场竞争中,很快就会出现大者恒大,弱者越弱的格局。</br>体量小,技术又落后的独立实体,科研院所,普遍处于困难境地。</br>这些单位或者是企业里,大多数技术骨干已经流失,但总会有一部分剩余的火种。</br>在原本的历史上,大量的半导体人才,在这个时期转向了其他行业,或者自暴自弃,退休了事。</br>这些人力资源被白总收集了起来,或者说买了下来。</br>如今,在林晶圆的大旗下,这些在历史上消失了的名字,人才,从全国汇聚到了春城。</br>这些历史上的沉淀和底蕴,东三省各大高校的新鲜血液,全国的理科毕业生,以及来自海外的华人力量,组合到一起。</br>林晶圆终于补足了最弱的一环,人才。</br>这两年,全彩在全球扩张的同时,白学成也在飞快成长,视野极大拓宽了。</br>至少他的全国大收购,购买技术人员的做法,叶静是想都不敢想的。</br>叶静只是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地步。</br>她都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会有如此多头疼,或者脚疼问题出现。</br>随着时间的流逝,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华人力量,终于汇聚到了一起,汇聚到了春城。</br>部分整改后的设备,或者进口替换设备,安装到位。</br>多管齐下,春城线的良品率,终于开始了稳步提高的过程,突破了50%大关。</br>这使得很多为白学成捏一把汗,或者是想看他笑话的人都平静了下来。</br>林省晶圆的良品率牵动了很多人的心,一大票上游及下游企业,各地政府,银行,投资人都等着呢。</br>三条新线的施工计划,突然加快了起来。</br>————————</br>这次的人口买卖计划,声势浩大,但实际花钱并不多。</br>对要倒闭的亏损科研单位,工厂,绝大多数都是白送。</br>各地,各部门经过多年流血,早就明白现实和市场的残酷。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最后一班车了。另外,来自中央的压力,也使他们只能无条件配合。</br>这些部门的态度,好得惊人,只要给员工们按时发工资,给口饭吃,不要上街闹事就可以了。</br>当然了,不可避免的,大采购会带来一些良莠不齐,很多老弱病残参与其中。但这些负担对于上百亿流水的林晶圆,根本不算事情。</br>留守人员,以后可以转型为技术支援,或者区域代理等服务型人员。</br>这次的大收购还带来了意外之喜,很多单位都带来了不少中心城市的市区地皮。</br>但当地皮增值的时候,已经没有在林晶圆的财务账上了。</br>林晶圆的管理层几经更迭。这些价值上万亿的资产,慢慢流失,最终去向不明,成了一笔历史糊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