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1章 朝廷变少帝继位 封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1章 朝廷变少帝继位 封四品颍川招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夏侯涓道:
    “张角率军攻打陈留,我们家本不在陈留城中,家父、家兄以及大伯带领族人杀出重围进入城中帮助叔叔,我们夏侯家却是遭遇黄巾军的劫掠,大家也就四散走失了。”
    乔乐点头:
    “夏侯小姐,你的遭遇我虽然很同情,不过呢,你可是我们花了二十两黄金买来的,你也知道,我是准备把你许配给我兄弟典韦的。”
    夏侯涓一呆:
    “将军不是说了,只是让我当丫鬟吗?将军虽然花了钱,但只要我回了家,我会让父亲十倍偿还将军,还不行吗?”
    乔乐摇摇头:
    “这已经不是钱的事了,我那典韦兄弟已经看上你了,就要娶你为妻。”
    夏侯涓大囧,一时不知说什么,旁边蔡琰看不下去了:
    “你别吓唬她。”
    乔乐摇头:
    “我没有吓唬她呀?琰儿,你看典韦兄弟勇猛无敌,性情豪迈直爽,他与夏侯小姐,那是天生的一对啊!”
    夏侯涓在一旁脸一红,不敢言语,蔡琰看了她一眼,回头对乔乐道:
    “此事我看也不用急,待得我们稳定安全了,再议如何?”
    乔乐点头:
    “还是琰儿想得周到。”
    回头叫到:
    “二弟、荀彧!”
    典韦、荀彧忙上前,乔乐道:
    “二弟,你护送蔡公家小回落日谷,我和荀彧带张龙、赵虎回官渡。”
    二人答应了一声,众人分开行动,乔乐来到蔡邕马车前辞行,蔡邕看着乔乐道:
    “乔乐,我等去梁郡是否合适?可否让我等回陈留老家?”
    乔乐摇头道:
    “蔡公!此时不适合回陈留,待过一阵子,整件事风平浪静后再说吧,你看如何?”
    蔡邕无奈,也只得点头。
    ····················
    乔乐、荀彧一路不停,第二天晌午才回到了军营,太史慈见到乔乐心才落下来,忙询问在洛阳发生的事,乔乐也不便细讲,只说皇帝已经死了。
    太史慈虽然有所怀疑可能是乔乐杀了皇帝,不过这是弑君的大罪,没有人敢问,也没有人会承认的。
    到了下午,洛阳就传来消息,汉灵帝驾崩,宫中杀了很多宦官、宫女,何进拥立何太后四岁的儿子刘辩继任皇位。
    当然此事也遭到董太皇太后的质疑和反对,朝中也有很多大臣支持董太皇太后,何进、何太后只得做了些妥协,连升数级任命董太皇太后的侄子董重担任二品骠骑大将军,才得以让刘辩上位,称为汉少帝。
    汉少帝第一天朝会,就闹得不可开交,何太后、董太皇太后两人垂帘听政,在议到对官渡之战人员的封赏时,其他将领的封赏倒没出意外,但到了乔乐这里,何进提议封乔乐为五品征北将军,带领人马渡过官渡继续剿灭河北的黄巾军,却遭到何太后和董太皇太后的齐声反对,何太后心里不愿乔乐继续出征,董太皇太后觉得乔乐是何进的人,不想把他养大。
    几个来回下来决定不了,司空袁逢提议,让乔乐带所部忠勇军南下扬州,进驻吴郡剿灭那边作乱的陈败、万秉率领的黄巾军。
    廷尉荀靖也出列,奏称吴郡以南的会稽郡已经陷落,会稽郡的会稽城已被黄巾军渠帅吴恒占领,会稽郡内山越人聚众叛乱严重,已有近二十万山越人盘踞山越,故请封乔乐领吴郡太守,总领吴郡军政,平定吴郡后继续南下,剿灭会稽郡内的黄巾军叛乱及山越人叛乱。
    此提议总算得到了双方的认可,何进提议为奖励乔乐剿灭张角大功,建议加封为五品镇东将军。
    何太后道,为鼓励天下各州尽快剿灭黄巾军乱贼,需要对有功人员加大奖励,提议升乔乐为四品镇东将军。
    庭上众人也是搞不清楚何太后所想,只得支持,董太皇太后只得顺水推舟,准了奏。
    ····················
    数日后,乔乐收到圣旨,不由一脸愕然,吴郡是个什么鬼?好像是上海一带?
    皇甫嵩与卢植二人分别被封为五品平北将军、平东将军,连升了两级,昭命率军北上继续剿灭黄巾军。
    袁绍被封为六品领军将军,曹操被封为六品护军将军,二人调回洛阳。
    何苗剿灭张角及回京护驾大功,被直接封为二品车骑将军,这可真是坐上了火箭,不由心里对乔乐感谢得要死。
    乔乐呆了半晌,在皇甫嵩的提醒下,才接了圣旨,接过了镇东将军大印和官服,并交回了讨逆将军印。
    皇甫嵩道:
    “乔将军正该率领我们一鼓作气渡过河北,剿灭黄巾军,谁知却是被派往了吴郡。”
    乔乐苦笑道:
    “皇甫将军,有你与卢将军,剿灭河北黄巾军那是指日可待,至于我嘛,唉……”
    众将看出乔乐心情不爽,也不便多言。
    袁绍前来告别,乔乐拉住他道:
    “袁兄啊,此次回洛阳,必受重用,只是此时洛阳风起云涌,袁兄可得站对方向啊。”
    袁绍道:
    “兄弟所言,正是绍烦恼之事,愚兄愿闻兄弟指点。”
    乔乐道:
    “你我兄弟,谈什么指点,小弟觉得,兄长还是要靠近何皇后及大将军妥当点。”
    袁绍点头:
    “兄弟所想,正如绍所想也。”
    乔乐又拜托他照顾蔡家在洛阳的宅子,袁绍满口答应。
    ····················
    告别了袁绍,太史慈、荀彧也集齐了人马,这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率领的一千多骑兵可是颍川几大家族的人,现在仗没得打了,得还给人家,于是,乔乐决定让太史慈带着部下骑兵回典家庄,自己和荀彧、王朝等人,带着颍川的家将去颍川。
    告别了皇甫嵩、卢植,乔乐一行开拔。
    一路行军缓慢,第二日到达颍川,颍川城的荀家、郭家、钟家、辛家、陈家等几大家族在城门口候着,一方面接回自家的家将,一方面也当是迎接下乔乐。
    乔乐见了陈群、钟繇、辛评、辛毗几人不由大喜,今番就是冲你们几人来的。
    “多谢各位派出家将协助,使得本次成功击败张角,朝廷的封赏不知各位是否收到?”
    乔乐朝着众人行礼,众公子忙回礼,陈群道:
    “将军客气了,朝廷有难,我们支援一下是应该的,这次我们各家也得了朝廷莫大的好处,全赖将军神威呀。”
    乔乐笑道:
    “或许你们都听说了,我获封吴郡太守,即日就要去上任,此次专程前来,除了感谢各位的鼎力相助外,还准备诚挚聘请各位到吴郡为官。”
    四人皆是一愣,没料到乔乐开门见山招揽。
    “各位也知道,我不过是个山野村夫,大字都不识几个,对治理百姓那更是一窍不通,还望各位公子认真考虑一下,为了吴郡的百姓,诚请各位公子随我出行。”
    辛评道:
    “将军过谦了,将军一战成名天下知,又是四品镇东将军,前途无量啊!我们都还是颍川书院的学生,怕是能力有限,帮不上将军啊!”
    乔乐笑笑: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各位都是有大志向的人,何不先在我吴郡尝试一下?”
    四人均是沉思不语,钟繇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将军真是金玉之言啊!”
    乔乐道:
    “我那落日谷里现在已经有了四万多人,我既然去了吴郡,当然也会带他们过去,不过这事干起来有点大呀,所以我迫切的希望几位公子能够帮我!”
    四人皆是吃了一惊,陈群在旁边忙道:
    “将军慎重啊!如此多的人口迁徙,将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再说朝廷方面,也不会同意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啊!”
    乔乐笑道:
    “陈公子的担心也有道理,不过,现在朝廷是内忧不断,外乱不绝,怕是没有空盯着我们。至于物资方面,我们在落日谷也屯了足够多的粮食,只要有粮食,我们就有信心养活百姓。”
    众人听了皆是点头,陈群行了一礼道:
    “将军,陈群左右无事,倒是有意前往吴郡一趟!”
    乔乐大喜,忙扶住陈群,道:
    “陈公子肯去,乔乐感激不已!”
    旁边钟繇、辛评、辛毗三人互相看了看,终是下定决心,钟繇道:
    “既然陈兄想去吴郡走一遭,那我们也跟着去见识一下也好。”
    乔乐喜不自禁,慌忙九十度躬身施礼道:
    “乔乐得众位公子相助,真是三生有幸!乔乐代吴郡百姓,感谢各位公子!”
    ····················
    乔乐一行进入颍川歇息,听闻韩馥已经调到河北一地任太守去了,郭图也随他去了,不由暗叹好出身的重要性啊。
    乔乐继续住在南山别院,没多久,荀淑、荀绲带着荀彧过来了,荀淑看着乔乐,道:
    “真是少年英雄啊!一别没几日,再见时已是朝廷四品镇东将军,且还是一郡太守!”
    乔乐道:
    “全靠兄弟们支持,荀彧、荀攸可是帮了我的大忙,老实说,老爷子你要是不同意他们二人跟我去吴郡,我就赖在荀府不走了。”
    荀淑、荀绲对视一眼,荀绲不由笑道:
    “将军,我可是听犬子说,只是跟随将军一年啊?”
    乔乐一笑:
    “这个嘛,此一时彼一时啊,前番我留下二位公子,本是想帮着打理下落日谷,今次可就不同了,二位公子得帮我打理一个郡啊!”
    荀绲道:
    “犬子才疏学浅,怕是难当大任啊!”
    乔乐道:
    “说到这个呀,那可是我不好意思了,我一草莽出身,那是啥也不懂呀,都得从头开始学,所以啊,以后还得多仰仗他们啊。”
    说着话,转向后面的荀彧,道:
    “荀彧,你的意思呢?愿不愿跟我去吴郡玩玩?”
    荀彧在后面深深施了一礼:
    “将军可别再说自己啥也不懂了,这些日子,荀彧是真心佩服将军!彧常与郭嘉公子谈论起公子,每每觉得真是深不可测啊!荀彧愿意鞍前马后,协助将军!”
    乔乐哈哈一笑:
    “荀彧,你也学会恭维人了啊?”
    荀彧也有些不好意思,荀绲道:
    “将军的为人,我们多少也有些了解,照理说本该放心才是,只是这做父亲的,心难免都是向着自家孩子的。老夫恳请将军,以后彧儿若有犯错,还请将军能够网开一面,放他归家。”
    乔乐听了,施了一礼,正色道:
    “叔叔放心!荀彧、荀攸虽然年轻,可行事却是老成持重,当不会犯下滔天之罪!若是有些过失,乔乐在此立誓,绝不会刀斧相向!”
    荀绲点点头,旁边荀淑道:
    “将军,立誓就不必了,我们都相信你!现在天下大乱,形势难料啊!老夫也有些看不懂了,担心荀家卷入是非啊!将军以为如何?”
    乔乐一愣,想了下道:
    “老爷子,你这可是给我出了一道不讨好的题呀,我可以不回答么?”
    荀淑笑道:
    “无妨无妨,只是当今乱世,老夫身为族长,担心会将家族带入泥潭,所以才想听听将军的意见。”
    乔乐顿了顿,道:
    “老爷子,荀家忠于什么?”
    “当然是朝廷和皇上!”
    “朝廷和皇上如果不在了呢?”
    “朝廷不在……”
    荀淑吃了一惊,骇然看着乔乐。
    荀绲、荀彧也是瞠目结舌,这话能说的么?
    乔乐淡淡道:
    “有句话说得好嘛,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朝廷如今只剩了个空壳壳,荀老爷子,你们荀家这么大,当然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啊!”
    荀淑点点头,沉思片刻道:
    “公子,若果真如此,荀氏又应该忠于谁?”
    乔乐笑道:
    “忠于百姓嘛!”
    荀淑一脸迷惘,乔乐接着道:
    “荀家也经历过好几代辉煌了吧,老爷子应该知道,这当权者啊那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没有能永远辉煌的家族。要是能一心为民,能为百姓多做点实事,家族才有可能平平安安,就算遭遇灭顶之灾,也能青史留名的吧。”
    荀淑手拈胡须,点了点头:
    “妙啊!妙啊!将军的见解确实独到!”
    乔乐呵呵一笑:
    “我这胡言乱语而已,老爷子只当闲聊就可以了。”
    荀淑看着乔乐,又问道:
    “不过,老夫还有一疑问,将军的追求是什么?”
    乔乐笑道:
    “我追求的?那当然是让百姓丰衣足食,不再受那奴役之苦,让国家繁荣富强,不再受那外族欺压!”
    4/5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