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74章 “百日收”亩产千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74章 “百日收”亩产千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74章“百日收”亩产千斤(第1/2页)
    他随手将草杆扔到左边无人的空地,几乎不用他开口,李三煜早已将下一捆稻子递到了他手中。
    谢广福接过,再次伸向滚筒……又是一阵清脆悦耳的“噼啪”声,又一捆稻子瞬间完成了脱粒。
    整个田埂,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仿佛看到了最不可思议的景象。
    现场只剩下那台机器欢快的嗡鸣和谷粒脱落的悦耳声响。
    谢广福又脱了好几手稻捆,才有人梦呓般地喃喃出声:
    “老天爷……我、我眼花了不成?”
    “这…这就完了?一捆稻子…就这么几下…谷粒就全下来了?”
    “这得顶咱们抱着摔桶摔多少下啊?”
    “快!太快了!你们看谢大哥,他几乎没用力气啊!”
    万宝娘离得近,几步冲到左边那堆瞬间变得光秃秃的稻草杆前,捡起来翻来覆去地看,声音都变了调:
    “干净!脱得真干净!比摔桶摔得还干净!连瘪谷子都筛下来了!”
    谢里正一个箭步冲到仓斗边,看着里面快速堆积起来的、金灿灿的谷粒,激动得胡子都在发抖,他猛地抬头看向谢广福,声音嘶哑地喊道:
    “广福!这…这‘怪东西’…真乃神物!神物啊!”
    先前所有的疑惑、猜测,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了震惊与狂喜。
    连先前忙着割稻子的人也都停下了镰刀,凑上来长长见识。
    金色的稻浪、轰鸣的机器、纷飞的谷粒和众人难以置信的表情,构成了一幅注定要铭刻在所有人记忆深处的画面。
    谢文、李月兰和谢秋芝三人无奈的对视了一眼,继续弯腰捡田里零星遗落的稻穗。
    头顶烈日炎炎,晒得人皮肤发烫,几乎睁不开眼。
    谢广福扯着嗓子朝围观的人群喊道:“都别愣着看了!赶紧去割稻子!再磨蹭,稻子可就赶不上我这边脱粒的速度了!”
    他这一嗓子,瞬间惊醒了众人。
    “对对对!割稻子去!”
    “快!别让怪家伙闲着!”
    那些跑来围观的人立马抓起镰刀,如同打了鸡血般冲回田里,挥舞得比之前更卖力了。
    县令齐安也回过神来,连忙抖着手指着打谷机下那个已经快满了的大仓斗,声音都急得变了调:
    “快!快!谢里正,快叫人来装袋!粮食要满出来了!”
    一下子,整个田埂彻底沸腾起来。
    原本的围观者全都动了起来,有眼疾手快帮忙把脱好的稻谷装进麻袋的,有抽出后背自家镰刀加入收割队伍的,有负责扎捆搬运的……
    所有人都自发地加入到了这场前所未有的丰收“战场”之中,热情高涨,仿佛这十五亩稻田都不够他们发挥似的。
    李月兰、谢秋芝和谢文三人本来负责将稻捆归拢到打谷机旁,此刻却完全插不上手了,来帮忙的人实在太多,效率奇高。
    他们三个只好跑到脱粒机旁,想帮忙撑开麻袋装谷子。
    “师娘!秋芝妹妹,文哥儿,你们快别动手!”谢三河等几个小伙子见状,连忙兴奋地把他们往外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4章“百日收”亩产千斤(第2/2页)
    “这谷子弹起来力道大着呢,打在手背和脸上生疼!咱们这么多人,足够了,足够了!”
    就这样,李月兰几人彻底“沦为了”后勤,只能负责捡捡地上零星掉落的稻穗,再给忙得汗流浃背的乡亲们倒上一碗碗凉白开解渴。
    县令则背着手,在田里来回踱步,神情紧张又兴奋。
    人多力量大,原本可能需要收割两天的稻田,眼瞧着已经割完了一大半。
    这速度,快得惊人!
    脱谷机两边的稻谷“小山”被快速消耗,又迅速被新的稻捆补充,仿佛永远也喂不饱这头“铁齿怪兽”。
    谢广福的脚都要踩得冒烟了,连着踩踏了一个多时辰,实在累得够呛,只能停下来歇息,换李三煜顶上位子。
    可即便如此,脱谷机一刻不停,想要将十五亩的稻谷全部脱粒,也是办不到的。
    “县令大人。”谢广福喘着粗气,走到齐安身边。
    “今日不若只割十亩,脱谷机今天也只能脱粒十亩。但这十亩地的产量,已经足够接近真实的亩产了。”
    齐安闻言,立刻点头。
    他其实早已做好了在桃源村长住一段时间的准备,历来,从“开镰”到“扬净过秤”至少需要七个晴日,若中途遇到雨水天气,常被拖到半月之久。
    如今竟能一天之内便知晓答案,这简直是意外之喜!
    虽然是湿谷,但也可以估算出相对正确的亩产了。
    中午,众人各自回家匆匆用了午饭,稍事休息。
    下午谢广福家的田里甚至比上午还要热闹,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谢广福家今天只割十亩田,也只脱粒十亩田的稻谷。
    这意味着,在天黑之前,就能得出这“百日收”的确切产量!
    日头偏西,十亩稻谷已全部收割、脱粒完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鼓囊麻袋上。
    劝农使迫不及待地带着小吏抬来了巨大的官秤。
    “起——秤——!”
    随着一声高呼,沉甸甸的秤砣被挂上,粗壮的秤杆被几名汉子合力抬起。
    所有人的心,也都跟着那颤巍巍的秤杆,悬到了嗓子眼。
    当最后一袋稻谷过完秤,劝农使极快地拨弄着算盘,然后激动地抬起头,声音都有些变调地高声禀报:
    “禀……禀大人!经核算,此十亩‘百日收’,实收湿谷……一万两千斤!若是晒干扬净后也可剩万斤,确实.......确实是........亩产......亩产千斤呐!”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报出来时,现场还是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惊呼和议论!
    “多少?亩产千斤!”
    “天爷啊!真……真能有这么多?!”
    “我滴个娘诶!这……这稻子是吃了仙丹吗?!”
    县令齐安激动得亲自上前验看秤杆和算盘,确认无误后,声音洪亮而肯定:“哈哈哈,哈哈哈,千真万确!亩产湿谷一千二百斤!折合干谷,的确有千斤!”
    亩产千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