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1章 凭什麽?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01章 凭什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乾爹乾爹,你这是在画什麽呢?」小家伙儿踮起脚尖,昂着脑袋往上凑。???????????.???????
    李青抱起他放在腿上,不自觉露出慈祥之色,温声说:「乾爹设计铜钱呢,这上面四个字,你认得不?」
    「正。」小李宏指着一个字说,「其他的不认识。」
    「这个念『统』,这个念『通』,剩下这个念『宝』。」李青很有耐心,一边作图,一边和小家伙儿聊天。
    小孩子对世界缺乏认知,对什麽都好奇,简直『十万个为什麽』附体。
    李青很有耐心,一点也不觉得烦。
    「乾爹,铜钱不是有吗,干嘛还要重新做呀?」
    「之前大多用的是宝钞,铜钱相对较少。」李青说道,「至于重新设计,则是为了防伪,以防有人造假。」
    小家伙儿似懂非懂地点头:「那宝钞也有人造假吗?」
    「最初是有的,后来就没有了。」
    「为什麽呀?」
    「因为要做假钞要杀头的,一家人都会被杀头。」李青耐心道:「还因为,咱大明的宝钞防伪做的很好,宝钞的纸是特制的,此外,图文丶印信丶印泥丶编号等各方面,都做了防伪措施;
    比如同样的宝钞,若没有大明宝钞之印丶宝钞提举司印丶印造宝钞局印……的盖章,都是无效的;
    这些印章中,都做有有暗记,包括油墨,印泥成分……总之,造假钞很难。」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李青没说。
    那就是由于宝钞的泛滥,购买力越来越低下,造假钞的性价比太低了。
    「这样呀。」小家伙点点头,「既然这麽难,干嘛还要重新设计铜钱啊?」
    李青摸摸他的头,笑道:「因为……宝钞不好保存。」
    李青撒了个谎,政治上的事,不能给小家伙儿说。
    「还因为,咱大明的宝钞那麽大一张,有足够的空间做防伪,但铜钱就不行了,这上面又没法子盖章作图。」
    「喔~有点懂了。」小家伙儿可爱地点点头。
    李青笑笑:「去午睡吧,醒了乾爹带你去街上逛逛。」
    「嗯,好。」
    …
    李青骗了朱祁镇。
    因为一旦大量铜钱流入市场,绝对会有大量百姓拿着宝钞来兑换,这一来,未来民间的小面额流通,将会被铜钱主导。
    而宝钞,则会进一步降低信用价值。
    从表面看,这不仅是一个赔本的买卖,而且还会将宝钞推向绝境。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李青真正要挽救的不是大明宝钞,而是大明的货币。
    他说挽救宝钞,是为了让朱祁镇上心,印钞的诱惑太大了,身为皇帝,绝不会坐视宝钞失去信用。
    从目前的局势看,工业化有些痴心妄想,但半工业化还是能奢望一下的,随着海上贸易持续进行,大明的手工业将会越来越好,资本萌芽已初显,未来可期。
    但经济繁荣的前提,是得稳住货币,若是货币失去信用价值,莫说繁荣,大明都会乱起来。
    话说回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其实纸币才是最优选。
    因为朝廷可以通过印丶收,大明宝钞,来调控经济。
    但问题就是大明宝钞只管印,不管收,而且皇帝印的还挺起劲儿,导致购买力持续下降。
    就这,还是李青多次劝阻,要是没他劝着,当初老朱就得印他个天昏地暗。
    没办法,印钞的诱惑太大,代价太低。
    李青要做的,就是把铸钱的代价提高,让皇帝不能肆无忌惮地印钞。
    ~
    下午。
    李青爷俩骑着毛驴,在京城闲逛。
    毛驴已经成年,驮着一大一小毫不费力。
    小家伙依偎在李青胸前,一手拿着糖葫芦,一手拿着步球玩具,开心的不行,瞅什麽都新奇。
    并不是京城比金陵繁华,而是小家伙儿才刚三岁,之前几乎都没出过国公府,可不见什麽都好奇嘛。
    逛了半个多时辰,李青在酒楼打包了些饭菜,又额外买了下酒菜,两小坛酒,晚上准备跟于谦喝两杯。
    回到家,李青取下酒菜,然后,领着小家伙儿去了于谦家做客。
    于谦的孙子跟小李宏差不多大,俩小人儿很快玩到了一起。
    当初李青的育儿理论被于谦奉为金科玉律,在新模式的教导下,小孩子很活泼开朗,比他爹同龄时期舒服多了。
    「先生,这是你认的乾儿子?」
    「嗯。」李青点头,「怎麽了?」
    于谦摇摇头,心说:干嘛不自己生,是不……
    「想什麽呢?」
    「没丶没什麽。」于谦岔开话题,「听说,皇上要大量铸造铜钱?」
    「嗯,是这样子。」李青笑道,「这些钱不是直接花,而是让百姓拿着宝钞换,放心吧,不会造成物价暴涨的情况。」
    于谦闻言,放松下来,「如此甚好,不过这样以来,百姓必当踊跃兑换,数量方面……够吗?」
    「你想说不患寡,患不均是吧?」李青笑问。
    于谦表情凝重:「大家都不换还好,可要是……有的换了,有的没换掉,必定心生不满。」
    「先铸造,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再逐渐开放兑换,从京师开始,一地一地向外辐射。」李青道,「放心吧,这个我早就计划好了。」
    于谦点点头:「还有一个问题。」
    「什麽?」
    「这个成本太大了,甚至…大的难以承受。」于谦眉头紧皱,「从洪武八年到现在,发行的宝钞不知凡几,要是兑换下去……十座铜矿也远远不够啊!」
    「想多了。」李青摇头道,「肯定不能按原有标准来换,那样的话,铜钱就不值钱了。」
    「那怎麽换?」于谦问。
    「一贯钞只换100文,多了没有。」李青笑道,「即便这样,仍会有人抢着换。」
    「这倒是。」于谦大感放松,沉吟道:「一下子缩小十倍,朝廷倒是还能承受,不过,皇上他同意吗?」
    在他的印象里,小皇帝可不是大方的人。
    ~
    「不同意,朕不同意。」
    乾清宫,朱祁镇情绪激动,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限额,必须限额,要是所有宝钞都能兑换,那得多少钱?」
    「皇上你先别激动,你听我说……」
    「朕不听。」朱祁镇捂住耳朵。
    李青丶于谦尽皆无语。
    朱祁镇气得不行,他有理由生气。
    凭什麽?
    宝钞又不是我一个人印的,凭什麽要我一人买单?
    我才印多少啊!
    他不服,他不忿。
    于谦无奈看向李青:先生你看,我就说吧,皇上他不会同意的。
    李青挠了挠头:「皇上,老话说的好,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行行行。」朱祁镇黑着脸道:「先帝印的朕也认了行了吧?」
    李青眉头一皱:「皇上这意思是……仁宗丶太宗丶太祖印的钞,皇上就不认啦?」
    其实小胖印的真不多,他在位时间很短,和其他几个皇帝相比,也就九牛一毛。
    但朱元璋丶朱棣这两父子,印的可真不少,尤其是朱元璋。
    在『五个橘子』的理论没问世前,他可是撒欢印。
    虽说那时候国力正在上升期,并未造成通货膨胀,但该说不说,大明宝钞购买力下降厉害,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朱棣也没少印,仅是李青有印象的大规模印钞,就有数千万贯。
    诚然,当初海上贸易赚了大把银子,但下西洋一次的周期太长了。
    虽然每次都带来了巨大收益,但架不住朱棣太能花。
    南征交趾丶五伐漠北丶通顺河丶建新都丶编撰永乐大典。
    这些花销之大,单靠海上贸易根本填不满,无奈,他只能印钞。
    不过,朱棣虽然是历史上花钱最多的皇帝,但他的钱没有花在自己享乐上,都是为了大明建设。
    李青斜睨了朱祁镇一眼,撇嘴鄙视。
    这就好比,老祖宗建了个房子,后世子孙住的心安理得,却对上门讨要欠下工钱的工匠,不予理会。
    「皇上,这个帐你不能不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