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卷一、三国贤义062、我辈岂是蓬蒿人(第1/2页)
    喋喋不休有时很温馨。
    甄宓和白烟一起数落黑火,二女啰哩啰嗦喋喋不休,让罚站的黑火很温馨。
    他又被人告状,好心帮忙添油加醋,却好过头。
    一锅美味的鱼汤,被添成了腌制的鱼汁。
    甄宓除了给人家道歉,还赔了一条灵龙趸,又让宫里御厨去料理,才把这事平息下去。
    要是让贾瑟知道了,非削黑火一顿,才消气。
    庞德公的气却消不了,他长篇大论一通后,却发现贾瑟神游天外,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贾瑟后知后觉失礼,歉意地抱一拳,诚恳说:
    “现先生,某听您说星陆的跟脚,不由回想起宿世些许旧事。”
    “我炎黄一族先天五行俱全,本是天地最完美的人族,奈何独立意志太强大。”
    “一旦没有外敌,族中的强者就暴发,意志之争。”
    “把好好一脉强族,弄得是族运缥缈无定。”
    庞德公深以为然点头,心头刚升起的怒气,被这一番忧族的言论,打消了并认同贾瑟。
    司马徽却沉默不语,他不易被共情,被代入。
    贾瑟从一开始,就没想他认同。
    但需要庞德公的认同。
    所以贾瑟有机会去卧龙岗,庞德公会亲自带路缘在,道相同不相谋是遗憾。
    给贾瑟个机会,也给卧龙岗三才俊,一个机遇。
    二月春风似剪刀,轻抚着南阳田野秧苗。
    卧龙岗是一条小山脉,如一条龙卧在田野,山上的树木不高不密,栉比鳞节就像龙鳞。
    司马徽不看好贾瑟,与辛九玥想法,很一致!
    他们认为龍門太松散,未来必然会生出各种乱像。
    就像贾瑟评价炎黄族那样,敌强则凝聚、无敌则生内乱,如今敌强我弱才凝聚。
    众皇共治可行,但不可能长久可行,未来必乱。
    庞德公却很看好,准确说看好龍凰二門。
    很欣赏混沌体制构造,龍門主外、凰門主内,龍門众皇共治以军政,但不参与具体政务。
    凰門众主共治军政,但不参与具体——军争事。
    二者各司其职,以联合会互通。
    以鹊桥会作日常桥梁。
    庞德公去过敬老院、保育院,他看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看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当益壮有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他本就是老人家,偷偷化名加入敬老院。
    他看到入院学艺的人,学成后除了卖手艺,就是以武以德以举荐,费尽千辛万苦参军。
    【龍門】军队选拔将士,条件非常苛刻,极严谨。
    庞德公目睹过很多人,德行只是稍有瑕疵就落选。
    他还知道加入军队的将士,必须前往一处秘境集训,进行第二次入伍选拔。
    落选的练气士,都会加入凰門客栈,行走江湖。
    而第二次选拔后,只是龍門军队预备军。
    有军队需要扩编、整编,才会有第三次选拔,否则就天天演武练阵,直到自己不想待了。
    据说无人愿意离开,宁愿坚守下去,很诡异。
    管窥一斑二門,让庞德公震惊。
    他想让弟子去看一看!
    “师姐,二門截然不同于东方八門,宛如一棵榕树不断扎根,在这座天地最底层中。”
    “人常往高处走,二門能反其道而行,志存高远。”
    卧龙岗的田野中,坐着三男一女四农夫。
    在小师妹评价龍門后,其中那位俊逸青年,迟疑地提出个人看法,希望得到正向回复。
    小师妹就是辛九玥,那俊逸青年是——诸葛亮。
    无法接受小师妹观点,他与庞德公观点是一致的。
    辛九玥冷漠看了看诸葛亮,她很不满三师兄的态度,拿起锄头又下田干活。
    诸葛亮哂笑下,小师妹很排斥龍門,由此可见。
    大师兄徐庶起身,和二师弟庞统回茅庐。
    四个人却有三个派系,从行动中一目了然,诸葛亮又双叒叕苦笑,笑自己再一次孤立。
    不过他很快乐呵呵,他看到庞德公,及贾瑟。
    他不认识贾瑟,冲庞德公笑说:
    “师叔,今儿怎么会来卧龙岗?”
    庞德公对辛九玥很不认同,对重志同道合的诸葛亮,他是打心里欣赏有加。
    于是就对贾瑟,强力地举荐了一番:
    “鬥皇,他是孔明。”
    “我水镜宗弟子中,他是最有才能的一位。”
    “他如果愿意加入龍門,别说三州那点小事,就算十三州中原大事,也能理得稳稳当当。”
    庞德公看得出贾瑟,喜欢稳当做事,不行险。
    龙凤熊三才谋深智高,龙最稳健、凤爱行险、熊随性。
    庞德公清楚物极必反之理,让稳健的人不得不行险,那意味着遇到大难事。
    贾瑟来水镜宗,求贤才就是在冒险,这意味着:
    龍門遇到大难事,不得不向外寻找大才。
    宗门都有后备的人才,龍凰二門自然也有,贾瑟为什么舍内求外?到底遇到什么难事?
    庞德公不想去了解,只知道看好他!就帮他!
    诸葛亮见到了,龍門鬥皇贾瑟。
    他开口第一句话很飙:
    “鬥皇,我不适合在益州帮你种田,我适合去洛阳城帮汉帝,益州最适合我小师妹。”
    贾瑟不由笑问:
    “你大师兄和二师兄,适合哪里?”
    诸葛亮开门见山:
    “我大师兄适合去凉州。”
    “義皇离开后凉州空虚,需要一位侠王坐镇,才能保持族人的血性,一路向西开疆拓土。”
    贾瑟眼睛不由一亮,随意地问了他,一句话:
    “你如何知道義皇离去?”
    诸葛亮没直接回答这种问题。
    他注视着贾瑟反问两件事:
    “那座神山守军为何更名?西拓的事为何会中断?”
    水镜庄的能力,要想刺探龍凰二門,不算难事。
    华佗交出妻儿时,就跟杨幕坦白过身份。
    他只坦白自己的身份,龍凰二門再就知道,門里的门徒鱼龙混杂,多重身份不算奇怪。
    只要龍凰时空之真,没有泄露出去,就可以。
    至于虚名的事,其实都无所谓。
    比如探知到龍皇封号。
    只要不知道封号真正内涵,那么封号也就是个符号,并不能带来实质危机。
    天下有这么大,能人异士有那么多,防不胜防!
    贾瑟认可地点头,诸葛亮更加自信地说:
    “二师兄可镇辽东、扶桑,他生性灵动善机变,坐镇反复无常的二州,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贾瑟微笑点头又问:
    “那荆州和交州,谁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卷一、三国贤义062、我辈岂是蓬蒿人(第2/2页)
    诸葛亮对庞德公抱拳,在其点头之后才对贾瑟说:
    “荆楚自古多义士血性太甚,我师叔善教化可任州牧,让义士懂得何为大义。”
    “交州之事不难,我师尊是士燮挚友,他能胜任。”
    诸葛亮说到这里,静静等待贾瑟的回应。
    贾瑟不喜欢这些提法,那样等同前功尽弃,万一世外妘門摘桃子,所有付出都白干了。
    除漠北、扬州等地外,间接成水镜庄,管辖地。
    可以冒险求贤,但他不能冒进!
    贾瑟沉吟许久后才说:
    “孔明先生,其他地方一个萝卜一个坑,目前就剩荆益交三州事,联合会意思你该知道。”
    “由你坐镇益州,征讨西南边境蛮族,以定西陲。”
    “荆州州牧的人选,由你大师兄出仕主政。”
    “交州的事情错综复杂,由你二师兄去主持,你师尊师叔擅长育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另外你小师妹的事,会上并无定论,就不论。”
    这番话说得非常规矩,与他离开前开的会务一致。
    他清楚水镜庄已经知道了,干脆就照本宣科直说了,观测联合会定的决议。
    诸葛亮听了后,有一点赞同小师妹,刚才说的:
    “三师兄,联合会那个玩意,纯属是固化群体意志。”
    “世事无常变数何其多,怎能会上定一切事,一旦遇到变数当如何?岂不白白错失良机。”
    “龍凰二門体制构造,必会因为稳健,而衰败。”
    这些话的回响,在他耳畔荡漾……
    刚才那一番话是套话。
    是想试探贾瑟的自主意志,是否凌驾于联合会决议,如今能看出没有越权:
    “鬥皇,强者意志至强,不会滥用职权的人,是强者吗?”
    “你如果不是强者,我们何不如飞升世外。”
    “否则入世会缩手缩脚,哪怕有心造福桑梓,难免落一个人浮于事,碌碌无为浑噩一生。”
    面对诸葛亮的顾忌,贾瑟没有动摇,反问他:
    “没有规矩如何成方圆?没有河图洛书如何成世界?”
    “如果天地一直是变化无常,万灵万物又当如何存在?伦常世礼又如何延续?”
    “小到一方势力,若无规矩如何发展?如何应变?”
    “何世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改凿致混沌!”
    “混沌固然隐藏大生机,可混沌亦隐藏死寂,我炎黄族欲崛起万族,必须要有规矩方圆。”
    “天下不是谁的天下,天地之中有人,是天下!”
    “天下是天下人,是芸芸众生的。”
    “我龍凰二門所作所为。”
    “只是为了守护天下的公正,让族人繁衍在公正中,生存发展崛起于公正。”
    “规矩守序公正,有了规矩公正才能,深入人心。”
    “谁凌驾规矩之上,谁就是天下人的公敌!”
    贾瑟越说越觉得愤怒,无法接受破坏规矩,庞德公不由捋须稽首,他更看好龍凰二門。
    这时一道声音响起,语气非常肃煞,很愤慨:
    “鬥皇,谁定的龍凰二門规矩?你别跟我说是天下人定的。”
    “另外别人不守规矩就得死,你们自己人不守规矩呢?比如你的那两位道侣?”
    “规矩就是意志,强者以意志立规矩,也能废除。”
    “口口声声谈规矩,敢把规矩立为人律吗?”
    “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可规矩毕竟是规矩,不是天地运行的大道,无法成为族群人律。”
    “河图和洛书是规矩,可本质是大道,是人律!”
    “熙龍皇、義龍皇、吳龍皇在哪儿?”
    “龍皇是星陆定海神针!”
    “个个想走就走还有规矩吗?那些戍边的将士能走吗?他们守规矩而你们呢?”
    “你们立下规矩,结果说一套做一套,有规矩吗!”
    贾瑟被怼傻眼了,欲说还休却不知说啥。
    辛九玥越怼越来劲:
    “一方势力没有核心,规矩自然会朝令夕改,你们还没有律法吧?”
    “势力都快遍布中原,却连一部法典,都没有!”
    “还用汉朝那套九章律、傍律、越宫律、朝律、令科比等。”
    “如今星陆灵气占比一成多,练气士是凡人的两倍多,俗世的律法还能用吗?”
    “你们都是强者,可你们意志太分散,有啥规矩?”
    “我三师兄烂好人,一心想帮你们治天下。”
    “结果你怀疑这怀疑那,把我们水镜庄当啥?要不干脆就别来求贤,要来就带诚心过来!”
    辛九玥怼完贾瑟后,一句话都欠奉,回茅庐。
    贾瑟非常气愤,想反怼、人跑了!
    一时间尴尬站在原地。
    庞德公又捋了捋胡子稽首,莫测高深让人琢磨不透,琢磨透了的诸葛亮说:
    “师叔、鬥皇,何不随我上岗,进茅庐喝一杯热茶,去去春寒。”
    庞德公率先前行,贾瑟亦步亦趋随行之。
    他步伐非常坚定踏实,辛九玥的看起来话,好像很正义、句句在理,其实都是邪说歪理。
    他很想揪住辛九玥,喷她一身口水,教训下!
    不远处有一座茅草庐,庐是指广阔之地中的房屋。
    以茅草覆盖屋顶称为茅庐,门上有匾写着【三顾茅庐】,看得贾瑟不由气笑了。
    文士遇事喜欢,三让三请三顾等等,以三为礼。
    贾瑟自诩读书人,却很讨厌这种矫情事。
    庞德公大踏步进院子,无视徐庶庞、统跪迎,走进大庐就席地而坐,贾瑟坐在他的左侧。
    辛九玥也被叫过来,坐在贾瑟对面,目对视。
    她不眨巴一眼,他不退缩一目。
    二人算是正式干上了。
    诸葛亮坐在贾瑟的左手位,徐庶和庞统坐在进门处,二人烧水、沏茶且看戏。
    六人坐定之后,庞德公环视一圈后,缓缓地说:
    “有规有矩有天地,纵河图规而平洛书矩。”
    “规矩用于人道是人律,龍凰二門虽无人律,却有纯正的三规八矩,人人以尊规矩为荣。”
    “不求于世事的真实,却为辩而说理,是歪理。”
    “龍門鬥龍皇一众龍皇,凰門以御皇主为首一众凰主。”
    “为我炎黄八姓子弟的生存,以汉律作行走世俗人律,以三规八矩作世外律。”
    “否则龍凰二門,门人如何循规蹈矩,秩序族群。”
    “规矩是强者所立,这句话本来就是大道。”
    “弱者连生存都很艰难,由他们定下的规矩,如何能让族群求生存?能让族群蒸蒸日上?”
    “我辈岂是蓬蒿之人,立志当存高远,不自堕。”
    “且放珠帘遮著,何人敢与花酬,君认取、莫教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