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70章 认系归宗,天一紫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70章 认系归宗,天一紫峒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70章认系归宗,天一紫峒
    崀山是东北—西南走向,夫夷水与崀山并肩同行,从西南流向东北。于是,袭明派便将夫夷水入山的地方定义为山头,将出山的地方定义为山尾。
    另外,这样定势还有一个原因,南荒位于三湘西南,而崀山又在三湘的边界,所以将山头定在西南也是表明了迎面向敌,护境守民的意思。
    袭明派在夫夷水入山的地方,于江水两侧的青山上立起了两根擎天白玉柱,以为山门,玉柱上刻篆文。
    上联曰:
    良山乾象,青峰聚气通玄牝;
    下联曰:
    宜水坤爻,碧波涵虚道真阴。
    过了山门,两岸青山上楼阁林立,高宇连云。又有许多横跨夫夷水的连廊拱桥将大江两岸的高楼相连,上面行人往来如梭。而在大江之上,又有竹筏扁舟游弋,在连廊下疾驰而过。
    总而言之,建宗才三个月的袭明派,已然是热闹非凡,一派大宗气象了。
    在夫夷水入山后的第一个拐弯处,袭明派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宝殿,依山望水,正对山门。这是袭明派用来招待贵客的地方,名为迎真殿,也是这几个月以来,使用次数最高的大殿之一。
    程心瞻的住处在山腹中央的天一殿,接到时通玄的传话后便立即往前赶。如今宗门新立,有一位四境尸仙登门来访,礼节上肯定要到位,正副教主一同作陪是应有之义,说不得就能将人留下来。
    待他步入大殿之时,发现祖师已经将贵客引入座位,奉上茶水了。
    「不知贵客登门,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程心瞻边往里走,边朝贵客拱手赔不是,与此同时,他也在打量着这位贵客。
    这是一个坤道,约莫三十上下年纪,生得肌骨莹润,眉目如画。一张鹅蛋脸,不施脂粉,黛眉秋眸,顾盼间似有慧光流动,嘴角常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天然透着几分书卷清气。
    再看她身量,不高不矮,肩若削成,腰如约素,穠纤合度。身上穿着件青罗衫子,色如雨后新竹,清雅非常。外罩一件鸦青半臂,襟口绣着缠枝忍冬纹。下系一条月白六幅绫裙,行动时如碧波漾月,煞是好看。
    至于装扮,倒也简单,头梳惊鹄髻,只簪一支青玉云头步摇,耳垂上悬着对滴珠翡翠坠子,两手腕上各套一只翡翠玉镯。腰间左边坠着一枚白玉芙蓉佩,右边挂着一件青缎蹙金香囊,仅此而已。
    总的来看,此人一身清雅打扮,眸光皎洁,看着是个通透灵秀的人物,倒也无愧于青囊仙子的名号。
    而且以程心瞻的功力,如此近距离的看,也看不出此人身上有任何的尸气,难不成又是一具乙木之尸?
    程心瞻在打量着贵客,而贵客同时也在打量着他。此时程心瞻身份有变,为一宗副主,身在山中,主持大务,不好再一身清爽便装,所以此时是换上了一身正装法袍。
    这套正装法袍是师门收阴山的巧匠们专门为他订做的,从袭明派开山大典的那天就穿着,一直未曾换过。
    法袍通体以青色为主,如雨后天穹,山间嫩松,叫人一看便有种生机盎然之感。前胸简约,并无什麽花样纹路,只是在襟领上左右分绣着长条状的青山碧水纹样,仔细一瞧,正合崀山夷水之貌,显得颇为亲近宜人。
    但等他转过身来,便可看到在法袍后背却是一副满绣的太乙救苦天尊乘九头狮子升天像。天尊宝相庄严,闭目沉思,面容慈悲。狮子威武不凡,九头十八眼俱睁,神威如岳。
    如若看的再仔细些,便可发现在法袍的衣摆处有一圈三指宽的黑色条纹。在这一条窄窄的黑边上,却是以暗红色的细线密绣着二十四界青华地狱之景。随着他迈步行走,衣摆飘摇,上面的二十四界地狱之景仿佛活了过来,堪称巧夺天工。
    如此华袍,加之一顶紫蕊的青玉莲化冠,总算是为过分年轻的道士补全了身为一宗副主应有的威仪。
    「想必这位便是广法先生了?冒昧登门,还请见谅。」
    女子起身回礼。
    「仙子客气,请坐。」
    程心瞻伸手示意客人落座,等华瑶崧坐下来后,他便跟着坐在时通玄的下手位置。
    与此同时,程心瞻以心声问时通玄,
    「祖师,此人什麽来头?四境的尸仙?」
    程心瞻当然感到意外,尸族修行何等艰难,能至三境都属于有大机缘的了,何遑四境?
    如今天底下有名的尸宗仅有两个,在正即为袭明派,在魔即为三尸教,但这两个宗门加起来,三境阴尸也不过三百之数,三境之上的更仅仅只有三个,还俱是魔尸。要知道,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法统的高修数量,而是一整个族群!
    所以程心瞻才惊诧,怎麽会突然有一位修行灵善正法的四境尸仙登门。
    时通玄闻言则答,
    「尸仙渡过劫雷入四境后,寿元大涨,所以你莫看仙子年轻,实则还是我的前辈。这位成名极早,道场在河洛南阳郡的云露山,有一身上好的医术,时常在河洛之间行走,治病救人,行走南宋时便享有盛名,乃是有名的善尸。
    「据传此人腰间青囊中有一口飞剑,名字就叫「青囊」,既能取人性命,也能斩灭恶疾,极为神异。不过此人在南宋中期便封山闭关,从此不问世事,也不外出行走,名声逐渐沉寂,甚至有传闻说此人已经坐化了,所以你这一代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程心瞻心道原来如此,然后又问,
    「那这位仙子今日登门,可是有入门之意?」
    「这才刚见面寒暄,还没聊到正事呢,但愿如此吧。」
    祖孙两以心声交流,说这些话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另一边,华瑶崧重新落座后,主动开口,说起了一个叫两人意外的话题,
    「时教主是通字辈,广法先生是心字辈,这在三清山里都是极高的辈分了吧?」
    祖孙俩对视一眼,不知仙子问这话是何意,但还是点了点头。
    随即,便听仙子又道,
    「我还听说两位教主似乎是一脉相承,均精研阴阳大道与活死人之术,莫不是莲花福地中的明治山一脉?」
    祖孙俩再度意外,三清山的内部道脉和传承谱系从未对外公开过,明治山对外都是称青神山的。虽然说这些事只要有有心人留意,也不是什麽秘密,但是这位孤僻的尸仙乃是散修出身,又远在河洛,怎麽会关注起这些?
    莫非是和宗门前辈有旧?
    时通玄脸上笑意更甚,如果是这样倒是更好说话了,便点头回道,
    「正是。」
    于是便见华瑶崧脸上的笑意也愈发诚挚,只听她道,
    「承蒙贵山祖上第十三代山主,袁妙龄袁仙师点化教导,瑶崧得以有今日。而今冒昧登门,实则是认祖归宗来了,若不嫌弃,愿拜入袭明门下,行救人救物之善事。」
    华瑶崧嗓音柔和,听着叫人如沐春风,但此话一出,却是宛如惊雷,把对面的祖孙俩完全震住,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四境尸修主动来投,而且还是祖宗遗泽?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时通玄快速的回想了一下,明治山以阴阳大道为根基,五行风雷无所不括,每代人主攻的方向也不一样。就像素空,便精修阴阳玄光,素行则精修元神,自己是精修风雷,御尸之术虽然都会,但也仅停留在在会上,说不上精通。再往上想一想,根据山志记载,袁祖师好像真的就是专门精研养尸之道,难不成这位就是当年由袁祖师点化而生的阴尸之一?
    笑意在时通玄脸上荡漾开来,他喜出望外道,
    「仙子竟还与祖上有旧?仙子若愿委身,崀山自然虚席以待!」
    华瑶崧笑着点头,并道,
    「说有旧着实是我高攀了,当年我不过是一个蒙昧行僵,乃是恩主点化教导,授我以法,才有我的今天。」
    「竟然还有这般缘法在,不知可否详谈?」
    时通玄道。
    华瑶崧点点头,心里也明白,三清山是当世仙宗,最是看重法统传承,不可能仅凭自己一句话就认下这桩缘分,即便自己是个四境,于是道,
    「当年恩主云游天下,见我在道左桦林中盲目游荡,浑浑噩噩,便将收我在身边教养,传我法门,授以「生死枯荣」之道。一日,恩主携我游至河洛一带,无意闯入一秘境,乃是一处青葱灵山丶乙木宝地,山中还有药王传承。
    「恩主言说这是我的机缘,便将我安置在山中,令我在此好生修行。待渡过第一次劫雷后方可出山,到时可去三清山明治山去寻她。
    「不过我有些好奇,当年恩主说,如果她尚在游历未曾归山,便可去明治山的龙潭虎穴处找她,她在那里留了一道化身。当时我曾问为何取这个名字,恩主只发笑,却不解释。」
    听到这里,时通玄和程心瞻相视一笑,心中也确信了华瑶崧的话,「生死枯荣」之道确实是明治山的秘法。而明治山的「龙潭虎穴」,也只有明治山的真传弟子知晓。
    程心瞻解释道,
    「明治山没有龙,却有一座深潭名为龙潭。明治山也没有虎,可世上却有「明知山有虎」这句话,所以明治山弟子又把明治山称为「龙潭虎穴」。这个词,只有明治山弟子知道。
    「祖师告知仙子的这四个字,就是认祖归宗的凭证。若是仙子归宗时,祖师不在,单凭这四个字,在山的弟子也会引仙子入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华瑶崧轻轻点头,语气怅然。
    程心瞻奇道,
    「仙子,那您为何不早些回三清山认系归宗呢?」
    时通玄心中也有此问,看向华瑶崧。
    华瑶崧便继续说,
    「我在云露山中静修两甲子,入三境渡首劫后,想着出山寻访恩主,但这时,却听闻恩主已然坐化。」
    华瑶崧语气低沉,眼中是深浓的哀戚之色。
    时通玄和程心瞻默然,两人都是熟读山志的,自然知道袁祖师因雷灾未过,坐化山中之事。
    「恩主既去,我忧思过甚,无心认宗,更怕见旧物伤神,便只在河洛一带行走,兼修枯荣与青囊之道,秉承恩主教诲,点化行僵向善,降尸伏鬼,治病救人。后来我封山闭关,侥幸迈入四境,更是等闲不离道场,认宗的心思便愈发淡去。
    「直至数月前,我在山中炼法,听了时教主的布告,里面提及了『传转阴阳之道,授活死人之法,启善阴尸之智。』便猜到了是恩主的法系传人在开宗立派了。
    「当时我正在炼一副药,一副专治低境行僵肉身易腐败的药。听到了时教主的布告,我便想着或许是天意,要我这山外孤苗认系归宗了。所以,今日药成,我便来了,献上药方,祈愿归宗。」
    道明来意后,华瑶崧起身,朝着两人行礼。
    祖孙俩连忙站起身来,让开这一拜。明治山没有视尸为奴的传统,所以华瑶崧虽未入谱牒,但从法理上来说还是袁祖师的外传记名弟子,是两人实打实的前辈。
    时通玄连道,
    「仙子多礼,叫贫道惶恐,敢问一句,仙子是要归三清上宗,还是袭明本宗?」
    华瑶崧便道,
    「我为阴尸之身,久行引导阴尸向善之事,自然是想归袭明派。而且袭明也是双关「承袭明治」之意吧?也算明治外宗?我归入恩主法系,也算是了却心愿了。」
    时通玄面不改色,连道,
    「是极,是极,欢迎之至!」
    一旁的程心瞻听闻这话,心中疑惑,当时祖师说的清楚,取派名明明是「向善救人,承袭光明」之意,何时又双关「承袭明治」?不过看祖师这般自然且笃定,程心瞻也不确定祖师是真有此意还是在顺水推舟了。
    时通玄此时心情大好,迫不及待就要把名分给定下来,他连道,
    「仙子,您看这样可好,我袭明派欲效仿三清上宗,设一位教主与多位分管副教主。目前贫道掌教,统管教务,心瞻现在为天一殿副教主,主管科仪丶讲经丶戒律等事。现在您来了,便掌紫峒殿,同为副教主,主管纳新丶选任丶支应等事。以后我等掌宗,小事自决,大事共议,平日里就以平辈论交,您看如何?」
    听到这话,程心瞻立即满眼期待的看向华瑶崧,这样好啊,这样一下子就把自己的事划一半走了。
    而华瑶崧听闻这话,则是极为惊诧,连道,
    「时教主不必如此,我初来乍到,还是先从长老做起吧!」
    时通玄和程心瞻祖孙两同时摇头,来的是自己人,而且是久有善名的四境尸仙,放去做长老岂不太屈才了,程心瞻更是迫不及待道,
    「仙子,没有这样的说法,贫道三境尚且腆颜任副教,您若是屈尊任长老,我又有何颜面尸位。再者说,您要是任长老,世人则要骂我袭明失明,哪里还有高人愿意来投?还请勿要推辞,即日掌紫峒殿为宜。」
    时通玄自然是把自己徒孙的心思看的透透的,此刻也是笑道,
    「正是,正是,仙子便应了吧!」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