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李天佑拿着信纸,指腹轻轻摩挲着那些带着温度的字迹,久久无言。房间里静得只能听到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还有煤炉里柴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心中所有的疑惑、不解,甚至那一点点因被“忽视”而生的委屈,此刻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翻江倒海般的震撼、敬佩和浓浓的酸楚。他终于明白了,孙忠勇在车站的漠然并非无情,而是身负重命之下的无奈之举。那句“军令就是我的命”,重逾千斤,道尽了一个军人的忠诚与担当。
西北的秘密任务,归期难料,甚至可能……永无归期。李天佑的眼眶有些发热,他仿佛能看到孙忠勇和他的战友们,正踏着风沙,走向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祖国的事业。
而那句想要做孩子干爹的请求,更是让他心头一暖。这个在战场上铁骨铮铮的汉子,内心深处却藏着如此细腻的温柔。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折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仿佛这样就能离那位远方的兄弟更近一些。
随后,他拿起那个小包裹,解开细麻绳,剥开旧报纸。里面是一个红布包裹的小盒子,还有一个用红纸包着的红包。打开盒子,一枚二等功军功章静静地躺在里面,被擦拭得锃亮,金色的五角星在昏暗的光线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静静地躺在一小块红布里,每一道纹路都象征着主人曾经的浴血荣光。
奖章旁边,是一个薄薄的、用红纸仔细折成的红包,边角都被抚平了,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李天佑轻轻打开红包,里面是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崭新人民币,还有几张全国粮票。钱确实不多,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对于一个津贴微薄的普通士兵来说,这绝对是他能拿出的、最珍贵的积蓄了,是他能给未出世的孩子最实在的祝福。那是孙忠勇用血汗换来的荣誉,如今却将它留给了未出世的孩子。
李天佑握紧了那枚军功章,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却仿佛带着孙忠勇的体温。他将勋章重新放回盒子里,又拿起那个红包,里面是几张崭新的人民币,不多,却沉甸甸的。
“孙大哥……”李天佑低声呢喃,声音有些哽咽。
他走到窗边,望向西北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支正在征途上的队伍。
“你放心,我一定会告诉孩子,他有一个英雄干爹。等他长大了,我会给他讲你我的故事,讲你在战场上的英勇,讲你对国家的忠诚。”
“京城的酒,我替你存着。不管多久,我都等你回来,咱们一醉方休。”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李天佑的脸上,也落在那个小小的包裹上,仿佛为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
西北!秘密任务!长期!恐无归期!
这几个词如同重锤,狠狠敲在李天佑的心上,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震得他胸腔发闷。结合前世那些模糊的历史记忆碎片,他瞬间明白了孙忠勇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那一定是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是黄沙漫天、寸草不生的无人区。
在那里,正有一群无名英雄在为铸就共和国的脊梁而隐姓埋名、奉献一生,那是足以改变国家命运的惊天伟业,是守护和平的终极盾牌,是比在前线冲锋陷阵更需要钢铁意志和绝对忠诚的无声战场!
难怪孙忠勇要在车站装作不认识,这样的任务,需要绝对的保密,需要切断与过往的一切联系,甚至需要彻底“人间蒸发”,从所有人的记忆里暂时消失。他不是无情,而是在用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的兄弟,不想留下任何可能被追查的线索,不想因为这份过命的交情而给战友带来丝毫危险。
“老孙……孙大哥……”李天佑低声呢喃,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眼眶瞬间就红了。李天佑将奖章和红包紧紧攥在手心,感受着那冰冷的金属触感和纸币的温润,仿佛能触摸到孙忠勇那颗滚烫、忠诚却又不得不压抑离别之情的心。
他仿佛看到了孙忠勇在离境前夜,借着微弱的灯光,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军功章,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和粮票仔细叠好,放进红包,那份郑重与不舍,隔着千山万水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李天佑走到床边,秦淮如正靠在被褥上休息,脸色因为孕晚期的疲惫而显得有些苍白,隆起的腹部随着平稳的呼吸微微起伏。李天佑在床边坐下,轻轻握住她的手,将孙忠勇的信和那个小小的红包放在她手边,然后用低沉的声音,将信的内容和孙忠勇的去向,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只是隐去了那些可能涉及机密的具体猜测。
秦淮如静静地听着,眼圈也渐渐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轻轻抚摸着那个红纸红包,指尖传来纸币的质感,轻声道:“天佑哥,孙班长……不,孙大哥,他真是个真英雄。这个干爹,咱们认了!等孩子出生,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名字里……能不能带个‘勇’字?既是纪念孙大哥的勇敢,也希望孩子能像他一样有担当。”
李天佑重重地点头,目光坚定而悠远,仿佛穿透了低矮的屋顶,望向了那遥远而神秘的西北大漠,望向了那片承载着国家希望的土地:“好,就叫……念勇,秦念勇,无论男孩女孩,都叫念勇!‘念’是思念的念,‘勇’是勇敢的勇!让他(她)永远记住,自己有一个英雄的干爹,在远方,为了我们的安宁,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
李天佑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枚三等功奖章,郑重地放在了秦淮如隆起的腹部上,冰凉的金属贴着温热的棉服,仿佛在完成一个无声的交接仪式,将这份英雄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孩子,”李天佑低下头,将耳朵轻轻贴在秦淮如的肚子上,仿佛能听到里面小生命的心跳,他轻声对着未出世的孩子说道,“你干爹……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他现在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一件能让我们国家更加强大、让我们能安稳生活的大事。以后,爹娘会一点一点告诉你他的故事,告诉你他在战场上的英勇,告诉你他对国家的忠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责任与担当。”
秦淮如伸出手,轻轻抚摸着李天佑的头发,又看了看那枚放在肚子上的奖章,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滴落在红布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窗外,边境的风依旧呼啸着,带着离别的萧瑟,卷起地上的尘土,也带着他们对远方英雄最深沉的祝福。李天佑知道,他和孙忠勇的京城之约,或许此生难再实现。但这份在战火与秘密中结下的兄弟情谊,以及那个关于“干爹”的承诺,将如同那枚沉甸甸的军功章一样,永远铭刻在他和家人的心中,成为一份永不褪色的记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停战协定的签署并未立即带来和平鸽的翱翔,边境地区依旧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军事存在随处可见,巡逻的士兵、戒备的岗哨,时刻提醒着人们战争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李天佑和秦淮如作为“特殊情况”人员,被暂时安置在一个距离边境线有一段距离的东北小镇上。
这里相对安全,镇上有一家简陋的卫生院,足以应对秦淮如待产的需求。秦淮如可以安心待在住处养胎,李天佑则被临时编入当地一个负责转运站后勤和协助地方重建的临时单位,继续发挥他的运输专长。
这半年的滞留,对归心似箭的李天佑而言无疑是种煎熬,京城小院里的亲人们如同磁石般吸引着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思念中度过。但同时,这段时间也被他敏锐地转化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黄金时期”。
远离了战场的硝烟和部队里严密的环境,东北这片富饶又略显粗犷的黑土地,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让李天佑得以在相对宽松的氛围中,为回家后的生活做着更细致的准备。
在协助地方重建工作中,李天佑主要负责往来运输物资。他车开得稳当,技术精湛,加上战场上枪林弹雨里积累的宝贵经验,再配上空间里那些从美军那里“顺”来的精密零件,让他的修车技术在当地独树一帜,无论是卡车的发动机故障,还是复杂的电路问题,到了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很快就成了当地运输队的“香饽饽”,谁家的车出了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李天佑帮忙。
在这里,他遇到了关大山,镇上的人都习惯喊他“老关”。
老关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四十出头,身材高大魁梧得像座铁塔,往那儿一站就自带一股威慑力。一张国字脸膛被凛冽的北风吹得黑红,像熟透的苹果,眼角的皱纹里藏着风霜。他嗓门洪亮,说话像打雷,笑声更是能震落房檐上的积雪。
老关是本地林场的运输队队长,不仅车技过硬,更是镇上出了名的热心肠和“万事通”,谁家有个大事小情,找他准没错。他为人极其敞亮、讲义气,最大的爱好是喝酒,酒量更是深不见底,镇上没几个人能喝过他。
两人的结识源于一次意外的抛锚。那天,老关拉着一车木材的大卡车在路过一段泥泞路段时,不小心陷进了泥坑里,车轮一个劲地打滑,溅起无数泥浆,几个随车的工人折腾了半天,车不仅没出来,反而陷得更深了。正好李天佑驾驶着转运物资的卡车路过,他见状二话不说,立刻停下车,撸起袖子就上前帮忙。
李天佑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先仔细观察了卡车陷进去的程度和周围的地形,然后用专业的手法指挥众人推车、垫木头。眼看还是不行,他假装从自己车上翻找,实则从空间里取出几件“恰好”合用的工具,一张特制的防滑垫和一个小巧的液压千斤顶。这些工具在当时的东北小镇上颇为罕见,李天佑手脚麻利地操作着,三下五除二就把卡车从泥坑里弄了出来。
“嘿,兄弟,有两下子啊!看样子是打战场上下来的老兵吧,”老关看着重新驶上正道的卡车,兴奋地拍着李天佑的肩膀,力道大得能拍死牛,震得李天佑胳膊发麻。他眼里满是欣赏,竖着大拇指说:“你这手艺,比俺们场子里的老师傅还溜。走,今天必须好好整两口,俺请客,镇上的杀猪菜,管够!”
盛情难却之下,李天佑只好跟着老关去了镇上的小饭馆。热气腾腾的杀猪菜端上来,酸菜、血肠、五花肉炖得烂熟,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几杯辛辣的烧刀子下肚,两个男人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打开了话匣子聊开了。李天佑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自称是“因伤滞留的运输兵”,老家在京城,媳妇快生了,暂时回不去。
老关一听,当即拍着胸脯保证:“兄弟,你这情况俺懂。搁这儿就跟搁家一样,别客气。有啥事吱声,上到找车找料,下到柴米油盐,俺老关在这疙瘩,说话好使着呢!”他喝了一大口酒,抹了抹嘴继续说,“你刚才说你媳妇快生了?正好,俺家那口子认识卫生院的王大夫,到时候让她多照应着点,保准没问题。”
李天佑看着老关真诚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远离家乡的陌生小镇,能遇到这样一位豪爽仗义的朋友,无疑是种幸运。他举起酒杯,跟老关碰了一下:“那我就多谢关大哥了,这杯我敬你!”
烧刀子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留下阵阵暖意。窗外,东北的雪静静飘落,覆盖了黑土地,也仿佛为这份刚刚建立的友谊,铺上了一层纯净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