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38章 不一样的历史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38章 不一样的历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38章不一样的历史(第1/2页)
    归墟计划将优先在华夏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内免费铺设的消息,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后,其引发的震撼甚至超过了项目本身发布之时。
    如果说之前的“鹤城奇迹”和“归墟”直播,是林天向世界展示财力,那么这一次,他则毫不掩饰地亮出了自己的抱负。
    网络上,前几天还在激烈争论“归墟体验舱”海外售价的网友们,此刻陷入了集体的沉默与失神。
    “免费?给全国的中小学生免费用?我没看错吧?”
    “我算了一下,光是硬件成本,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还不算后续的维护和内容开发……林天这是要把自己赚的钱,全都烧回去?”
    “格局……我今天才算真正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人家根本没想过赚钱,他想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下一代。”
    “哭死,我弟弟明年上小学,他能赶上了!他能亲眼去看看李白,去摸摸长城了!谢谢你,林董!”
    之前那些攻击林天“精神荒漠”的言论,在这一刻显得无比苍白可笑。
    事实胜于雄辩,当一个人愿意倾尽所有,为整个民族的未来铺路时,任何诛心之论都失去了根基。
    林天的个人声望,在国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近乎神化的顶点。
    然而,这份善意,在国际上却被解读成了另一番味道。
    GISA联盟的残余势力和那些被“归墟”打得晕头转向的资本,迅速找到了新的攻击角度。
    “这是最可怕的文化武器!”一位鹰酱的著名社会学家在电视节目上忧心忡忡地表示。
    “他不是在教育,他是在塑造。想象一下,整整一代华夏人,他们的历史观、世界观,都是通过林天设计的程序建立起来的。这比任何军事武器都更具威胁性。他正在用自己的思想,格式化一个国家的未来!”
    这种论调很快成为了西方媒体的主流。
    林天被他们说成了“野心勃勃的思想独裁者”。
    与此同时。
    巴黎,一间隐秘的俱乐部里。
    安托万·杜邦教授,这位在“归墟”事件中沦为全球笑柄的哲学泰斗,面色阴沉地看着面前的几位资本代表。
    “直接攻击技术已经行不通了。”杜邦的声音沙哑,“但是,我们还有他的软肋。”
    一位代表问道:“教授,您有什么计划?”
    “‘归墟’的内容库,无论多么庞大,都必然存在错漏。尤其是历史领域,很多事件本身就充满了争议。”
    杜邦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我们不需要推翻他的全部,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点,然后,用尽我们所有的媒体资源,将这个点无限放大!”
    “将一个学术问题,上升到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高度。我们要告诉全世界的华人,林天正在用一个篡改过的、虚假的历史,来欺骗他们的孩子!我们要让他百口莫辩!”
    “这个计划……很好。”资本代表们交换了一个眼神,露出了贪婪的笑容,“我们会为您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持,教授。”
    几天后,林天接到了钟建国的电话。
    电话里,钟老先是高度赞扬了归墟计划的深远意义,称其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38章不一样的历史(第2/2页)
    但很快,他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小天,最近我们注意到国际上有一股舆论,正在针对归墟的历史内容问题做文章。上面很重视,虽然我们绝对相信你,但这件事影响太大,牵扯到下一代的教育,不能出任何纰漏。”
    钟建国顿了顿,沉声说道:“有几位国内最顶尖的史学界泰斗,联名给上面写了信,希望能组织一个专家组,对归墟的涉史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的……审查和评估。”
    电话挂断,林天站在窗前,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现在才刚刚开始。
    这一次,敌人攻击的不是他的商业,不是他的技术,而是他整个计划的根基与信誉。
    “审查和评估?”
    会议室里,韩东一听就炸了毛,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这帮老学究搞什么鬼?咱们林哥这是在为国为民做好事,他们倒好,跑出来摘桃子,还想当裁判?这不是扯淡吗!”
    他情绪激动,脖子都红了:“林哥,不能答应!这口子一开,今天来个历史专家组,明天是不是就得来个物理专家组,后天再来个艺术专家组?咱们公司干脆别干了,改名叫‘被审查办公室’算了!”
    白落衡则要冷静得多,她推了推眼镜,沉声分析道:
    “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钟老亲自来电,说明上层的压力不小。而且,对方选择从‘历史’这个点切入,非常刁钻。历史不像数理化,有标准答案。一旦陷入细节争论,我们就非常被动。”
    她的话点明了问题的核心。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或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学术与政治博弈。
    林天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没有立刻表态。
    他知道,这背后少不了某些人的推波助澜。
    他们想看到的,就是自己和国内的学术界先内耗起来。
    如果他强硬拒绝,就会坐实思想独裁的罪名。
    如果他接受审查,那无穷无尽的扯皮和掣肘,足以让归墟计划彻底停摆。
    这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晚上,林天回了父母家吃饭。
    饭桌上,气氛有些沉闷。
    母亲许沐晴一个劲儿地给他夹菜,欲言又止。
    父亲林安平抽着烟,眉头紧锁。
    还是妹妹林洛可忍不住先开了口:“哥,我们学校论坛都吵翻天了。好多历史系的学生和老师,都在转那几位老教授的联名信,说你的归墟项目虽然好,但在学术上不够严谨,容易误导青少年。”
    林安平终于掐灭了烟头,闷声闷气地问了一句:“儿子,电视上那些专家说的是真的吗?你……你真的给孩子们看了一些……不一样的历史?”
    这个问题,问得如此朴素,如此直接,却比任何诘问都更有分量。
    它来自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担忧,来自一个普通公民对国家未来的关心。
    林天放下筷子,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心中微微一颤。
    他可以不在乎全世界的毁誉,却不能不在乎家人的信任。
    “爸,历史还是那个历史,我没改。”他认真地说道,“我只是用了另一种讲述方式而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