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83、第 83 章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83、第 83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好马就是不一样,能够日行千里,跑起来那真是“哒啦哒啦”就到了。
    姚旭并不是不会骑马,更不是害怕骑马,他就是担心这马太快会把他人给甩出去。
    他用他的性命发誓,真的就是那么单纯的理由。
    转眼就到了码头,他利落翻身下马,腿脚一软,不动声色扶住了边上的马,看着师华一样利落下马。
    被他糟蹋慢慢带过来的另一匹马,凑到了师华的马旁,凑近朝着对方喷了口气,随后两马就黏糊在了一起。
    师华见状也不管他们,反倒是眺望起码头边热火朝天的教徒们。
    姚旭缓了缓,便朝着人群中走去。
    舒浅此刻正在人群中拿着出海后记账的本子翻看。
    旁边乔曼由于羞耻,愣是不敢和毕山在大庭广众下抱着了,导致毕山围着乔曼乱转悠:“我带了好多珠宝回来,回头让人给你做点首饰。”
    乔曼点着脑袋,红着耳廓,头都要埋进土堆里了。
    舒浅翻到一页后停下,微诧异抬头看向毕山:“你带了一船的种子回来?”
    毕山心头一慌,忙收敛起刚才缠着乔曼的姿态,恭敬对着舒浅回话:“是。我想着咱们崇明教开着酒肆呢,这总要出点新奇的玩意,才能够开到京城去。”
    他是知道舒浅有想法在京城开酒楼的。
    不过当年是随口一说,后来忙来忙去,这事也就没了声响。
    现在一慌,把当年舒浅说的话都拉出来了。
    舒浅点头,正想上船去看。
    旁边有个面生的,搓着手带着点异国口音,喊了一声:“教主。”
    舒浅转头看向这人,不自觉打量了起来。
    这人头发是棕黑色的,深眸深邃,看着极为瘦削,瘦得有点如同皮包骨。由于太瘦,整个人又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海上日子,看着很是邋遢。
    毕山看见了这人,解释起来:“这人是我们从海外带过来的,他说他原本是欧暹巴的人,后来被人拐走,拐到了一个小岛上,他就逃了出来。逃出后,他坐了几回商船想要回去,一波三折的都没能回去。”
    欧暹巴可是有些远了。
    至少舒浅让毕山走的航线,那是前往暹罗等国的,而欧暹巴在更北面的地方。还真不知道这人是怎么走的,反倒是越走离欧暹巴越远。
    毕山想了想:“他后来就去烧玻璃了,一直做这活计到现在。”
    舒浅看出了这人很是局促:“叫什么?”
    “伯恩斯。”这人回答了舒浅的话,“我可以帮你们烧玻璃,就是那种。”
    他点了点船上的明瓦:“比那种还要透的,玻璃。”
    随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但是我想要回欧暹巴。”
    伯恩斯大约是经常和海商交流,也和不少人说过他的要求,所以各地的话都会一点。崇明教并不是第一个出海的,可惜这个广袤的国度有一段时间不曾有人去伯恩斯那儿。
    有的海商,伯恩斯瞧不上,有的海商,瞧不上伯恩斯。
    一来二去,伯恩斯都有些年纪了,还没能回家。
    如今这人就被崇明教撞上了。
    “以前有我们这儿的人去过伯恩斯那儿,但是他们不想要造玻璃的手法。”毕山其实也不是很懂,“说是造价太高了。很多要的东西,北方才有。可这人到船上后才告诉我们。”
    那能怎么办呢,带都带回来了。
    临着都要到了,总不至于直接将一个工匠扔海里头吧。
    由于舒浅的缘故,也因为毕山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对工匠一类手艺人以及识字的人,都还挺尊重的。
    “北方才有?”舒浅重复了这话,稍带思考,“成,回头我把人带京城去,这手艺只要教会三个人做出我要的东西,我就想办法将他送到欧暹巴去。”
    她看向伯恩斯:“欧暹巴很大,你即便到了那儿,也很难找到你故乡。”
    伯恩斯朝着舒浅露出一个拘谨的笑容:“没关系。只要在那片土地上,我都会觉得很高兴。”
    舒浅点点头。
    有了她的允诺,伯恩斯略带放松了一些,倒是也四下打量了起来。
    而舒浅则是跟着一个教徒去了毕山那艘全是各种种子和粮食的船上。
    一上了船,她就见着一大袋一大袋的布袋子,密密麻麻摊满了一整个船仓。
    舒浅闻了闻,一股子的刺鼻味道。
    恐怕这堆种子里头,有不少都是香料。
    好在毕山还知道分类摆放,她将一个个放在最前头的袋子打开,里面放的并不是种子,而是代表后头种子能种出来的果子。
    舒浅的想法很明确。
    她就是想要看看自己运气是不是那么好,能够第一回出海就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几种粮食。
    一袋接着一袋打开,舒浅面上几乎是看不出什么神情的。
    跟着她上船的毕山不敢开口。
    而一道跟着的乔曼一样屏气凝神,细细跟着一道看毕山带来的这些东西。
    “教主。”这会儿姗姗来迟的姚旭终于挤过了人群,成功也上了这艘船。
    他打破了船上诡异的气氛,看向这一袋袋的东西:“这么多不一样的?海外的人就吃这些?”
    凑到其中一个麻袋边上,他用手指捡出来一个干瘪的椭圆形物品,疑惑看向毕山:“这个怎么吃?里面有肉?有些硬。”
    毕山咳嗽一声:“听说是做菜的时候直接扔里头。不能吃。”
    姚旭将东西重新放回去,点了点头。
    不能吃,那就是调味的东西,用处有点,不过不大。
    舒浅看了他们一眼,又沉默着打开了一个袋子。
    里头全是拳头大小的块状果子,皮是朱红色的,上头还带着泥。
    舒浅总算是笑了起来:“红薯。”
    几个人听了这一声“红薯”,都凑上前去看。
    “一亩田,能种出多少的麦?”舒浅取出了一颗红薯问姚旭。
    姚旭这点当然是清楚的:“三石上下。”
    舒浅朝着姚旭笑笑:“这红薯,一亩能出数十石。”
    几个人都是一愣。
    数十石是什么意思?
    那就是原本一亩田,靠着这些红薯,能养活的人一下子比以前翻了起码两番!
    “听说土差一点也能种。”毕山在边上插了话,显然也是没有想到能种出那么多,“我就听说这东西生的熟的都能吃,还挺好种的,所以拿了不少……”
    几人看看这袋红薯后头小山丘一样一堆的红薯袋子,不禁都有点服了毕山。
    舒浅给几个人人手塞了一个,随后走向下一个袋子:“红薯藤也能煮了吃,红薯也能煮了吃,味道倒是没有稻和麦好,不过胜在好种,还不怕大旱。”
    好种和产量高,这就足够了啊!
    不过……
    “若是想要让不少地方种起来,恐怕还要朝廷出面。”姚旭略有点担忧,“百姓生怕种了收不了,交不上粮食,自己还吃不饱。不会轻易去尝试。”
    舒浅点头:“是。没事,朝廷那儿我会去说。我们先种,然后在酒肆里做好了卖。物以稀为贵,一传二二传三,这红薯名字就出去了。有的百姓就会为了这名字,为了这价格,乐意去种这个的。”
    至于种了之后的事情,价格如何调整,百姓如何交粮,那都是户部的事情。
    与她并没有关系了。
    众人意会,都觉得可行。
    等所有的全部看完,舒浅并没有发现玉米。
    她微有点惋惜,但也知足。
    “好了,这回毕山有大功,乔曼给记上。出海的每一个家中都送一份钱去。”舒浅取出了手里头那册子,“谁让毕山还是带了好几艘船的银子回来。”
    毕山嘿笑一声。
    舒浅跟着笑了声:“走,下船,把东西都往边上运一点,叫商会的想要买的赶紧先来,迟了就涨价了。”
    教中的人基本上对教内的银钱心里头都有点数。
    崇明教看着银钱赚得多,可这出去也快得很,指不定有些时候,库中的银钱还没他们家里头的多。
    当毕山将这个消息传下去后,所有人更是一片欢呼。
    崇明州这块新纳入了的沙土地,本来就有部分在商会手中。
    崇明教出海归来这一事,很快就传到了最近的几个商人耳中。他们这可都是有着多年的经商意识的,一听到海外东西来了,马上反应过来现在价格还没上去。
    等回头东西少了,价格只会越喊越高。
    没等崇明教来喊,有几个已经先带着一批自己的仆役冲向了崇明教那儿。
    舒浅看着码头人越来越多,也不慌。
    隔开了一块地,专门让崇明教会算账的一排给坐下。凡是来买东西的,都来这块儿地看货说价。按次序来,来晚了的就要等着。
    领人看货的教徒,一人一次只带五到十个人,给了钱或者是崇明教信得过又留下欠条的,那就能直接当场拿货走人。
    刚开始还有点乱,到了后来,那是越来越规矩,越来越齐整,即使码头上到处都会有催促声,可也没出什么事情。
    东西渐少,银钱渐多。
    舒浅二话不说,让教徒们将这批银子给送到教中去,由师华带队守着。
    毕山等人被舒浅勒令暂时去休憩两天,两天后才允许再来帮工。
    很快,远在京城中萧子鸿便收到了钱,红薯,以及一个烧玻璃的人。
    钱他收下,这些是换火器的钱,也是他要用来建别院的钱。
    红薯,萧子鸿提笔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直接让人连着一道给送到了户部尚书的桌上。
    至于烧玻璃的人,萧子鸿将人送去了工部。
    海外贸易一开,六部接下去恐怕要更加忙碌了。
    不过国库里这回,有钱给官员涨工资了。
    他颇为欣慰这么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教徒们:发财啦!!!
    官员们:发财啦!!!
    感谢君:
    安静吃瓜扔了1个地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