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二章 卷铺盖回家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十二章 卷铺盖回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郑昊表情严肃,迅速将后世的资料在脑中过了一遍,开口说到:
    “我建议采用分层加工和多次热处理相结合的工艺。首先进行粗加工,然后进行第一次热处理消除内应力,再进行...“
    面试官们眼前一亮,这个建议确实很有技术含量。
    “另外,“郑昊继续说,“我认为我们应该开发一套完整的测量和检验体系。不能只依赖传统的量具,要建立标准的测量环境,使用更精密的测量设备。“
    “你说的测量环境是指什么?“技术专家追问。
    “恒温恒湿的测量室,所有的精密测量都必须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这个建议让在座的专家都有些惊讶。
    恒温恒湿测量室的概念,在1970年还很超前,一般只有最先进的实验室才会考虑。
    “还有吗?“陈工程师问道。
    郑昊想了想,决定再说一个更大胆的建议:
    “我还建议引入统计过程控制的概念。不能等产品做出来再检验,而应该在加工过程中就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工艺偏差,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
    这话一出,面试室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微妙起来。
    陈工程师皱了皱眉:“统计过程控制?这是什么概念?“
    郑昊意识到自己可能说得太超前了,但话已出口,只能硬着头皮解释:
    “就是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通过收集加工数据,绘制控制图,当数据出现异常趋势时,就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停!“左边的军装领导突然打断了他,“这些理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郑昊心里一沉,知道问题来了,当下的时代,与国际交流基本闭塞,一不小心就可能触及红线。
    “这...这是我平时思考总结出来的。“
    “思考总结?“军装领导的语气变得严厉,“一个四级技工,能思考出这么复杂的理论?你是不是接触过什么外国资料?“
    “没有,我没有接触过任何外国资料。“郑昊赶紧否认。
    “那你这些想法是从哪里来的?“另一个军装领导也开始质疑,“恒温恒湿实验室,统计过程控制,这些概念连我们的技术专家都不一定了解,你一个四级技工怎么会知道?“
    面试室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
    郑昊感受到了五道审视的目光,心里开始着急。
    “我...我平时喜欢钻研技术,经常思考一些问题......“
    “思考?“陈工程师的语气也变得冷淡,“小同志,做技术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你提出的这些概念,虽然听起来很先进,但脱离了我们的实际情况。“
    “可是这些方法确实可以提高质量......“郑昊试图解释。
    “够了!“军装领导拍了拍桌子,“你的技术水平虽然不错,但思想有问题!“
    “我的思想没有问题!“郑昊有些激动,“我只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
    “更好?“陈工程师冷笑,“你觉得我们现在的技术不好吗?你觉得我们这些搞了十几年技术的人还不如你一个四级技工?“
    郑昊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陷阱。
    在这个年代,“谦虚“和“服从“是最重要的品质。而他刚才的表现,在面试官看来就是“狂妄“和“不服管理“。
    “我不是这个意思......“郑昊试图挽回。
    “你是什么意思我们都听得很清楚!“军装领导严厉地说,“你的技术路线和态度都有问题!我们东方红项目需要的是踏实肯干的技术工人,不是好高骛远的投机分子!“
    “投机分子?“郑昊的火气也上来了,“我提出技术建议怎么就成了投机分子?“
    “你还敢顶嘴?“另一个军装领导也怒了,“这就是你的态度?“
    “我没有顶嘴!我只是想说明自己的观点!“郑昊据理力争,“技术讨论为什么不能有不同的声音?“
    面试室里的气氛彻底僵住了。
    陈工程师看了看两位军装领导,又看了看右边的技术专家。
    技术专家们脸上的表情很复杂,似乎对郑昊的技术见解很感兴趣,但又不敢在这种气氛下发声。
    “郑昊同志,“陈工程师最后开口,“你的技术水平确实不错,但你的思想觉悟还需要提高。东方红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我们需要的是绝对服从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的技术人员。“
    “我可以服从安排,但是......“
    “没有但是!“军装领导打断了他,“面试结束,你可以离开了!“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让郑昊完全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技术观点的分歧而被淘汰。
    “可是我的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再高,思想觉悟不够也不行!“军装领导毫不留情,“东方红项目不需要你,照样可以完成!“
    郑昊深深地看了面试官们一眼,心中五味杂陈。
    自己提出的这些技术理念,过于领先于当下的理念。
    “好高骛远“和“不服管理“是国家级项目的大忌,没人担当得起这么大的责任。
    “我明白了。“郑昊站起身,“谢谢各位的指点。“
    说完,他转身走出了面试室。
    走廊里,其他考生看到郑昊这么快就出来,而且脸色难看,都有些疑惑。
    “小郑,怎么样?“马建军关心地问。
    郑昊苦笑一声:“没通过。“
    “什么?“马建军不敢相信,“你技术那么好,怎么可能没通过?“
    “技术好不代表一切。“郑昊摇摇头,“算了,不说了。“
    他回到宿舍收拾行李,准备离开这个让他充满期待又深感失望的地方。
    前世错过的机会,这一世依然错过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