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0章 七十年代知青3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60章 七十年代知青3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临近毕业,时萋把高中两年的知识学了个大概。
    若说科科能拿满分,那是痴人说梦。
    只学了这么两个来月,再融汇了记忆,至少都可以考到及格了。
    时萋很满意,这样的成绩,如果现在直接考试是白搭。
    不过她时间还有很多,现在是73年,离高考还有三四年。
    她并不着急,后面有学习的时间。
    领了毕业证后,时萋也开始为自己下乡做准备。
    储物格里是有不少东西。
    上一世,临死前她往储物格补充了许多吃的和药材。
    自己趁手的银针、武器也都在。
    衣物料子存的不多,当时的工艺一般,普通百姓用的面料穿起来并不舒服。
    准备了几身以备不时之需就可以。
    至于古董,她手里头虽有些钱,可也没大富大贵到各种玉器、摆件往家买。
    那东西当时也很珍贵的。
    至于平民百姓的东西,没有岁月的沉淀,她直接收进储物格中,也只能算是“昨天”的。
    再一个就是,那个朝代除了贵重的金银玉石,其他工艺品以青铜器为主,青铜器不允许买卖,会蹲大牢的。
    说是收拾要带走的东西,实际可收的并不多。
    也就是一些衣物和书本。
    至于其他的,方时期手里没钱,她也搞不来。
    离下乡的日子近在眼前,也没必要鼓捣这些。
    方母忙活了两个多月,时萋的柜子里被塞进了一床极其厚实的新被褥。
    方母连换带借的,又花了不少布票和钱终于赶出来这么一套行李。
    本来还想给时萋再做套衣服。
    只是布票稀罕,做完被褥已经没有了多余的。
    方母小心翼翼的和时萋商量:“妮儿啊,等过俩月我换着布票再给你做身衣服寄过去行不?”
    时萋点头,她也不想难为这对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的父母。
    这些东西有什么带什么就是了,也没有必要非做新的。
    只是,不符合人物性格。
    方母意外的看了时萋几眼,转念又觉得孩子可能还是有些不顺气。
    便没多说什么。
    方父背着手从外头回来,看时萋和方母都在屋里。
    便抬脚进了时萋的房间。
    他从怀里掏了半天,捏出一小叠皱巴巴的钱票放到方母和时萋中间。
    “你给妮儿缝到衣服里,走的时候带着。”
    “这哪儿来的?”方母疑惑,伸过手去拿了起来。
    细细数了两遍,十八块零七毛,粮票是一两、二两的,合起来有三斤多。
    “从厂里借的。”
    “借这么多?从谁那借的?”十八块钱是半个多月的工资了,借别人自家吃啥喝啥?
    方父没回答,只继续嘱咐:“要不分开藏?都放一堆怕不妥当。”
    方母看他没说,也不再追问,刚刚一琢磨便也猜到了,找一个人借不可能借的这么散碎,应该是关系还行的都被他借了个遍。
    “家里也有点钱,买完这些东西,还留下了五块,打算给妮儿带上……”家里其他的余钱都换了这些布料和棉花。
    “行,那就都给带着,在外边不比家里,家里咋都行,饿不着。”方父直接拍板,那架势是家里一毛也不留都给时萋划拉走。
    方母捏着钱比了比:“是不是有点厚了?要不换些整的。”
    这样缝到衣服里也是鼓鼓囊囊的。
    方父瞅了瞅道:“不用,面额太大拿出去花也不好,惹人的眼,就这样最好。”
    方父方母两个人讨论的热闹。
    没问时萋这个当事人的意见。
    听两人细细规划着哪些是要寄过去的,哪些是要带去的,钱放哪里,票放哪里。
    时萋觉得鼻子有些酸涩。
    等方母点着灯,仔仔细细把钱财缝到了裤衩、背心、棉裤夹层里。
    两人才满意的回了房间。
    被方母缝了钱进去的衣服,都已经叠的平平整整和新被褥一同压在里箱子里。
    时萋没去动。
    临出发的前一晚,方母又查看过一遍,叮嘱哪件是明天要穿身上的。
    等她离开,时萋才拆开来把钱票一一取出来,收进空间里。
    包括介绍信、乘车证都收了起来。
    方父方母给的钱,她分出十块来,加上全部的粮票塞进了一张信封里。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
    她主动帮着收了碗筷,然后把装着钱票的信封扔进了米缸。
    粮票对她来说没什么用,她真缺吃的了,直接从储物格取出来就行。
    至于钱,还是要留些以防万一的。
    上车时方父特意请了假和方母一起来送时萋。
    两人一路上嘱咐的话,说不完一般。
    但等到了站台,两人却同时熄了声。
    方母眼圈发红,一张口就是颤音。
    时萋凑上前拥着方母拍了拍。
    方父见状调转的方向,背对着母女俩,粗糙的手用力抹了一把脸。
    转过头故作无事状的说:“行啦行啦,这么些人呢。”
    车一来,时萋轻轻搂了一下方父,接过对方手里的行李。
    转身上了车。
    时萋在车里找位置,两口子就在下面盯着窗口人群里女儿的身影,随着她一起往前走。
    等时萋坐定后,两人已经趴在了车窗外:“上面宽松不?行李有地方放不?”
    “已经放好了,我就坐这里,有位置……”时萋一一回答,探身紧紧握了握方母的手。
    “爸妈,你们回吧,车这就要走了。你们别扒着车,等会车一动危险。”
    方父连连点头:“好好,我们知道。”
    隔着窗户难舍难分的对话每一处都在上演,时萋和老两口一直说到火车开动,送站的亲人哭的、喊的,声音连成一片。
    老两口也哭成了泪人。
    火车鸣笛过后,越开越快直到看不见两人的身影。
    “小妹儿,也是下乡啊?”
    时萋转头看向对面的青年:“是啊,车上大部分都是吧!”
    “哈哈可不是,小妹你这心挺硬啊,爹妈都哭成那样了,我看你一滴眼泪都没掉。”
    时萋淡淡瞥了一眼:“我泪腺不发达,从小就不容易哭。”
    “嗐嗐,是这样啊。”青年也不尴尬,打着哈哈继续闲聊。
    看对面的姑娘不愿意搭理他,便转头和身旁的人聊上了。
    时萋闭上眼睛假寐。
    心里说不触动是假的,但还不至于难舍难分到痛哭流涕。
    她的情绪状态也附和知青第一次离家的心绪,紧张和担忧居多,舍不得父母但更忧心未来,挑不出什么问题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