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49章方默:这场战争,将是鬼子的最后一场战争(第1/2页)
会议室内,李司令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运筹帷幄,一道道指令清晰下达。
各支部队的防区被迅速划定,任务明确。
方默安静地坐在下首席位上,听着,看着,心中却渐渐升起一丝疑惑。
桂系、川军、东北军、西北军、滇军……甚至连一些地方保安部队都被安排了警戒和袭扰任务。
怎么唯独他的69军,这支刚刚抵达,兵强马壮,被李司令亲自迎接,奉为上宾的王牌部队,却始终没有被点到名字?
李司令似乎完全没有安排他和他七万大军去向的意思。
这不合常理。
就在他暗自思忖之际,李司令的声音再次响起,目光也落在了他的身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方将军,你也来讲两句?你刚从金陵血战归来,对鬼子战法体会最深,也给诸位同仁分享一下心得,提振一下士气嘛。”
霎时间,会议室里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方默身上。
讲两句?
方默心里咯噔一下,有些猝不及防。
讲啥?
难道讲台二庄?
说鬼子第10师团的濑谷支队会因为孤军深入而被包饺子?
可现在才1月初,天寒地冻,无论是鬼子还是大夏军队,都处于休整和调动阶段,大规模的激烈战斗要到2月份才会真正打响。
他现在要是把台儿庄说出来,那不成能掐会算的预言家了?
非得被当成怪物看不可。
但是,领导让你讲话,尤其还是在这种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上,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不讲。
方默心念电转,迅速组织着语言。
他清了清嗓子,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诸位或期待、或审视的脸庞,朗声开口:
“李长官,各位同仁。
鬼子自明治维新以来,赢了大清,赢了毛熊,赢了甲午以来的每一场对外战争,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但是。”他话锋一转,音量提高,“我坚信,他们发动的这场侵略大夏的战争,将是他们的最后一场战争!”
他环视众人,抬起手臂:
“金陵一战,鬼子投入重兵,鏖月余,付出数万伤亡,甚至折损一名中将师团长,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
这证明,鬼子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战术得当,将士用命,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夏土地,必将成为埋葬所有侵略者的坟墓!”
他没有提任何具体的战术,只是表达了必胜的信念,以及对鬼子本质的判断。
“好。”
“说得好。”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
尤其是张荩臣将军,看向方默的目光中充满了激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显然是被这番话激起了满腔豪情,恨不得立刻就能和方默这样的虎将并肩杀敌。
有方默在金陵坚守近一个月,予敌重创的辉煌战例在前,没有人会觉得他这番话是空洞的口号。
李司令也微笑着点了点头,显然对方默这番顾全大局、提振士气的发言颇为满意。
-----
会议结束后,诸位将领纷纷离去,各自返回部队部署防务。
方默也准备起身告辞,却被李司令叫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9章方默:这场战争,将是鬼子的最后一场战争(第2/2页)
“方将军,留步,我们再聊聊。”
待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门口肃立的警卫时,李司令示意方默坐下,亲手给他斟了一杯热茶。
“方将军,是不是很奇怪,刚才会议上,我没有给你的69军分配任何防区?”
李司令呷了口茶,微笑着问道。
方默坦诚地点了点头:“确实有些疑惑,请长官明示。”
李司令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道:
“这里没外人,你给我交个底。
你的69军,如果在平原野战条件下,正面硬碰硬,对上鬼子一个齐装满员的甲种师团,有没有把握战而胜之,甚至……攻克其防线?”
问完这话,李司令自己心里也清楚,这么问有些敏感,甚至有些直白得不近人情。
但他没办法。
大夏此时的军队制度太混乱了,山头林立,派系复杂,各部实力更是良莠不齐,水分极大。
川军的一个师,听着名头响亮,往往实际只有三四千人,一两千条枪,弹药更是匮乏。
西北军的第3军团,名字是军团,听起来吓人,实际上只有一个第40军,下辖一个第39师,2旅4团,外加一个补充团。
一个军团啊,满打满算就5个团的兵力!
而方默的第69军,报上来的兵力是七万五千多人,听起来骇人听闻。
但这支部队刚刚经历金陵血战,连续恶战,伤亡必然不小,部队疲惫,新兵比例恐怕不低。
这七万多人里,究竟还有多少是能拉上去就打硬仗的老兵?重装备还剩下多少?持续作战能力如何?
李司令心里实在没底。
他需要知道这把刀,到底有多锋利,才能决定把它用在什么地方,怎么用。
方默迎着李司令探询而凝重的目光,没有任何犹豫,重重点头:
“长官,鬼子的甲种师团,编制庞大,兵力常常达到两万八千人,甚至三万,其火力、机动力和兵员素质,实际上已经相当于正常的一个军。”
他稍微停顿,然后自信的继续道:
“但是,我第69军,有绝对的信心,在平原野战条件下,正面攻克鬼子一个甲种师团的坚固防线。”
这不是狂妄,而是基于对自身实力的清晰认知。
他的系统兵主力,装备、训练、士气都是顶尖水平。
即便是新整编的部队如103师、新2旅,也在金陵战役中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绝非寻常杂牌可比。
“好!”
李司令双眼猛地一亮,双手用力一拍,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他立刻站起身,拉着方默再次走到那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前。
“你看,”他的手指点向鲁省方向,“华北的鬼子南下进攻我彭城,主要就是两条路。”
手指先沿着津浦铁路线滑下:
“这一路,是从济城出发,沿着铁路线和旁边的京杭大运河南下,进攻我防线的左翼。
这条路有铁路和运河支撑,补给方便,鬼子重装备行进容易,必然是主力所在,进攻速度也会最快。”
接着,他的手指移向东部:
“另一路,是从青城方向南下,离开铁路线,在野地里沿着公路、土路推进,意图从我防线右翼展开侧击。这条路条件差,速度会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