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17章采访与方默的预言(第1/2页)
普遍来讲,一发105mm炮弹重14-15.5千克,装药量约1.65-2.2千克
而一枚100磅(约45公斤)的白鹰标准航空炸弹,装药量高达11公斤以上。
这意味着100磅航空炸弹其爆炸威力远超一发105mm榴弹炮弹。
一架B-25可以轻松挂载30枚这样的炸弹。
四架B-25,就是120枚。
相当于120发威力加强版的105mm炮弹,从6000米高空,向着鬼子炮兵阵地覆盖下来。
“隐蔽——!”小野曹长只来得及发出半声嘶吼。
下一刻,整个天地都被连续不断的剧烈爆炸声所吞噬。
“轰!轰!轰!轰隆隆——!!”
炸弹落点虽然因高空投弹而略有散布,但庞大的数量完美弥补了精度的不足。
整个炮兵阵地瞬间被火光、浓烟和冲天而起的泥土所笼罩。
巨大的冲击波将鬼子兵掀翻,将沙袋工事夷为平地。
惨叫声、爆炸声、金属扭曲声混杂在一起。
小野曹长被一股气浪狠狠拍在地上,耳朵里全是嗡鸣,什么都听不见了。
他挣扎着抬起头,看到不远处一门宝贵的105mm野炮被炸成了麻花,炮组士兵血肉模糊地倒在一旁。
更远处,阵地的核心区域,一门象征着攻城利器的240mm重型攻城炮,被一枚近失弹的冲击波直接掀离了混凝土炮座,沉重的炮身歪斜着砸在地上,看起来短期内是别想再用了。
小野曹长狼狈的趴在地上,祈祷天照大神保佑。
在他周围,炸弹破片如同疾风骤雨般横扫阵地,大量炮兵非死即伤。
许多重型火炮的瞄准镜、高低机、复进机等精密机构被弹片损坏,即便炮身完好,也暂时失去了作战能力。
侥幸未死的鬼子兵如同无头苍蝇般在烟尘中乱跑,寻找着根本不存在的安全角落。
高空中的B-25机群,投弹完毕后,优雅地转向,在BF-109的护航下,向着基地返航。
只留下地面上一片狼藉和绝望的哀嚎。
-----
昏暗的禁闭室里,罗伯特·肖蜷缩在硬板床上,心里把各路神仙都拜了一遍。
他被关了好几天了。
这些里,除了送饭的士兵那冷漠的眼神,就是反复的盘问。
尽管他拼命解释自己是记者,不是间谍,但语言障碍让一切沟通都显得徒劳。
他甚至开始后悔,为什么要贪图那个大新闻,跑到这鬼地方来。
什么普利策奖,什么成名立万,都比不上此刻的自由可贵。
就在他几乎绝望时,禁闭室的门“吱呀”一声被打开了。
一名军官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翻译。
正是69情报处的处长扬文彦。
“罗伯特·肖先生?”扬文彦的语气可就比之前那些审问罗伯特的人温柔了不少,“经过核实,你的记者身份属实。之前是一场误会,我们向你道歉。”
罗伯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愣了几秒,才猛地站起来,激动地抓住扬文彦的手:
“谢谢,谢谢,我就说我不是间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17章采访与方默的预言(第2/2页)
扬文彦不动声色地抽回手,递还了他的记者证和那台宝贝徕卡相机。
“方默将军听说了这件事。对于我方士兵的鲁莽行为,他感到十分抱歉。作为补偿,将军愿意破例接受你的独家采访。”
“什么?独家采访方默将军?”罗伯特的眼睛瞬间亮了,之前的委屈和恐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惊喜。
因祸得福。
这绝对是因祸得福。
现在全世界有多少记者想采访这位神秘的大夏之虎而不得其门,他却意外获得了这个机会。
他立刻调整心态,告诉自己。
专业,必须专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
采访被安排在孝陵内,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
方默只是穿着一身普通的国军军装,但坐在那里,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罗伯特深吸一口气,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了提问。
“将军阁下,感谢您接受采访。首先,您对当前这场战争的整体看法是什么?您认为大夏能赢得最终胜利吗?”
方默看着这位可能比自己还年轻的记者,心里一时想到了很多。
“鬼子现在看似势大,兵锋正盛。”方默调整了下思路,开始回答,“但他们是在进行一场不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大夏虽弱,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是在进行一场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鬼子国力有限,其疯狂扩张的野心与其实力并不匹配。战争初期他们或许能占些便宜,但只要我们坚持抵抗,不断消耗其有生力量,战局必将扭转。大夏,绝不会亡。我们,不可能输。”
此时《论持久战》还没发表,方默也不好直接照抄,只能简单的强调,速败论、亡国论都是扯淡。
罗伯特快速记录着,接着抛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
“但是将军,我们必须面对现实。
鬼子是一个工业国,他们能够自己制造飞机、大炮、军舰。而大夏是一个农业国,几乎所有重武器都依赖进口。
据我所知,目前国际社会大多保持中立,甚至对你们实施了武器禁运,只有北方的毛熊似乎愿意提供一些援助。
在这种极端不利的条件下,您依然坚信胜利的可能性吗?”
方默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决定,再当一回神棍预言家。
“罗伯特先生,你看问题的眼光,还是太局限于当下了。”方默身体微微前倾,点了点桌面上的世界地图,“鬼子的侵略野心,是永无止境的。你以为他们吞下大夏的沿海富庶地区就会满足吗?”
“不,绝不会。”
“由约翰和高卢殖民者控制的整个东南亚,蕴藏着他们急需的橡胶、锡矿和石油。还有太平洋对岸的白鹰,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早已让鬼子的军阀和财阀垂涎三尺。”
罗伯特作为白鹰人,听到这里,笔尖顿住了,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现在的白鹰国内,“光荣孤立”主义盛行,绝大多数人认为战争离自己非常遥远。
方默的这番话,简直石破天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