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27章彭城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第1/2页)
金陵城内,劫后余生的喜悦蔓延开来。
报纸号外漫天飞舞,用最大号的铅字印刷着“金陵大捷”、“倭寇铩羽而归”等振奋人心的标题。
街头巷尾,留守的军民脸上都带着久违的笑容,尽管城市依旧残破,外围的鬼子依旧包围着这座城市,但希望的火种已然重燃。
卫戍司令部里,唐司令更是容光焕发,仿佛一夜之间年轻了十岁。
他特意换上了一身笔挺的新军装,召集了城内尚未撤离的各国记者,举行了一场临时的新闻发布会。
“诸位,诸位。”老唐红光满面,挥舞着手臂,声音洪亮,“事实证明,倭寇所谓的‘皇军无敌’,不过是一戳即破的纸老虎。
在我唐某人与方默将军的协同指挥下,在全体守城将士的浴血奋战下,金陵,这座伟大的城市,依然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
他唾沫横飞,滔滔不绝,将守城的功劳大半揽在自己身上,大谈自己如何“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如何“激励士气”、“稳定人心”,仿佛前几天那个在办公室里偷偷擦枪、犹豫要不要自裁的人根本不是他。
国际记者们虽然将信将疑,但金陵确实守住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位英雄司令的光辉形象。
-----
大夏这边或许各地还在各自为战。
但鬼子大本营方面,却早就把入侵大夏当做全局一盘棋在对待了。
鬼子华北方面军,并未因华中派遣军在金陵城下的挫败而放缓脚步,反而高歌猛进。
之前,负责鲁省防务的第三集团军韩总司令,在济阳等地与鬼子激战,损失惨重,他本人也险些被鬼子包了饺子。
此战之后,韩总司令似乎患上了一种“恐鬼症”,认为与装备精良的鬼子大军硬拼,只会耗尽自己赖以生存的老本钱。
于是,在第10师团于12月23日刚开始强渡黄河时,韩司令几乎未组织任何像样的抵抗,便下令主力部队全线南撤。
为了不给鬼子留下物资,他还下令焚烧了省府、车站等重要设施,美其名曰“焦土抗战”。
第五战区李司令长官急电命令其坚守泰安,依托泰山地利节节抵抗。
但韩司令置若罔闻,连回电都没有,继续一路向南狂奔。
在短短不到20天的时间里,他连续放弃了济南、泰安、大汶口、济宁等鲁省大片国土,导致华北门户洞开。
这就导致,鬼子的兵锋,轻松直指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交汇的核心枢纽——彭城。
没错,这个彭城就是那个有名的——‘彭城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
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的彭城。
当时民国的几条重要铁路
而一旦彭城失守,津浦铁路必然也守不住,到时候鬼子华北、华中两大方面军就能隔着长江相望,四面包围金陵。
更可以分兵沿陇海路西进,威胁蚌埠一带,而后南下进攻战略核心江城,局面将不堪设想。
第五战区李司令长官在彭城急得团团转,他手中兵力捉襟见肘,韩司令带着人一跑,他第五战区整个战线都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27章彭城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第2/2页)
“方默,对,方默。”李司令长官看着地图上依然在金陵屹立不倒的69军标识,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金陵既然已经稳住,能不能请上峰,把方默和他的69军调来徐州?现在,只有这支能打硬仗的部队,能堵住这个口子了。”
他立刻起草电文,向江城最高统帅部陈明利害,紧急请求调派69军北上增援徐州。
-----
金陵城内,唐司令很快再次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
与会者除了他本人、方默,还有留守金陵的师旅级主官、参谋等人。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藏忧虑。
毕竟这只是打退了鬼子第一波次的大规模进攻。
除了方默的69军,其余各部此时都处于强弩之末了。
唐司令坐在主位,志得意满地做了开场白,内容无非是老调重弹,强调在他“卓越”的指挥下,金陵如何“固若金汤”,如何“重创敌寇”,如何“扬我国威”。
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近半个小时,大多是些鼓舞士气却空洞无物的官面文章,听得底下方默和其他一些务实派的军官暗自皱眉。
方默表面上还在连连点头,实际上早已神游物外。
他清楚,一时的胜利,改变不了敌我实力的根本差距。
他的目光落在老唐身后地图上代表鬼子本土的那几个岛屿上。
那是一个完成了初步工业化的国家。
尽管被戏称为“穷逼帝国主义”,但一旦国家机器全面转入战时轨道,其爆发出的战争潜力是惊人的。
一年内生产上千架飞机、上千门重炮、上千辆坦克,对他们来说,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老话说的好,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方默的目光回到金陵,现在的金陵,百姓几乎疏散一空,就是一座空城。
再守下去,无非是和鬼子在这片废墟上慢慢对峙,互相消耗人力和资源罢了。
他有系统,可以不断补充兵员和装备,维持战线。
但这也意味着他被束缚在了金陵这片战场上。
部队堆积在城里,无法机动,无法发展。
就像一头被关在笼子里的猛虎,空有利爪,却无法尽情扑击。
跳出去……必须跳出去!
一个念头在方默心中越发清晰。
去寻找一块更广阔的根据地,发展壮大,才能掌握真正的主动权。
“……总之,金陵之战,证明了我军是完全有能力战胜倭寇的。
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必能保住首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另一边,老唐终于结束了他的长篇大论,自觉气势十足。
他拿起茶杯呷了一口,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不语的方默身上。
“咳咳,具体的防务细节,接下来就请我们坚守紫金山、功勋卓著的方默军长,为大家讲一讲。
方军长对前线情况最为了解,他的意见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