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十四章 快刀斩乱麻(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十四章 快刀斩乱麻(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十月初七清晨。
    陆游在王氏男丁尸首所堆成的小山前暴跳如雷。
    而成都府官吏则是面如土色,噤若寒蝉。
    什么叫没有隔夜仇啊!
    这特么才叫没有隔夜仇!
    白天有了口角,当天夜里全家...
    成都府衙内,陆游端坐案前,目光如炬,手中执笔,正批阅着一卷卷从各地送来的文书。自王氏一案后,四川各地的豪强士族皆如惊弓之鸟,纷纷收敛行迹,或遣人送礼求情,或暗中串联,意图反扑。然而,陆游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任何风吹草动,皆逃不过他的耳目。
    赵不忧步入堂中,神色凝重:“相公,眉州、绵州等地皆有士族密谋串联,意图上书临安,控诉我等‘滥权枉法’、‘擅动军兵’。”
    陆游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冷笑道:“他们倒是学得快,知道要借朝廷之力反制于我。”
    赵不忧道:“若临安那边有人应和,恐怕会对北伐大局不利。”
    陆游放下笔,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蜀山:“赵判官,你可曾想过,为何我非要在此时动手?为何我明知会引发震动,仍要一意孤行?”
    赵不忧沉默片刻,低声道:“属下愚钝,还请相公指点。”
    陆游转身,目光如电:“北伐,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力可成。但若根基不稳,便如空中楼阁,终将倾覆。四川乃北伐之根基,若不能肃清奸佞,整肃吏治,恢复民生,何以养兵?何以出征?”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王氏不过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积弊,藏于各地州县之中。若不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彻底肃清,待北伐之时,后院起火,岂非自毁长城?”
    赵不忧听得心头震动,良久才道:“属下明白了。只是,若要彻底整顿四川,恐怕还需更多人手。”
    陆游点头:“不错。我已命人从临安调来一批新科进士,皆是清廉有为之人,即刻分派至各地州县,担任知县、判官等职,协助整肃吏治。”
    赵不忧道:“可这些新官,未必能镇得住那些老谋深算的士族。”
    陆游微微一笑:“无妨。我自有安排。”
    说罢,他从案上取出一封密令,递与赵不忧:“你即刻前往眉州、绵州,将此令交予当地驻军统领,命其严密监视各地士族动向,若有异动,立即上报。”
    赵不忧接过密令,郑重应命而去。
    ……
    夜色如墨,成都城外,一处偏僻的庄园内,灯火微弱,几名身穿便服的男子围坐一堂,神色凝重。
    “王家一倒,我们这些地方士族便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灭。”一名年约四十的男子低声说道。
    “陆游此举,分明是要将我们这些士族连根拔起!”另一人咬牙切齿,“若不早作应对,恐怕下一个便是我们。”
    “可若要动手,又谈何容易?”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叹息道,“陆游如今已得朝廷支持,又有军权在手,若贸然行动,恐怕只会自取灭亡。”
    “那我们就坐以待毙吗?”那中年男子怒道。
    老者缓缓摇头:“不,我们还有机会。”
    “哦?请先生指点。”中年男子连忙问道。
    老者沉吟片刻,缓缓道:“陆游虽得朝廷支持,但他毕竟是北伐之臣,若能在北伐之事上做文章,或许能让他投鼠忌器。”
    “先生的意思是……”
    老者低声道:“北伐所需粮草、军械,皆需四川供给。若我们能在这些方面设下障碍,让陆游无法顺利筹备北伐,便可逼他让步。”
    “可这谈何容易?”中年男子皱眉,“陆游如今已派人在各地整顿吏治,修缮水利,发展农桑,恐怕不会给我们机会。”
    老者冷笑:“他整顿得再快,也快不过一场天灾。”
    “天灾?”中年男子一怔。
    老者缓缓道:“成都平原虽为天府之国,但水患亦是常事。若能在都江堰一带动手脚,让其水道受阻,甚至引发洪水,便可让陆游苦心经营的农桑之策毁于一旦。”
    “这……”中年男子脸色一变,“先生是说,我们要毁了都江堰?”
    老者缓缓点头:“若能毁了都江堰,陆游便再也无法在四川立足。届时,朝中必有反对之声,陆游若不能应对,恐怕只能辞官而去。”
    中年男子沉思良久,终于咬牙道:“好!我便依先生之计,派人去都江堰行事。”
    ……
    成都府衙内,陆游正与张振商议军事调动之事,一名亲兵匆匆入内,跪地禀报:“启禀相公,眉州方向传来密报,有士族密谋在都江堰一带动手,意图毁坏水道,引发水患。”
    “果然来了。”陆游冷笑一声,“他们倒是学得快。”
    张振怒道:“相公,此事非同小可,若真让他们得逞,成都平原将成泽国,百姓遭殃,北伐也将受阻。”
    陆游点头:“不错。你即刻率五百精兵,前往都江堰,严密布防,务必阻止他们。”
    张振抱拳应命:“末将遵命!”
    陆游又道:“此外,我已命人在都江堰附近布下暗哨,若发现可疑之人,立刻擒拿,严加审讯。”
    张振领命而去。
    ……
    都江堰畔,夜色深沉,江水奔腾不息。
    几名黑衣人悄然潜入堤坝附近,四下张望,确认无人后,便开始在堤坝上埋设火药。
    “快点,时间不多了。”一人低声催促。
    “再等片刻,火药埋好。”另一人紧张地说道。
    就在此时,黑暗中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火光大作,数百名官兵从四面八方包抄而来。
    “动手!”张振一声令下,官兵们如猛虎下山,直扑黑衣人。
    黑衣人惊慌失措,仓促迎战,但寡不敌众,很快便被尽数擒获。
    张振亲自上前,审讯其中一人:“你们是谁派来的?背后还有多少人?”
    那人咬牙不语。
    张振冷笑:“不说话?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说罢,他挥手示意,几名亲兵立刻上前,将那人拖入帐中,施以重刑。
    不多时,那人便招供了幕后主使??眉州士族。
    张振立刻派人将审讯结果送往成都。
    ……
    成都府衙内,陆游接到密报后,神色冷峻。
    “果然不出所料,他们竟敢毁坏都江堰。”陆游冷冷道,“看来,他们是真的不打算活了。”
    赵不忧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相公,此事若不严惩,恐怕会有更多人效仿。”
    陆游点头:“不错。我已命人将审讯结果整理成册,即刻送往临安,同时,下令将眉州、绵州等地的士族一并拿下,严加审讯。”
    赵不忧道:“若如此,恐怕会引发更大动荡。”
    陆游冷笑:“动荡?若不先动,将来北伐之时,后院起火,岂非更加危险?”
    他站起身,望向窗外的夜空,缓缓道:“北伐,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彻底的变革。若不能清除旧弊,便无法迎接新生。”
    赵不忧闻言,心中震撼,终于明白,陆游这一战,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整个大宋。
    为了那尚未熄灭的北伐之火。
    ……
    数日后,眉州、绵州等地的士族纷纷被拿下,账簿、地契、往来书信皆被查封,四川各地的士族阶层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
    而陆游的密报也已送达临安,朝中再次震动。
    有人上书弹劾陆游“株连无辜”、“滥杀无辜”,更有御史言官上书,称陆游此举“有悖人臣之道”。
    然而,宋孝宗却未加责罚,反而下旨嘉奖陆游,称其“整肃四川,功在社稷”。
    陆游接到圣旨后,神色平静,心中却明白,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他低声喃喃:“北伐……一定要成功。”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风暴,才刚刚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