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章说我权威?不,没那么掉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章说我权威?不,没那么掉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章说我权威?不,没那么掉价!(第1/2页)
    奉天殿内,朱祁镇瘫在龙椅上,双目无神。
    而下方,木正居静立殿中,百官躬身。
    这一刻,权力的天平倾斜得明明白白。
    木正居心中暗笑,这一把火,烧得恰到好处。既让朱祁镇知道了自己的斤两,也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朝臣。
    更是为了给某些人看的。
    他余光瞥向于谦。
    这个得意门生,此刻正跪在人群中,身体紧绷。
    廷益啊廷益,为师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你觉得为师变了,变得只知道弄权,不再是你心中那个纯粹的先生了。
    木正居心中轻叹,“可你不懂,这朝堂就是个大染缸,光有一腔热血和所谓的“民贵君轻”是远远不够的。
    你看看岳飞,看看你未来的下场。
    没有权,你什么都不是。
    想救国,必先掌权。
    想掌权,就必须让所有人,包括皇帝在内,都对你又敬又怕。
    这,就是为师今天要教给你的,最重要的一课。”
    木正居回想起自己的仕途。
    他这一生,从洪武年间走到今天,见过的风浪太多了。
    他不是刚穿来就想当权臣的。
    当初,他以一个北方人的身份,在被南方士子统治的全国统考科举中,连中六元,夺得进士头甲。
    那时的他,也曾意气风发,想着凭一己之力,辅佐君王,澄清玉宇。
    可现实总是不尽人意,不是每个朝代都如蜀汉那般。
    朱元璋是个雄主,但也猜忌心极重。
    那时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一直到他提出“南北卷”制度,解决了当时南北方士子间的巨大矛盾,既得了北方士人的心,又让朱元璋看到了他平衡朝局的能力,这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到了靖难之役,那更是一场豪赌。
    熟读现代史书的他,在最关键的时候,与姚广孝一同为朱棣出谋划策,共同发起了奉天靖难。
    从靖难成功那时起,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完成【造福大明,延续国祚】的任务,光靠嘴皮子是不行的。
    必须要有自己的班底,要有自己的势力。
    永乐之后,他再次站队仁宗、宣宗,更是将这套权力哲学运用到了极致。
    他亲手化解了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叛乱,却没有赶尽杀绝,反而保全了他们的性命,转手给他们封到了海外!
    以后澳大利亚就是他俩的封地!至于能不能打下来,或者守不守得住,就跟他木正居没关系了。
    这一手“金豌豆与铜豌豆”的把戏,让满朝文武看到了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更让仁宣二位皇帝对他倚重到了极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章说我权威?不,没那么掉价!(第2/2页)
    到了今天,正统十四年。
    他已经百岁有余,身为三朝帝师,五朝首辅,话语权不可谓不高。
    何况这满朝的文武百官,十成里面,有四成是北方籍的官员。
    他是谁?他是北方士子人人崇拜的文曲星,是打破“南重北轻”格局的传奇。
    只要他木正居还站在这里一天,北方的官员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顶梁柱。
    他的话,就是圣旨。
    剩下的六成南方官员呢?
    当年仁宗皇帝朱高炽想要迁都回南京,是他在朝堂上“全力支持”。
    虽然他心里清楚,朱高炽绝不可能成功,但他这番姿态,却赢得了无数南方官员的好感。
    他们觉得,这位北方的首辅,心里是装着他们南方人的。
    更何况,为了平衡朝局,也为了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几十年来,他亲手提拔了多少南方的才俊?
    这六成南方官员里,至少有四成,是受过他恩惠,或者干脆就是他门生故吏的。
    比如今天站出来的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金濂,哪个不是他一手简拔上来的?
    剩下的两成,要么是骑墙派,要么是他看不上的。
    但在今天这种八成官员都明确站队的情况下,那两成人,敢说一个“不”字吗?
    他们不敢。
    所以,才有了眼前这堪称恐怖的一幕。
    这不是临时的威逼,而是他木正居,用七十多年的时间,一点一点,编织起来的一张巨大无比的权力网络。
    这张网,笼罩了整个大明朝堂。
    网的中心,就是他自己。
    这些念头,在木正居的脑海中一闪而过,他的目光重新落在朱祁镇身上。
    该给这孩子一个台阶下了。
    毕竟,还是自己名义上的学生,也是大明的皇帝。
    逼得太紧,兔子急了也咬人。
    念及此,木正居微微向前躬了躬身,再次开口。
    “陛下,臣等并非有意忤逆。”
    “只是君臣各有其职,陛下当以德服人,以仁治国。”
    “若区区瓦剌都要御驾亲征,岂不让太祖、太宗蒙羞?”
    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却又合情合理。
    属于是既给足了朱祁镇面子,又坚持了立场。
    闻言,朱祁镇眼神终于有了焦距。
    他听出了木正居话中的善意,心中五味杂陈。
    今日一败涂地,再争下去也是自取其辱。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依太傅之见,当派何人,领兵出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