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十三章旧党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十三章旧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至和三年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但回想起当时仁宗病重,却无嗣子的危局仍然惊心动魄。
    当年的文彦博当机立断和富弼刘沆居于禁中,果断处置了诬告殿前都虞侯谋反的禁军,平安等到仁宗醒来。
    这是文彦博平生最为得意之事,王梓一提,文彦博的怒气顿时消散,道:“大宋的士人从来都是好男儿,只是行事要顾全大局而已。
    我从来不反对变法,否则当初也不会力主庆历新政。我从来不反对用兵,否则也不会宣抚陕西。
    但是王介甫的变法太过酷烈,治大国犹如烹小鲜,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新法几乎一两年就是一条,如此急功近利,焉能成功?
    而青唐自瞎征以来为我大宋屏障,曾多次出兵襄助大宋攻夏。且大宋易马多自青唐,如今我们占了熙河,青唐则不稳。
    如此一来,两面受敌,何来夹击西夏?”
    不得不说,文彦博作为一代名臣,眼光还是很精准的。无论是王安石数年之中颁布近十项新法致使民怨沸腾,还是攻取熙河失和青唐,都是大宋的损失。
    只是王韶辩道:“重症当用猛药,三十年前,文相公既知大宋当行新政,三十年后,大宋沉疴难治,自当用猛药来攻!”
    文彦博哼道:“那不是治病,那是要命!”
    章衡劝道:“二位何必动气,君子之争,可不能闹出笑话!”
    若真打起来那可真是笑话,而且两人还都要为这个笑话付出代价,毕竟大宋的御史们战斗力是很强的。
    王韶觉得此地不宜久留,是以向文彦博告退。王梓本也想随之而退,没想到文彦博突然挽留道:“这位小郎,我们说说话。”
    王梓没想到自己还有人见人爱的体质,看向王韶,王韶点了点头。
    “小郎,老夫刚才失礼了!你不是刚才那位王侍郎的子侄吧?”
    王梓重新见礼道:“晚辈王梓,开封府祥符县人氏。”
    “王梓?莫不是在熙河之战大放异彩的王梓?”
    “晚辈愧不敢当!”
    文彦博笑意满满的道:“我听说过你,后生可畏呀!”
    一句我听过你就证明王梓的名声已经在朝中流传,也证明了王梓的地位。
    随后又转头看着文及甫道:“你可曾听过王郎之名?”
    文及甫道:“自是听过,梓酒之名,甘醇可口,价值千金!”
    文彦博顿时沉下了脸色,道:“王郎岂专于酒?枉你平素爱结交士人,岂不知梓酒活人无数,岂千金可比?”
    此时有家仆过来禀道:“相公,刑恕刑大人前来拜访六郎!”
    文彦博露出一丝笑意,道:“让他直接过来吧,让他看一看大宋真正的俊杰之士!”
    不久,一位面容俊朗年不过三十的青年就来到了近前,道:“下官拜见文相公!”
    文彦博笑道:“和叔不必客气,来,这位是名震熙河的王梓王大郎,你们认识一下!”
    刑恕一听王梓之名,有些不以为然的道:“原来是王将军,久仰了!”
    文彦博见到刑恕对王梓似有轻视之意,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道:“这位王郎在熙河可谓是享有盛名,熙河之战中的奇功已是让人赞叹,而其发明的梓酒水泥等奇物更可惠及万民。
    但是最奇的还是当属《熙河工商策》,工商策虽不是放之于全国而皆准,但在边远地区却颇具操作性。
    《工商策》在朝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善于理财的薛向曾布等人皆交口称赞呐!”
    刑恕嘴一撇,滔滔不绝的道:“某也看过《工商策》,窃以为王郎实在是抬高了工商的地位。
    国虽有四民,但士大夫不杂于工商。自秦商鞅变法以来,历朝历代皆行重农抑商之策。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由此可见,农为国本。民以食为天,若无人务农,天下人就要饿肚子,天下人一旦饿肚子就会生乱子。
    商人只会逐利,若民弃本逐末,那么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田,犹贱卖以贾,则天下荒矣。
    以我之见,《工商策》只可解一时之急。若是大行其道,天下乱近矣!”
    王梓对这样口若悬河的纵横家做派向来反感,道:“这位大人见识何其薄?如今这般的人只配生在东晋,在东晋你堪为世家座上宾。
    但这是在大宋,大宋想必也不容你这般胡言乱语的清谈之辈,否则你也不会在这里!”
    王梓一下子戳到了刑恕的痛处,刑恕年少成名,早年从学于程颢门下,才华过人。
    博贯经籍,能文章,喜功名,论古今成败事,有战国纵横气习。
    在治学时,刑恕就与司马光、吕公著来往密切。考取进士后,被授予永安主簿。后由吕公著举荐,任崇文院校书。
    不过刑恕向来是口若悬河高谈阔论习惯了,对着王安石的儿子王雱一顿攻击新法弊端,结果贬为延陵知县。
    这就中了王雱的陷阱,延陵县因故取消,是以刑恕的延陵知县就成了虚职。
    功名全无的刑恕就跑到了洛阳四处卖弄自己的才华,好让洛阳的大佬能够扶自己一把。
    刑恕与文及甫相交甚密,就是看中了文及甫的老爹文彦博对朝政的影响力。
    王梓的毒辣让刑恕的眼神变得阴冷起来,道:“我堂堂的进士岂是清谈之辈?”
    王梓回道:“不是清谈之辈,敢问你可曾为天地立心?可曾为生民立命?可曾为往圣继绝学?可曾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张载张横渠在学院教书育人时提出的四句话,代表了其思想。
    横渠四句一经提出就在大宋掀起了一场风暴,使人们对大儒张载的地位更加认同。
    刑恕虽然以策士自居,但面对横渠四句,也是一时呐呐不能言,停了一会,道:“朝中尽是小人,岂有君子容身之处?”
    王梓直接道:“真正的君子能和其光同其尘!”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