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25章 舍不得打她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25章 舍不得打她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常喜没有一丝畏惧,也没有一丝犹豫的点点头。
    “嗯,最好是这样!我不需要特殊照顾,请夫子让我和大家一样,学一样的课本。”
    蒋夫子没想到,这女娃没有被吓唬住。
    既然她不悔改,那便叫她吃几天苦头也好。
    想到这里,蒋夫子没有再劝,他又问道:“刚才教的《三字经》内容,你现在还记住多少?”
    常喜无需考虑的张口就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夫子,我背对了吗?”
    后世三岁小孩都会的,她背不对背不流利,就真的见鬼了。
    为了藏拙,常喜在明知故问。
    蒋夫子原本是没有什么期望的,但是听她顺利的背诵出来,眼底闪过一丝惊艳。
    她根本就没有拿到书本,没有书只靠听,就把刚才教的第一句背诵出来了?
    忽然意识到,常喜是一块可以雕琢的璞玉,他顿时对常家三兄弟,投去炽热的目光。
    “你们三个,也依次背一背。”
    忽然被点名,刚才还在练字的三个人,动作一顿。
    蘸了墨汁的毛笔悬空未动,墨珠大颗大颗的落在宣纸上。
    同时这种时候,都是从大到小,按年纪排序。
    常平作为哥哥,一马当先起身。
    他已经年满14岁,大脑的记忆力不错,当众通顺的背诵一遍。
    蒋夫子颌首,示意他可以坐下。
    这种启蒙读物,是上学的男子必会之文,蒋夫子没有因为常平背对了就给好脸色,就像理所应当这般好一样。
    不光投向第二人。
    常安抓耳挠腮的想了想,他先推常乐出去顶上。常乐先背,他最后背再多听一遍。
    常乐十岁,磕磕巴巴的背下来。蒋夫子稍微挑了挑眉,像是不满意。
    常安最后站起来,才背了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后面就开始磕巴了。
    蒋夫子看他们一个不如一个,心里不免有些失望,若是常喜是个男儿身,该有多好呀?
    “你们坐下吧。”语气里带着失望和惋惜。
    这一次,有了常家三兄弟的表现,蒋夫子终于颌首,同意了常喜的请求。
    常喜主动走上前,准备履行打手心的承诺。
    常平、常安、常乐,嗖嗖的几乎同时站起来。
    “请蒋夫子不要责罚喜宝,一定要责罚,就让我代替喜宝受罚!”
    三个人都抱着,替喜宝挨罚的决心,重新站起来,他们事先没有商量过,真正的说完一句话,诧异的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异口同声的说了一样的话。
    常喜被三兄弟的表现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她上辈子烧高香了?还是修了什么大福气吗?
    在后世身为独生子女的她,多次感受到了哥哥和小弟对自己的贴心呵护,实在是太暖了。
    蒋夫子被整懵了,他只见过躲罚的,还没见过争着抢着受罚的。
    是他们初生牛犊不怕戒尺,还是他握不动戒尺了?
    啊,不对!
    视线看向手里,戒尺还握着,他握得住。
    蒋夫子起了惜才之心,原本只想轻轻打一下,小惩大戒。
    现在不得不改变主意了。
    要是自己心软,以后还怎么树立威严,管教这群泼猴?
    蒋夫子正色:“好你们三个站前来,每个人打三下手心。”
    “啪啪啪的三下戒尺落下来,三兄弟忍着疼,没有发出一点声,光看他们胀红了脸,就知道打手心肯定疼。”
    常喜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她心里忽然有点愧疚了,明明是自己的走神,她应该自己面对的。
    “夫子,你也打我吧。”
    说着,常喜跑过去,摊开了手心。
    她这番举动,让坐在她身后的曹景修瞪大了眼睛。
    这小丫头是直心眼吗?真的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
    曹景修想站起来求情,但现在蒋夫子舍不得打她了,摸了摸胡须说。
    “打手心已经有人替你了,就罚你今日写三张大字,明日交给我检查。”
    三兄弟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这件事还没有彻底揭过,就着刚才所发生的事情,蒋夫子给其他小孩说。
    “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两个人一条心,就有钱买金子等贵重的东西,如果在团队里各打各的鼓,一人一条心,就连买一枚针的钱都没有。”
    “这是告诉你们,不管是和朋友,还是和兄弟姐妹,要团结一心,一起面对风雨,日子才会越过越好。”
    “如果各有心思,成了一盘散沙,将会很难战胜未知的困难。”
    “就比如刚才,常家兄妹就做到了团结一心,他们虽然挨罚了,但是彼此分担了痛苦,你们要向他们学习。”
    “是,夫子!”小孩们托声托气的回答,怎么听都觉得不情愿。
    毛蛋微不可察的嘁了一声,没有在夫子面前抵嘴。
    紧接着,蒋夫子真递下来一本《三字经》。
    大家一个一个的接力向后传,传到了常喜的桌子上,她终于获得了一本《三字经》。
    常喜心里好受多了,同时把自己视为烫手山芋的《女儿经》,也传递回了夫子的书案上。
    她发誓,再也不想看《女儿经》了,她怕自己会忍不住把书撕了,有毁坏文物,秦始皇焚书的暴行嫌疑。
    常喜的功课学得最好,蒋夫子让她安心练字,常家三个小孩则是被要求背诵,背到滚瓜烂熟了,才开始练字。
    安排妥当以后,就轮到曹景修了。
    他把自己近日做的文章呈给夫子看,夫子罕见的动了笔墨,在他的文章上不停批注着。
    给少年人指点文章,不仅考究一个名夫子的学问功底,也考究他的教学能力。
    能不能把学生说服,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准确的运用在笔墨上做到融会贯通。
    曹景修在念书方面有悟性,蒋夫子稍加指点,他耐心的听又认真的思索,很快就能提出新的问题。
    蒋夫子便会有新的见解,他们两个人一问一答的画面,与其他还在死记硬背的小孩,成了鲜明的对比。
    常喜被这样的场景深深吸引了,原来古代学霸念书,是这样的呀!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