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00章 证物不眠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00章 证物不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00章证物不眠(第1/2页)
    三天后,省物证中心,地下三层恒温库。
    冷气沿着金属架的边缘凝结成细微的水珠,又迅速被循环系统抽干,空气里弥漫着档案纸与消毒剂混合的、近乎于永恒的冰冷气息。
    这里是物证的坟墓,所有喧嚣过的罪恶都在此归于沉寂。
    宋昭站在一排排顶天立地的档案柜前,白色的物证手套让他平日里指节分明的双手显得有些笨拙。
    队员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清点,“壬戌案”的全部物证将在这里完成最后的文书手续,然后被押运至最高检的档案库,永久封存。
    这意味着,这个吞噬了无数人精力和生命的案子,将在官方层面,画上一个**。
    一个看似完美,却布满裂痕的**。
    “A区核对完毕。”
    “B区无误。”
    队员的报告声在空旷的库房里激起单调的回响。
    林晚负责文书核验,她坐在一张临时搬来的金属桌后,面前堆着山一样高的卷宗。
    她的动作飞快而精准,指尖划过每一份物证标签,与清单上的条目一一对应。
    突然,她的动作停顿了半秒。
    那是一个不起眼的证物袋,里面装着一枚黑色的U盘,标签上只印着一个简单的编号:“D08”。
    在堆积如山的物证里,它普通得像一粒沙。
    但林晚的瞳孔却微微收缩,她记得这个格式,这个毫无特征、却最能隐藏数据的军用级加密格式,与陆沉藏匿在服务器夹层里的那些原始数据,一模一样。
    而这份物证的来源栏,一片空白。
    她不动声色地将U-盘压在手下的一叠文件里,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程野。
    他正背对着她,检查着一个被烧得只剩框架的服务器机箱。
    林晚低下头,迅速从自己的电脑包里取出一个伪装成充电宝的硬盘拷贝器,线路在桌下无声连接。
    进度条在屏幕一角悄然爬升,像一条屏住呼吸的毒蛇。
    拷贝完成的瞬间,她拔下U盘,将其放回原位,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无人察觉。
    她走到宋昭身边,将拷贝器塞进他外套的口袋,压低声音,只用气音说:“D08,来源不明,数据格式和陆沉的一致。我做了备份。”
    宋昭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当晚,宋昭的工作室里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发出幽冷的光。
    他破译了那份加密数据,弹出的不是文档,也不是图片,而是一段影像。
    视频画面在抖动,拍摄地点似乎是一间临时搭建的解剖室,背景里能听到高压水枪清洗地面的声音。
    镜头对准了解剖台,上面躺着一个人,盖着白布,但从裸露的手臂和依稀可辨的制服残片来看,是专案组的一名成员。
    一个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男人正俯身操作,他的动作冷静而熟练,仿佛在处理一件没有生命的器物。
    宋昭的心跳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
    视频的录制时间戳显示,距离火灾发生,刚刚过去两个小时。
    那时,官方通报所有伤员都已送医抢救。
    可画面里,这个本该在ICU的人,却躺在这里。
    镜头缓缓推近,男人用镊子拨开那人颈部的皮肤组织,一道清晰的环状压痕暴露在强光下。
    那不是烟尘或火焰能造成的伤痕,而是某种细索勒压后留下的皮下出血和组织挫伤。
    男人用探针仔细测量着压痕的深度、宽度,甚至在旁边的记录本上飞快地写着什么。
    宋昭的呼吸骤然停止。
    那道环状压痕的形态、勒压的角度、造成肌肉撕裂的方式……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十五年前,在他父亲冰冷的尸体上,法医指给他看的就是一模一样的痕迹。
    那是凶手独特的、如同签名一般的杀人手法。
    视频的最后,操作台一角的金属铭牌在晃动中一闪而过,上面蚀刻的文字清晰无比——主检:周正声。
    电脑前的宋昭如坠冰窟。
    他终于明白了。
    周正声不仅仅是篡改了尸检报告,他甚至在火灾后,利用一个还未真正脑死亡的专案组成员,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死亡预演”。
    他在活体上测试自己伪造窒息假象的技术,以确保它能骗过所有人,确保那份完美的报告天衣无缝。
    这已不再是伪证,这是谋杀。至少,也是谋杀未遂。
    这份足以让周正声的罪名再加一条死刑的铁证,却在递交上去后,石沉大海。
    第三天,他接到了上级的电话,语气温和但坚决:“宋昭,这个证据的影响面太大,牵扯到的人和事,会引起整个系统的舆论震荡。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建议不予追诉。”
    “稳定?”宋昭几乎是捏碎了手机,“用一个活人的命去换稳定?”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只留下一句:“这是组织的决定。”
    当天下午,陈砚找到了他,脸色凝重地递给他一支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0章证物不眠(第2/2页)
    “高层希望尽快闭环,不是在这个案子上再撕开一道更大的裂口。你明白吗?裂口越大,漏出的光越多,但被光照到的,不一定都是你想看到的东西。”
    物证移交仪式在省公安厅的礼堂举行,镁光灯闪烁,气氛庄严肃穆。
    唐雨柔作为代表,站在发言台前,声音清亮地宣读着《物证归档声明》:“……我们坚信,法律的尊严建立在证据的基石之上。每一份证据,都应有其最终的归处,在历史的档案中得到公正的记录。”
    台下一片掌声。
    流程进行到最后一环,双方负责人签字,封存箱盖章。
    就在此刻,宋昭突然走上前,从物证车上取下一个黑色的档案盒,高高举起。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镜头都对准了他。
    “各位,”宋昭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此盒内,为‘壬戌案’中编号‘R08’的相关物证。因其涉及某些尚未厘清的技术疑点,根据《特殊物证保管条例》,暂由我个人保管。待司法系统建立起相应的专项接收机制后,我将再行移交。”
    现场一片哗然。
    这是公然违反规程,是在所有媒体面前,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带离了封闭系统。
    主办方的领导脸色铁青,但面对无数直播镜头,他们无法当场发作。
    舆论的压力像一道无形的墙,暂时保护了宋昭的离经叛道。
    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宋昭抱着档案盒,面无表情地走下台。
    林晚跟在他身后,低声说:“你把火种带走了。”
    宋昭没有回头,脚步沉稳,声音如同他的人一样冷硬:“火种,不该被锁在地窖里。”
    傍晚,城市华灯初上。
    沈砚在宋昭的工作室外等了很久。
    他看起来憔悴了许多,眼中的锐气被一种沉重的疲惫所取代。
    他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将一把古旧的黄铜钥匙放在宋昭的桌上。
    “我父亲,魏承渊的私人保险柜钥匙。”沈砚的声音沙哑,“我打开了。里面没有钱,没有资产,只有这个。”他将一本薄薄的笔记本推了过去。
    那是一本手写的忏悔录。
    魏承渊在上面承认,当年他迫于某方的压力,协助封锁了部分关键消息,让最初的调查走向了错误的方向。
    但他用血红的笔迹反复强调:“我只负责封口,我从不知晓杀人。”
    “他错了,错得离谱。”沈砚闭上眼睛,掩饰着痛苦,“所以,我想用我的专业去赎罪。宋队,听说西部有技术支援项目,请您允许我……”
    宋昭打断了他,他没有去看那本忏悔录,也没有去碰那把钥匙。
    他的目光落在沈砚身上,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赎罪不是一种交换。等你什么时候,真正读懂了陆沉留下的那些日志,再来和我说这件事。”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宋昭独自坐在实验室里,精密的操作台上,那枚编号为“D08”的U盘被固定在支架上。
    他启动了显微激光剥离仪,一道比发丝还细的蓝色光束,精准地在U盘的黑色涂层上游走,像一把无形的手术刀,一层层剥离着它的伪装。
    当最后一层绝缘涂层被气化后,惊人的一幕出现了。
    在U盘的金属基材上,刻着一行极其微小的凹痕,不借助高倍显微镜根本无法发现。
    那不是文字,而是一连串长短不一的点和划。
    摩斯密码。
    宋昭立刻开始破译。
    当最后一个字符被转换出来,一串经纬度坐标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
    他将坐标输入卫星地图,地点被迅速锁定——西部,某边境城市的物流园,一个早已废弃的3号中转站。
    他凝视着地图上那个红色的标记点,良久,然后打开了加密通讯频道,向西部刑侦技术支援中心发送了一条极其简短的讯息:“我下周到。”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雨点敲打着玻璃,发出沉闷而富有节奏的声响。
    宋昭发送完讯息,摘下了长时间佩戴的降噪耳机。
    就在世界的声音重新涌入耳中的那一刹那,他大脑深处的残响感知猛地被某种东西刺痛了。
    那不是声音,也不是画面,而是一种更纯粹的、关于物质成分的共鸣。
    那遥远坐标点的土壤样本分析图谱,在他脑中一闪而过——其中一种微量矿物成分,一种极为罕见的、伴生于火山岩区的赤铁矿……
    与十五年前,他父亲被杀的那个灭门案现场,勘查报告中提取到的鞋底微量土样,完全一致。
    宋昭缓缓闭上眼睛。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正越过十五年的光阴,与那个同样下着雨的、血腥的夜晚,重叠在一起。
    黑暗中,某种蛰伏已久的轮廓,终于开始浮现。
    它比他想象的任何一种可能,都更加庞大,也更加冰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