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8章 再出一招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8章 再出一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一句话又让赵祯清醒过来。
    柴揆这家伙果然就是个混蛋无赖!
    他能当宰相?
    那还真是活见鬼了!
    这么不着调的一个人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怕不是早就让人打死了。
    赵祯额头青筋爆起,柴揆这家伙总是能换着花样的激怒他。
    柴揆捂着衣襟连连后退。
    “来人呐,送客!”
    “唉,别!”见门外进来俩壮汉,柴揆赶忙认怂,“我这不是开个玩笑嘛,活跃一下尴尬的气氛,嘿嘿!”
    也得亏赵祯脾气好,像柴揆这种行为那纯属老寿星吃砒霜活够了,公然戏弄皇上,不来个二三人将他杖毙于此那都算对不起他。
    大内侍卫,唯赵祯马首是瞻,哪管他柴揆的求饶,直接架起来就往门外拖。
    “把他扔出去,以后永不得踏入无极观半步!”
    “大舅哥,你不能这么对我!”
    “我靠,你连玩笑都开不起啊!”
    “放开我,我错了!”
    “大舅哥你收了我十五万两银票,你不能这么对我!”
    ……
    “好了,停手吧!”
    已经快被拖到大门口的柴揆一屁股坐在地上,紧接着又跳起来掸了掸身上的土,而后恶狠狠地瞪了左右。
    “你们这两个王八蛋,连小爷我都敢动!”
    见二人并未答话,柴揆怒气冲冲地进了屋。
    “大舅哥你行不行啊?这点玩笑都开不起?看你比我大不了几岁,怎得如此古板?”
    “你当人人都似你这般胡闹吗?”
    柴揆给他一个白眼,“没别的事儿我就走了!”
    “慢着!”
    “……”
    “先前说的社会制度,能否再详细讲讲?”
    “你问题好多啊,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时间很宝贵的!”
    “我看你是掉钱眼里了。”
    “靠,我掉钱眼里还白给你钱?干什么事儿不花钱能行?我看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还是柴揆说道:“算了算了,怕了你了!”
    “社会制度这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而且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但说无妨!”
    “我这得说给官家听才管用,大舅哥不是我说你,就算你爹是王爷也不好使。”
    “万一我跟官家关系好呢?”
    “行吧,不过有的事即便是官家也改变不了,所以我就说两点。”
    “你听好了啊,一是地,官家需要找人去开垦荒地,这个全算作皇家的,这些地免费给百姓耕种,只需要每年上缴一定数量的粮食,百姓有了地,安居乐业,自然不会出来闹事。”
    “其二是官员选拔,我建议效法太祖太宗,广开恩科,借此在朝廷中培养忠于皇权的势力。”
    此时赵祯听的无比认真,他对于大宋的土地兼并状况最是了解。
    作为皇帝,为了维护统治,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自然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可是自太祖太宗传下来的规矩,岂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柴揆话说的虽然简练,但提出的这一想法却不可谓不够高明。
    如此一来,跳脱出原有的土地,可谓是另起炉灶、腾笼换鸟之法。
    若以此法施行,还可以反过来慢慢蚕食地主们占有的土地,假以时日,或许可以如“温水煮青蛙”一般的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对于第二点,赵祯同样深以为然。
    一次次的科举改革,目的就是要限制世家对皇权的影响。
    经历过五代十国的乱战,世家基本不复存在,可笼络士子,集取士大权于皇帝,仍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太祖太宗时期各开一次恩科,正是有笼络天子门生的意思。
    经柴揆一言,赵祯也觉得现在是有必要再开一次恩科了。
    录用新人,挤兑旧人,以人斗人,作为皇帝的赵祯便可以稳坐钓鱼台!
    大臣不忙,他赵祯就得忙,大臣们忙起来,他赵祯就能高枕无忧!
    他心中暗暗吃惊,没想到柴揆竟然思虑如此之深。
    看他侃侃而谈犹如信手拈来,赵祯更加确定——柴揆此子,大才也!
    表面的沉默掩饰的是内心的波涛汹涌。
    赵祯虽未说话,但一颗心早已上蹿下跳。
    改革到了势在必行之时,而且有了柴揆的帮助让他觉得改革这件事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艰难。
    除了内心的震惊和头脑的豁然开朗,一双眼睛看向柴揆也更加的火热。
    那眼神里是求贤若渴,是爱才如命!
    ……
    回到皇宫大内的赵祯仍处于刚才的激动之情中,久久不能平息。
    柴揆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赵祯有些摸不清了。
    这世上居然能有这样一个人,能同时集混蛋与才学于一身。
    这都不能算神奇了,这简直是奇葩!
    将手肘拄在桌案之上,赵祯揉了揉太阳穴。
    万万没想到,他妹妹竟阴差阳错地带来一个济世之才,又或者说是一个济世混蛋。
    半晌,赵祯深吸一口气,收回了思绪。
    “张怀!”
    “陛下。”
    “传旨下去,明日安排早朝。”
    “遵旨。”
    “对了,请吕相和李相单独来一趟,就说朕找他们有要事相商。”
    “是。”
    ……
    第二天,大庆殿内。
    赵祯坐于龙椅之上,意气风发。
    殿前,百官或不解,或忐忑,或期待,或笃定,各怀心事。
    吕夷简率先打破沉默,“陛下,新的招标规则已经拟制好了。”
    “吕相,请你给诸位爱卿宣读一下吧。”
    “是。”
    吕夷简随即将最新的规则宣读出来,将招标从头到尾的各个环节一一完善,包含柴揆讲的黑名单和白名单制度,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一些监督制度。
    言罢,赵祯问道:“众卿家对这新规有何看法?大可畅所欲言。”
    一个人支支吾吾半天还是站了出来。
    “陛下还请三思,此举是否会损害粮商的积极性?”
    “呵呵,陈卿想的倒是周密。”还没等对方笑出来,赵祯话锋一转,“莫非你不想支持朝廷的赈灾之策?”
    “陛……陛下,微臣不敢!”
    赵祯双目扫过面前众臣,又说道:“既然没有意见,那便照此实行吧。”
    就在一些人愤愤不平的以为今天就到此为止之时,赵祯又放出了一条重磅消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