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08章:全城沸腾(第1/2页)
回到马路上。
金军暗探又看见了一群浩浩荡荡的官兵一路小跑去了城门口,似要贴布告。
在发现自身没有暴露后,他们也悄悄地混进了文人与百姓们队伍,试图一看究竟。
可惜,人数太多,压根挤不进去。
他们只能排在人群中央,静候佳音。
此时,前排。
有一位身穿书生服饰的读书人凑上前开始读出布告。
“大捷:西夏归附,战争彻底平息!”
此话一出,顿时引爆了整个整个人群,人们脸上一脸的震撼与不可思议。
“西夏投降了,我记得将师二十余天前才带着江家军去西夏吧?”
“以后不用跟西夏打仗了?”
“这也太快了,究竟是怎么办到的?”
“...”
尽管兴奋,但平民百姓们依旧好奇不已。
守在人群中间的那五名西夏探子,一脸凝重地对视一眼。
“应该是假的吧?”
“应该是的,自从江离当上将师后;他们的国策一直在更改——就连普通百姓的税收都改变了;原本的重农抑商制度两极反转。”
“不得不说,江离是个人才;通过释放假情报来忽悠守在汴京的我们。”
“再看看再说,若他们无具体的解释;我们暂时不可暴露自己在汴京。”
讨论片刻,他们五人目光再度定向前方。
那书生望着布告上的具体内容,满脸震撼,“好,好,太妙了!”
很快,后方传来百姓不满的声音。
“好什么好;妙什么秒,你倒是读出来啊!”
“就是就是。”
那书生干咳一声,连忙开口大声阅读:
“大概意思便是:将师与江家军抵达麟州后。”
“联合种家,杨家、折家三军作了抵抗。”
“采用诱敌深入的计策,让李莽的五万多大军度过窟野冰河。”
“最后他们采取四面火歌的计策,将五万多大军包围在麟州城池外。”
“后经过数日的鏖战,在损失万人之后,将敌军五万多人尽数斩杀。”
听到这里,电视机前的江哲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些情报是假的;秦桧采取了欺骗式大捷来诱金军探子回去报消息。”
“届时金军得知消息后,再加上赵构的游说,必会发动袭击。”
“如此一来,两面夹击计划将变得可行。”
画面内。
围观的百姓们面面相觑,皆是看见了对方脸上的不可思议。
“将五万多敌军全歼啊?”
“老天爷啊,这也太凶了,1比5的战损,虽然不算太夸张;但也足以记录史册了吧?”
“后续是怎么彻底覆灭西夏的?”
他们激动片刻,尤其是人群中的退伍伤兵在听闻后更是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战损1比5倒不难。
难的是如今大宋的各军过于羸弱。
终于,打了一次胜仗。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亲自参与那场胜仗之中。
五名金军探子不屑一笑。
“区区1比5战损而已,杀了对方一波擒生军;擒生军的战力根本不值一提。”
“大哥说的是,擒生军与番兵战斗力都不行;更主要的还是西夏的防守部队...”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西夏根本不可能投降,里面定然有猫腻。”
在他们讨论间,那书生继续开口:
“由于麟州伤亡惨重。”
“后面便是敌军军师张子鸣害怕被杀投降,江离将师携着剩余的五十五人兵马度过冰河。”
“在李莽大将休整之际,潜入其的营帐,生俘对方五千多兵马。”
听到这些,围观百姓们目瞪口呆。
五十五人,攻略敌军五千多?
这是何等的逆天战绩?
此刻,那五名金军探子虽脸上依旧一脸不屑,但表情实则凝重了些许。
“之后的十几天内,将师沿着麟州到西夏兴庆府中间的塔寨、城池。”
“不断的展现大杀四方的能力,甚至过程逼得几位皇家藩王投降。”
“终于抵达了兴庆府。”
“之后将师麾下的岳飞,汪海洋、李莽、杨再兴担当战场指挥,带着兵马包围了西夏兴庆府。”
“将师利用身法,独自一人潜入兴庆府。”
“成功遇见了西夏的皇帝李乾顺,在给出了【两个制度】过后,西夏朝堂上当场战役全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08章:全城沸腾(第2/2页)
听到这,人群中有大妈询问:“什么是两个制度?”
书生开口回应:“两个制度具体是这样的...”
“...”
经过书生的一番解释后,全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百姓们难以听懂两个制度,只知道——西夏的战略目标变了,从此不再是中原,而是外陆。
有百姓好奇地问:“哪位能解释下,我还是不太懂?”
百姓们纷纷左看右看,最终目光定在几位身上有官气的中老年人。
他们自然退休的官员,当在听到两个制度后纷纷眼中有光。
“哈哈哈,不愧是将师,文武双全真没说错!”
“具体的是:这等制度,以华夏祖源为切入,承认了西夏的华夏儿郎身份,炎黄子孙身份;一旦有该身份,大家就不想打仗了;打来打去,死的都是自家儿郎;与其便宜外族,不如合击外族——也就是拥有共同的目标;发展各自的国家;避免未来大宋与大夏出现昏君;谁敢昏,那就出手把昏君撸下来。”
“完全可以说是——【国与国的制衡之策】,在大方向目标一致,在小方向上互不干预。”
听到这般解释,百姓们纷纷倒吸口凉气。
但发现人太多,吸的气有些汗臭味便捂住了鼻子。
“不愧是江离将师,果然智觉无双!”
“我本以为这场仗要打个几年,没想到才二十多天;一个制度瞬间瓦解了敌对之心。”
“我要给将师立碑!”
“...”
一波解说之下,百姓们再度振奋不已。
而那五名金军探子脸色却严肃成冰。
这一刻,他们才知晓——江离是真的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壮举。
这制度一出,西夏与弱宋在未来怎么可能打得起来?
明明之前西夏对金国称臣,结果弱宋的将师一出马,将那所谓的称臣当场湮灭。
蓦然!
有个金军探子佯装举手提议:“不过有个问题:这样一来,西夏与大宋共同一心后,确实避免了未来许多年的战争;大家处于互不干涉双方正治的状态。”
“那么接下来,金国肯定会知晓的。”
“一旦他们知晓,肯定会出兵西夏的。”
“届时我大宋是否要支援西夏呢?”
前方的退休老官员回过头点了点头,“确实有这个问题,若要解决,似乎不太好解决。”
这个问题,也是百姓们好奇的问题,于是纷纷看向前方的书生。
那书生蓦地一笑:“这个问题,将师有解决方案,自然是...”
瞬间,激起了人群中官员,百姓们的好奇。
“在金国出兵之前灭了金国!”
此话一出,顿时惹得全场众人冷气直吸。
每个人眼中都充满了震撼,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灭了金国?
怎么灭,什么时候灭?
虽然百姓们好奇,但布告上却无任何后续。
布告上也没公布将师如何回城。
于是百姓们在讨论了片刻后便散去——奔走相告,不到短短半天,整个汴京城下到百姓,上到权贵——全城人尽皆知。
多家酒馆、肉摊、菜摊等摊主激动得降价处理,甚至半买半送,庆祝西夏归附的消息。
同时,城池内很快被引燃了烟火。
尽管是白天,汴京城上空却轰响不绝。
江哲看得出,这江离老祖第一次打仗,而且是全胜的仗对于百姓们来说多么鼓舞士气!
不久后,酒馆的客房内。
那五名金军探子眉头紧蹙,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自在。
“狂妄,自大。”
“真以为我大金国好灭的?”
“既然弱宋自以为出个将师就能扬言灭我金国;是时候回我大金了。”
当五名探子走一起离开汴京城后,却没有被城门小兵刻意刁难。
他们在早些时候就接到了命令:【若身份可疑者,放行即可。】
目送那五人身上有着些许杀气的一队小兵开口讨论:
“那些人身上有人命。”
“是西夏探子,还是蒙古部落的?”
“蒙古不成气候,应该是金军的探子。”
“管它呢,反正将师出马,一个顶俩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