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十八章 军营的规矩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八十八章 军营的规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我爹在前面?”
    张拯站上了马背,心中升起无限欢喜之意。
    “拯哥儿,你爹在前面,你站那么高干嘛?”
    李承乾掀开帘子,正好看见张拯站在马背上,忍不住出声问道。
    “对啊,我站那么高干嘛?”
    张拯问了自己一句。
    尴尬的摸摸后脑勺,然后老老实实骑回了马背上。
    可能是这段时间卷入了朝堂的斗争,方知其中的凶险。
    张拯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对老爹开始佩服起来。
    一个小小的县男之位就差点让自己命丧黄泉,幸得常言相救才能苟得活命。
    而能坐上国公之位的,无不是踏着尸山血海才走到的位极人臣这一步。
    张拯再是懵懂,现在也明白,老爹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以往自己在老爹身上耍些小聪明,之所以能屡屡得手。
    一来是自己是老爹的小儿子,自古以来,幺儿总是要格外受到父母的宠爱一些。
    二来嘛,老爹可能也拉不下脸跟儿子斗智斗勇,所以懒得和张拯计较。
    亏得张拯从小弓马娴熟,骑术精湛,这才没从马背上掉下来。
    骑回了马鞍,张拯只能以踢腿的动作来缓解内心的喜悦之情。
    李承乾沉思道。
    “既然大将军在前面,那咱们今晚就不用扎营了吧,现在天色也不算太晚,再走三十里路,直接去蹭一下大将军的营寨吧。”
    “完全ojbk。”张拯自然是满口答应。
    也顾不上将士们有没有休息好了,下令道:“全军听令,左晓卫大将军在前方三十里处扎营。
    我们今日去左晓卫营寨蹭一顿饭吃,现在,都给我策马扬鞭。”
    张拯大手一挥,对着将士们说完,自己率先如离弦之箭一般骑马窜了出去。
    走了一段距离,发现李承乾的车驾慢吞吞的跟在后面,想快也快不起来。
    只得调转马头回到车队里,陪着李承乾的马车慢悠悠的赶路。
    张拯心中的喜悦之情自然不必多说。
    左晓卫大营这边,原本正在中军大帐之内处理军机事物的张公瑾。
    听回来的斥候禀报,太子殿下的銮驾就在前方三十里处。
    用脚也能猜得到,自家那孽子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安营扎寨了。
    便吩咐副将在大营外再开辟出一块空地,用以安置李承乾的一千多人。
    ……
    李承乾与张拯一行人掐着时间赶路,终究是在天色彻底黑下来之前到达了张公瑾的中军大营。
    左晓卫早已为这一千余人开辟好了营地,倒不用张拯费心。
    整个左晓卫大营燃起巨大的火把,将大营照耀得犹如白昼。
    三万左晓卫将士,在渭河边上绵延十余里,端的是无比壮观。
    李承乾和张拯这一千多人,汇入三万人的的左晓卫大营,犹如泥牛入海,没有溅起一丝水花。
    随军的伙夫生起火来,借着大营的火光,开始制作新式军粮。
    饥肠辘辘的将士们开始自觉的喂马。
    这年头,马比人尊贵。
    张拯简单的在营地中巡视了一圈。
    巡视到做饭的伙夫周大耳这里时,正好看见伙夫舍不得放盐,手上拿着装盐的袋子抖啊抖的。
    张拯一脚踹到伙夫屁股上,让他可着劲儿的放。
    食物没盐怎么吃,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熟食,想要保存得更久,盐一定要多放。
    哪怕偏咸一点都没事,就是不能味道淡了。
    伙夫哭丧着脸,喏喏说道盐不够。
    张拯怒了,盐不够买就是
    要说两年前,陇右的盐道被突厥截断的日子,有钱也买不到盐,张拯还能理解。
    如今西海的盐池都在大唐手里,要多少盐买不来。一点盐而已,至于吗。
    然后又给了伙夫的屁股上一脚。
    周大耳不敢说话了,反正这位张县男都说了,盐不够再买就是。
    既然有人兜底,自己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咬着牙,一狠心将一整包盐都放进了炒粉里。
    张拯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找伙夫要了一个碗,装起一碗炒好的粉朝自己都营帐走去。
    回到营帐,李承乾已经在常言的侍候下,穿戴好了绣蟒纹具服,衮冕、三梁冠等象征太子身份的制服。
    李承乾这孩子,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虽然这两天都是坐马车,但是眉间还是有一些疲态难掩。
    只是如今既然进了张公瑾的大营,李承乾作为一国太子,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拜访一下,这位为国朝立下赫赫功勋的老将军。
    没有什么其他的功利心,便是李世民知晓,也不会生出什么芥蒂。
    说白了,如今的李承乾年岁太小,还没有结党营私广布党羽的资格。
    再过个五六年,李承乾敢领着一干钦差队伍进入禁军大营,还要去拜访三军统帅。
    不说御史必然参他一个勾结武将的罪名,而李世民心里也不会太爽,猜忌是必然的。
    所以说,年纪小,自然有年纪小的好处。
    说错话做错事,也可以用一句童言无忌,小孩子胡闹糊弄过去。
    国公府跟来的大厨很快便整治好了几个精致的小菜。
    张拯将菜装进食盒,让陈瑀去马车取一壶葡萄酿。
    李承乾走在前面,张拯提着食盒跟酒走在后面。
    张拯依靠刷脸通过重重关卡,一路走到了中军营寨。
    然后在中军大营的辕门外被张公瑾的亲卫拦住了去路。
    “来人止步。”
    李承乾和张拯同时立住身形,张拯朝那拦住二人的亲卫做了一个鬼脸。
    李承乾抱拳到:“还请通报大将军,孤李承乾携渭南县男张拯,前来拜会大将军。”
    “原来是太子殿下,请稍等,末将这便进去通禀。”
    那亲卫无视张拯的嬉皮笑脸,转身进了营帐。
    倒不是说张公瑾托大,李承乾堂堂太子殿下进帅帐也要通禀,而是军营的规矩历来如此。
    三军统帅最大,理论上便是陛下来了,不得通禀也不能入内。
    历史记载,前汉文帝时期,就有这么一位叫周亚夫的将军,将前来犒赏三军的汉文帝拦在大营门前熬了一夜。
    而天亮后,汉文帝进了细柳营,不仅没有责怪周亚夫,反而称赞周亚夫治军有方。
    并且越发倚重周亚夫,周亚夫也没有辜负汉文帝的厚望,助文帝平定了七王之乱。
    wap.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