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九十章 第三股势力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九十章 第三股势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父亲什么意思?”
    张拯一愣,现在形式不是很明朗了吗,去晋阳自己逮着人就咔咔一顿乱杀。
    宗室伸手的,就让李承乾咔咔一顿乱杀。
    还有什么是自己忽略掉的吗?
    张公瑾沉思道:“你觉得,陛下为什么要让你去晋阳?”
    张拯又恢复了以前在老爹面前那股吊儿郎当的样子,理所当然的说道:“因为孩儿聪明呗。”
    “呵呵”
    张公瑾看着儿子的自夸,不屑的冷笑一声道:
    “你聪明,你能耐,难道魏徵不聪明,杨寿不聪明?
    德不高望不重的小混账,你能比两位朝堂重臣还能耐?”
    “咦?”
    张拯轻咦了一下,老爹这是话里有话啊。
    听老爹这么一提醒,张拯心中开始狐疑起来。
    如果只是单纯杀人,魏徵,杨寿都在朝堂重臣。
    他们难道镇不住晋阳的场子,那是不可能的。
    魏徵和杨寿能动用的人手比自己只会多,不会少。
    老爹说得对啊,确实没必要让自己一个小孩子去晋阳。
    如果说李二是考虑到宗室的原因,那让李承乾一个人去就行了啊,为什么非要逼自己去?
    难道其中另有隐情?
    “是孩儿浅薄了,还请父亲赐教。”
    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张拯老老实实的拱手朝老爹求教道。
    “晋阳的局势错综复杂,绝对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或许,陛下是看重你身上的那股灵性。”
    张公瑾抬手摸了一下颌下短须,说完一句话,便闭口不言。
    “灵性?”
    张拯反问了一句,什么灵性,自己身上有灵性吗,自己怎么不知道。
    或许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吧。
    张拯心里有些茫然,似乎抓住了一点什么,但是还差着一点灵光。
    李承乾对应的宗室,魏徵,杨寿,对应世家。
    那么这个队伍的配置里,自己就是多出来的。
    多出来的,多出来的?
    “父亲的意思是,晋阳还有第三股势力存在?”
    张拯灵光一闪,突然福至心灵,连忙朝老爹问道。
    自己怎么可能会是多出来的呢,不应该也不合理。
    自己不可能会是多出来的,李世民也不会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自己对上的,是第三股,连李世民都不确定是否存在的势力。
    “老子怎么知道,待你去了晋阳,一切自然会有分晓。”
    张公瑾老神在在的说道。
    是了,既然老爹是这样的神情,那就是晋阳还有第三股势力的存在,只是李二不太确定。
    或者说李二其实是确定的,只是出于某种原因没有明着告诉张拯。
    也或许是换了一种形式告诉张拯。
    今天自己和老爹的这番对话,以及老爹对自己的点醒。
    可能都是出自李世民的手笔。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张拯喃喃自语道,事情一下子清晰了。
    “多谢父亲指点迷津。”
    张公瑾或许是有些不耐烦了,朝张拯摆摆手说道:“滚吧。”
    “孩儿告退。”
    张拯现在也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的顺一下思路,顺势向张公瑾辞别。
    ……
    回到钦差行辕之后,张拯没有去见李承乾,而是回到自己的帐篷,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晋阳是否存在第三方势力,张拯只能假定是真的存在。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选择自己,去和这第三方势力打擂台。
    自己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有什么资格去和一个不知道隐藏着多少力量的势力打擂台呢?
    老爹今夜所说的话,似乎每一句都是有的放矢的,在向自己传递着什么信息。
    那么老爹说的,李二是看自己有一股灵性。
    这个灵性代表着什么呢?
    有什么是自己有,而别人没有的?
    超越时代的眼光,前世来带的那些庞大的碎片知识储备。
    应该都不是,李二也没有那么叼,能看出来张拯身上藏着这些东西。
    张拯在努力的想着,但是脑袋想破,也没能想出来自己到底什么地方有灵性。
    张拯有些烦躁的抓了抓头发,这是他在遇到想不通的事情的时候常有的姿态。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小声的交谈声,打断了张拯的思路。
    “少郎君让我轮换之后来见他,烦请将军通禀一声。”
    “好,你在此处等候不要走动。”
    张拯明白是谁来了,反正一些事情一时半会儿想不通,不等陈瑀入大帐通禀。
    便径直站起身来,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对着门口的来人说道:“乔大哥来了,进来吧。”
    大帐前,陈瑀和张拯叫做乔大哥的年轻人见张拯掀开了帘子。
    便对着张拯行礼,异口同声道:“见过少郎君。”
    “不必多礼,进来吧。”
    来人名叫乔安好,二十多岁的年纪,长相平凡普通,只是一双眼睛里不时有凶光闪过。
    乔安好约莫是前隋末年生人,据他自己所说。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平安长大,便取了安好这么个名字。
    后来父母死于战乱,乔安好便只能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
    机缘巧合之下,恰好遇见了领兵征战的张公瑾。
    张公瑾见他眼中有一股凶光,长大后必然是一块当兵的好料子,便收养了他。
    乔安好逐渐长大,战乱也逐渐平息,没了施展的舞台,便一直跟在张公瑾身边充任亲卫。
    张拯兄弟四人和乔安好差不多算是一起长大的,所以张拯才会叫他乔大哥。
    来到大帐之内,张拯先让乔安好坐下。
    自己去一旁的箱子里翻找。
    没多会儿,便翻出几个黝黑的坛子,每一个都有十斤重。
    张拯脸上露出了笑容,将这些黝黑的坛子搬到乔安好的面前。
    “乔大哥,给你的。”
    张拯示意乔安好打开坛子看看。
    而乔安好,看见这些坛子的一瞬间,眼睛便亮了起来。
    闻言也不客气,伸手抓起一个坛子,在坛子底下一拍,发出“啵”的一声。
    坛子上面的封口便松开来。
    一股酒香顿时在大帐中弥漫开来,正是唐人爱喝的三勒浆,也是大唐目前唯一算得上烈酒的一种酒。
    乔安好咧咧嘴,朝张拯露出一个笑脸,然后抱起坛子猛喝了几大口。
    wap.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