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百五十四章 姐弟情深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百五十四章 姐弟情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这个好办,我在另外几个特区都有生意,夏门那边有现成的地皮,我明天就让他们动工,并且把风声放出去.......”
    裴文聪对李野的决定,从来都是百分百执行的,服装厂又不是重投资行业,花不了几个钱就...
    小店开张三个月后,生意已经稳定下来。每天早上五点半,我就起床开始准备食材,林雪则负责调馅、和面。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店里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着。
    那天早上,我正在厨房包小笼包,林雪拿着手机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
    “浩浩,你看这个!”她把手机递到我面前。
    我抬眼一看,是一个美食博主的账号,正推荐我们店的小笼包,标题是《藏在城东的一家宝藏小店,一口咬下去全是小时候的味道》。文章里详细描述了我们店的环境、点心的制作过程,还有几张精美的照片。
    “有人转发到朋友圈了,刚刚已经有几个新订单了。”林雪笑着说。
    我接过手机看了看,心里一阵激动。虽然只是个小博主的推荐,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认可。
    “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招个帮手了?”林雪看着我,“最近订单越来越多,我们两个快忙不过来了。”
    我点了点头:“是该考虑了。等这阵子忙完,我们就在附近贴个招聘启事。”
    那天晚上,我们关店后坐在店里吃泡面,林雪突然问我:“浩浩,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把店做大一点?”
    我愣了一下:“你意思是……开分店?”
    她笑了笑:“我只是觉得,我们现在的模式挺成功的,如果能复制一下,或许能走得更远。”
    我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我想先把这家店做好,让它真正站稳脚跟。然后再谈别的。”
    她点点头:“你说得对,稳扎稳打才是正道。”
    第二天,我们果然在门口贴出了招聘启事。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来应聘了。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叫李倩,是附近大学的学生。她说她很喜欢做点心,想找个兼职。
    “你会包小笼包吗?”我问她。
    她点点头:“我奶奶以前是做点心的,我小时候经常在她身边学。”
    我有些惊讶:“那你试试。”
    她走进厨房,拿起面皮,动作熟练地包了起来。虽然手法不如我们熟练,但基本功扎实。
    林雪在一旁看了,笑着说:“可以,我们就先让她试试。”
    李倩就这样成了我们的兼职员工。她每天下午来帮忙,周末全天都在。她手脚麻利,性格也好,很快就融入了我们的节奏。
    有了她,我们轻松了不少。林雪也开始尝试做些新的点心,比如桂花糕、绿豆糕、桂花糖藕等等。
    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我们能不能做些节气点心?比如清明做青团,端午做粽子,中秋做月饼?”
    我笑了:“你这想法不错,咱们江南本来就讲究节气饮食。”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做节气限定点心,没想到反响很好。很多顾客都提前预约,甚至有人专门从城西赶来。
    小店的名声慢慢传开了,有时候周末来晚了,都买不到。
    那天晚上,我和林雪坐在店里,看着窗外的街景。
    “浩浩,”她突然说,“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正式注册公司了?”
    我转头看着她:“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她点点头:“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做点心礼盒,走线上销售。现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不少人关注我们了,如果能做礼盒,应该会卖得不错。”
    我沉思了一会儿:“这个想法不错,但我们得先准备好。包装、物流、供应链,这些都得考虑清楚。”
    她笑着说:“我知道,我不是冲动。我只是觉得,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往更远的方向走了。”
    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温暖。林雪总是这样,冷静、理智,又充满热情。
    “那我们先做个计划,”我说,“先从小规模开始,测试市场反应,再决定要不要扩大。”
    她点点头:“好。”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林雪负责设计礼盒样式,我负责研发新口味的点心。
    我们最终推出了两款礼盒,一款是江南传统点心组合,另一款是创新口味,比如抹茶红豆青团、低糖桂花糕等。
    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做了推广,没想到第一天就接到了几十个订单。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店里,看着订单列表,林雪笑着说:“浩浩,我们好像真的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看着她,心里满是感慨:“这一切,都是从你那天说想开一家小店开始的。”
    她轻轻靠在我肩上:“那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你说你想和我一起,慢慢老去。”
    我点点头:“我一直记得。”
    她抬头看着我,眼里闪着光:“那我们,要不要正式登记?”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这是在向我求婚?”
    她脸红了:“我只是觉得,既然我们已经一起走过最难的日子,那是不是该给彼此一个更正式的承诺?”
    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柔软。是啊,母亲走了,我曾经以为自己会一直沉沦下去,是林雪陪我一步步走了出来。她没有逼我,也没有放弃我,而是用她的温柔和坚定,一点点把我拉回了生活的正轨。
    “好,”我轻声说,“我们去登记。”
    她笑了,眼角有些湿润。
    我知道,母亲在天上看着我,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
    那年花开1981,我失去了母亲,却也找到了新的方向。而现在,我终于可以真正地,为自己和林雪的未来,努力走下去了。
    母亲去世后的第四个月,小店已经走上正轨,每天早上五点,我就起床准备食材,林雪则负责调馅、和面。我们配合默契,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那天早上,我正在厨房包小笼包,林雪拿着手机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
    “浩浩,你看这个!”她把手机递到我面前。
    我抬眼一看,是一个美食博主的账号,正推荐我们店的小笼包,标题是《藏在城东的一家宝藏小店,一口咬下去全是小时候的味道》。文章里详细描述了我们店的环境、点心的制作过程,还有几张精美的照片。
    “有人转发到朋友圈了,刚刚已经有几个新订单了。”林雪笑着说。
    我接过手机看了看,心里一阵激动。虽然只是个小博主的推荐,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认可。
    “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招个帮手了?”林雪看着我,“最近订单越来越多,我们两个快忙不过来了。”
    我点了点头:“是该考虑了。等这阵子忙完,我们就在附近贴个招聘启事。”
    那天晚上,我们关店后坐在店里吃泡面,林雪突然问我:“浩浩,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把店做大一点?”
    我愣了一下:“你意思是……开分店?”
    她笑了笑:“我只是觉得,我们现在的模式挺成功的,如果能复制一下,或许能走得更远。”
    我沉默了一会儿,轻声说:“我想先把这家店做好,让它真正站稳脚跟。然后再谈别的。”
    她点点头:“你说得对,稳扎稳打才是正道。”
    第二天,我们果然在门口贴出了招聘启事。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来应聘了。
    那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叫李倩,是附近大学的学生。她说她很喜欢做点心,想找个兼职。
    “你会包小笼包吗?”我问她。
    她点点头:“我奶奶以前是做点心的,我小时候经常在她身边学。”
    我有些惊讶:“那你试试。”
    她走进厨房,拿起面皮,动作熟练地包了起来。虽然手法不如我们熟练,但基本功扎实。
    林雪在一旁看了,笑着说:“可以,我们就先让她试试。”
    李倩就这样成了我们的兼职员工。她每天下午来帮忙,周末全天都在。她手脚麻利,性格也好,很快就融入了我们的节奏。
    有了她,我们轻松了不少。林雪也开始尝试做些新的点心,比如桂花糕、绿豆糕、桂花糖藕等等。
    有一天,她突发奇想:“我们能不能做些节气点心?比如清明做青团,端午做粽子,中秋做月饼?”
    我笑了:“你这想法不错,咱们江南本来就讲究节气饮食。”
    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做节气限定点心,没想到反响很好。很多顾客都提前预约,甚至有人专门从城西赶来。
    小店的名声慢慢传开了,有时候周末来晚了,都买不到。
    那天晚上,我和林雪坐在店里,看着窗外的街景。
    “浩浩,”她突然说,“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正式注册公司了?”
    我转头看着她:“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她点点头:“我觉得,我们可以尝试做点心礼盒,走线上销售。现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有不少人关注我们了,如果能做礼盒,应该会卖得不错。”
    我沉思了一会儿:“这个想法不错,但我们得先准备好。包装、物流、供应链,这些都得考虑清楚。”
    她笑着说:“我知道,我不是冲动。我只是觉得,我们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往更远的方向走了。”
    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温暖。林雪总是这样,冷静、理智,又充满热情。
    “那我们先做个计划,”我说,“先从小规模开始,测试市场反应,再决定要不要扩大。”
    她点点头:“好。”
    第二天,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林雪负责设计礼盒样式,我负责研发新口味的点心。
    我们最终推出了两款礼盒,一款是江南传统点心组合,另一款是创新口味,比如抹茶红豆青团、低糖桂花糕等。
    我们在社交平台上做了推广,没想到第一天就接到了几十个订单。
    那天晚上,我们坐在店里,看着订单列表,林雪笑着说:“浩浩,我们好像真的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我看着她,心里满是感慨:“这一切,都是从你那天说想开一家小店开始的。”
    她轻轻靠在我肩上:“那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你说你想和我一起,慢慢老去。”
    我点点头:“我一直记得。”
    她抬头看着我,眼里闪着光:“那我们,要不要正式登记?”
    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这是在向我求婚?”
    她脸红了:“我只是觉得,既然我们已经一起走过最难的日子,那是不是该给彼此一个更正式的承诺?”
    我看着她,心里一阵柔软。是啊,母亲走了,我曾经以为自己会一直沉沦下去,是林雪陪我一步步走了出来。她没有逼我,也没有放弃我,而是用她的温柔和坚定,一点点把我拉回了生活的正轨。
    “好,”我轻声说,“我们去登记。”
    她笑了,眼角有些湿润。
    我知道,母亲在天上看着我,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
    那年花开1981,我失去了母亲,却也找到了新的方向。而现在,我终于可以真正地,为自己和林雪的未来,努力走下去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