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46章 唐太宗亲手种下的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46章 唐太宗亲手种下的千年银杏树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一树千年!当千年银杏树遇上金色滤镜!》
    随着一阵阵旋律响起,看过了上一个後人在唐太宗陵墓前背诵《谏太宗十思疏》的视频,紧接着出现的,是一棵金色,熠熠生辉的古树。
    【西安终南山脚下古观音禅寺的千年银杏树再披黄金甲】
    【千年银杏树高耸挺拔满目金黄,见证约1400年的光阴流转】
    ……
    随着航拍镜头的拉远,这一棵高达二十多米的银杏树,映入万超观众的眼帘。
    大唐。
    “好高的树?”
    “1400年的银杏?”
    李世民摸了摸下巴,这树的确美不胜收。
    而且,1400年,看过了历史的李世民,也知晓这个时间,赶得上五个长寿的大一统王朝的时间了。
    “观音禅寺,这名字倒是与观音婢十分相似。”
    大秦。
    “1400年的古树?”
    看着这银杏,只觉得今日多半又是一条无关紧要的天幕的嬴政,只是略微算了算。
    “我大秦到後世,两千多年。”
    “公元600年种的吧?好像是那个唐朝时期。”
    “也无关紧要吧。”
    “一棵树而已,千年古树不是多的是吗?”
    嬴政有些不解。
    “而且後世的西安,似乎距离咸阳不远。”
    大宋。
    赵匡胤有些哑然。
    “西安还有这麽一棵树吗?”
    “1400年岂不是又是那大唐的时候。”
    “这棵树有什麽说法?”
    总觉得天幕想说的还没有说完的赵匡胤有些好奇。
    他对这银杏树并没有多少了解。
    《唐太宗亲手种植的银杏树又要开花了》
    随着这棵树的俯瞰图的多角度展示完毕,天幕新出现的标题,让万朝观众们为之一愣。
    大唐。
    “这棵银杏……是朕栽种的?”
    虽然算算时间,是大唐时期的,但是李世民还真未想到,这一棵树竟然与他有关。
    【秦岭终南山脚下的这棵银杏树,究竟有着怎麽样的神奇和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曾经创下了一天之内七万游客蜂拥而至的壮观场面。】
    【树根下的这股观音神泉,常年不歇,不论晴天阴雨,泉水不涨不落,泉流永恒……】
    【这棵栽种於唐朝的千年神奇之树,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眷爱,仅仅是因为它的雄伟和绚丽吗?】
    【……】
    大宋。
    宋高宗时期。
    “一天七万游客?”
    看着天幕上那人头攒动的画面,赵构不禁被惊的次牙咧嘴。
    “这也太多人了。”
    “不就是一棵破树吗。”
    “唐太宗种的又怎麽样啊……”
    赵构不禁小声嘀咕。
    一棵树而已,活了上千年是不错,但是千年古树也不算少啊。
    而且这麽多人去看,竟然是因为他是唐太宗种的?
    你说也要是去唐太宗陵寝或者祠堂去看也就罢了,这一棵树,有什麽好看的。
    “不就是树嘛!”
    “朕也多种几棵!”
    “传到後世,估摸着也有个快一千年了。”
    “……”
    话未说完,赵构又觉得时间上有点儿短。
    “朕移栽几棵几百年,上千年的,年份就上来了!”
    他不求什麽,就只要後人看到这麽漂亮的树,能别骂他了就行。
    大清。
    “这棵古树不错。”
    “要保护好。”
    乾隆点了点头。
    向来喜欢古董丶字画等物的他,倒是对这些古树远远没有这些了解的多。
    “等到朕下次去西安,朕要把章带过去!”
    “到朕这里,也有快一千一百年了……”
    早就看过了後世人聚集一起去看明孝陵,对於这棵古树有这麽多观众,乾隆反倒是不太惊讶了。
    【这棵千年银杏树,以及下面的观音神泉,就位於罗汉东村南面的古观音禅寺内】
    【这座观音禅寺始建於唐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据说寺庙内的这棵银杏树,是当年李世民特别为文德长孙皇后亲手种植的。】
    【一来是为体病身虚的文德皇后祈福,二来是对两人青梅挚情,长相厮守的许诺。】
    【银杏树素有二十年开花,四十年结果的说法,所谓公种树而孙得果。】
    【要等到银杏开花结果,需要将近一生的守望。】
    【李世民以这棵亲手种下的银杏树,来作为自己一生之中最重要之人的长久祈愿和许诺。】
    【长久到待得此树开花结果,他们携孙辈前来采摘。】
    【长久到他们白发苍苍,执手共看银杏摇落满树金华。】
    【……】
    大唐。
    李世民听着这旁白,眼睛湿润了。
    “观音婢……”
    话未说完,他转头看到,自己的长孙皇后早已泪眼婆娑,晶莹的泪花划过脸颊。
    “二郎……”
    贞观群臣们各自回避,不去打搅这美好的画面。
    就连平日里话最多的魏徵此刻都一时闭嘴。
    帝后牵手,只是碍於附近的贞观群臣们,才顾忌形象的没有抱在一起。
    看着身侧的长孙皇后,李世民轻轻的说:“朕,不想等贞观二年,朕现在就想把这棵银杏种下……”
    实在是天幕描绘的故事,太过美好,美好到,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那一天。
    他拉着自己皇后的手,与自己的孙辈们一起,去看那满树的金华……
    大明。
    洪武时期。
    “啧啧啧……”
    已经五十多岁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咂了咂嘴,听得有些不自在。
    这故事他是头一回听说。
    实在是让他这个半截入土的老头子有些浪漫不起来年轻人的东西。
    只是……
    但转头看向自己妹子那有些羡慕的表情,他又赶忙咳嗽了两声。
    “咳咳……”
    然後正色道:
    “不就是银杏树吗?”
    “种!都给咱种!”
    “咱把金陵的山上,全都种满这银杏!”
    “到时候,带咱妹子,带咱标儿,带咱大孙,一块去看!”
    听到朱元璋这话,马皇后也只是摇头笑笑。
    因为一起在看天幕,所以朱元璋,朱标,朱雄英全都在,四人待在一块,一副全家福的美好场景。
    而在几人身前不远处,朱棣正低着头孤独的看着自己老爹几人,瞧见自己老爹朱元璋瞥过来的目光,又连忙陪了个笑脸。
    怎麽,都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儿多馀。
    大清。
    乾隆时期。
    “呜呜呜——嗷嗷嗷……”
    泪水如泉涌,老乾隆的悲痛之情难以抑制。
    “呜呜呜……啊啊啊……”
    天幕像是戳中了他的什麽痛点,让至今为止无论是看天幕什麽内容都没有哭过的乾隆,一时间情绪难以抑制。
    评论。
    【这是大唐皇帝陛下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啊。】
    【太宗留给我们的唐人的自信,就像跨越千年依旧绽放光彩的这棵银杏树…】
    【这棵树就像时代树,隔着千年依然能感受到二凤的温度】
    【来自1400年前的爱情,太浪漫了。】
    【观音泉滋养着这银杏树,相依相伴一千多年,也太浪漫了吧】
    大唐。
    “噗嗤…”
    看到这几条夸赞的评论。
    长孙皇后破泣而笑。
    “托陛下圣君之名,臣妾,也沾了陛下的光,名留青史了……”
    “朕是银杏,观音婢就是这泉水。”
    借着天幕的说法,李世民摇头道:“後人看到朕这棵树金光熠熠,又岂能不知树下泉水的源源不断呢……”
    大宋。
    赵匡胤看的有些羡慕。
    “这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连种棵树,都有这麽多後人去参观。”
    “这个叫李渊的,怎麽就能生这麽好的儿子呢?!”
    大隋。
    “呜呜呜呜……太感人了。”
    杨坚似哭非哭的哭着,抹着泪。
    还看向了一旁,因为之前天幕播放的《谏太宗十思疏》而把他叫来的李渊。
    “唐国公,你就没有什麽想说的吗?”
    “朕的儿子,未来的大隋太宗皇帝,杨世民,和他的青梅竹马的爱情故事……”
    一旁的李渊怒目而视,但是随着杨坚的目光扫过来,马上就变成了笑脸。
    等到杨坚转过头,再一次变成了怒目而视。
    ‘这该死的姨夫也太不厚道了!’
    ‘叫我来就是为了看我的看到这些的想法吗?’
    他能有什麽想法?无非是自己的好儿子被抢了,那是越优秀,越让後人交口称赞,他越是生气难过啊!
    还在生闷气的李渊,听到了杨坚那自说自话的炫耀。
    “不愧是朕龙凤之姿丶天日之表的大隋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
    听得李渊咬牙切齿,但是看到杨坚扫过来的目光,马上又变成了和善的笑脸。
    东汉末年。
    曹操看着天幕的内容,若有所思。
    “这李世民,倒是会哄她的皇后开心啊。”
    “孤当年怎麽就没想到这个呢?”
    “要是想到了,孤也要给邹氏丶杜氏丶尹夫人……她们也种上几棵,博得美人一笑啊……”
    【树活的比朝代久。想说点儿什麽,但又说不出来,不知道有没有文豪能来两句】
    下面回复。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可惜崇祯上吊的老歪脖子树没留下来,不然可以设置一个景点,专门让游客体验皇帝同款上吊服务。】
    大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还看得津津有味,本打算想着要不要给自己的周皇后也种一棵有寓意的树。
    等到自己熬到了崇祯十八年的时候,和自己的皇后一起去看。
    还没有付诸实践呢,就看到这麽一条地狱的评论,一下子就蚌埠住了。
    “提提提!”
    “讲个唐太宗还要刺激朕一下!”
    “就你知道的多,还同款服务……”
    一时间有些生闷气的崇祯实在是无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陕西黄帝陵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柏3.4万棵,还有两棵5000年的,但都没有这棵出名。】
    大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嬴政默默念叨着,对李世民在後世的名气,也算是有了个新的认知。
    “朕也种下一棵树,能有这麽多後人参观吗?”
    想了想,嬴政也不知晓答案。
    “那个明太祖的明孝陵那麽多人去看,这个唐太宗种下的一棵树那麽多人看……”
    这种感觉很微妙,他既想要让後世永远铭记,又不希望後世人评价他如何,哪怕是好的。
    正在思考的嬴政,突然看到了下一条评论,让他为之一愣。
    【你们宁愿信这是唐太宗种的,都不愿意信我是秦始皇,V我50,待我回秦岭找回我的军队,封你为大将军】
    嬴政:“啊?”
    一脸懵逼的嬴政看着天幕上这每一个都认识的字,却完全看不懂这後人想要说什麽。
    “什麽V我50?”
    不过他马上就又反应了过来,不禁有些愠怒。
    “这後人竟也冒充於朕!”
    但是转念一想。
    “这骗术也太假了,应该没有笨蛋上当受骗吧?”
    【陛下,大唐亡了一千年了】
    大唐。
    原本欢快的气氛为之一窒。
    李世民看了看这位最会破坏气氛的後人,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
    今日高兴,不去想这些伤心的事。
    ……
    【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最後,看着天幕播放完最後一条评论结束。
    李世民拉起自己皇后的手。
    “看来,就是为了让後人有此千年银杏可看,朕也要尽早为观音婢,种下这银杏了……”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