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30章 汉武帝与汉匈战争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30章 汉武帝与汉匈战争(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大明。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看着这天幕讲述的情况,又看了看自己的好儿子朱棣。
    他对于刘邦的这段历史还是了解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将儿子们都派往北方,这样北元一有异动,大明可以迅速反应。
    手握大军的还都是儿子,他也不怕功高震主。
    毕竟……他是朱元璋,不是唐高祖。
    厉害的儿子也不只朱棣一个。
    只是……后来的靖难,的确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也不知晓,咱的那些个儿子们,对这件事了解多少?”
    “咱这就派人去将今日的天幕信息整理一份,连带着汉高祖时期韩王信投降匈奴,以及汉高祖北伐的相关事情,一起整理清楚,去给几位边疆的塞王送去。”
    “让他们务必以史为鉴,不得疏忽北边防御!”
    【此时恰逢冬日,北方严寒,急于求成的刘邦又没有带足过冬装备,以至于汉军非战斗减员严重,士气低落。】
    【老刘不得不派陈平前往求和】
    【总之一句话,走吧,我们给钱。】
    【……】
    【汉匈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汉以宗室女嫁于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财物,双方以长城为界,开通关市,互通往来】
    【汉朝在这一时期奉行和亲政策,自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刘彻,有记载的和亲共有十多次】
    大宋。
    宋真宗时期。
    像是找到了突破点,赵恒不禁嘀咕两声。
    “这汉高祖被后人吹得那么高,不还是一样得花钱求和吗。”
    “我大宋也是花小钱办大事,天幕却对我大宋这不满那不满的。”
    赵恒嘀咕几声,他其实还是敬重刘邦的,只是觉得有些委屈。
    他大宋的岁币被拿来说事,结果天幕讲述的刘邦也干过类似的事。
    而且后面也还有和亲。
    虽然历史没有记载具体给了多少钱,但是多是少,反正不都是给了吗?
    都是给了,这天幕评价汉朝的时候都是好话,说他大宋的时候,竟挑选徽钦高这种卧龙凤雏来说事也就罢了。
    就连亲爹宋太宗都给了个‘驴车战神’、‘宋驴宗’的称号,实在是很难绷得住。
    赵恒很是不满。
    “难道就因为之后出了个汉武帝、汉宣帝,又打回来了吗?”
    如果是按这个算的话,的确。
    大宋没法比。
    毕竟大宋不仅耻辱远甚汉朝,而且从头窝囊到尾。
    即便是宋真宗此刻已经和辽国完成了澶渊之盟,也不禁抓耳挠腮的想问一句。
    不是,哥们,为何我大宋出不了一个汉武帝啊?
    出不了一个他们大宋本来还瞧不上的汉武帝啊……
    南宋。
    熟知这段历史的赵构,不禁整个人打了个寒颤。
    一时间对于北伐金国的信心又减弱了几分。
    他自认为是不如汉高祖的。
    “汉高祖尚且如此,最后不得不求和,我大宋如今国力衰弱,北伐要谨慎啊……”
    大汉。
    汉武帝时期。
    “耻辱!”
    “我刘彻,必雪此侮!”
    天幕上那位‘汉武帝’说的话,让刘彻热血沸腾。
    什么寇可往,我亦可往!
    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看着天幕上这些汉朝曾经被匈奴带来的耻辱,刘彻暗暗发誓。
    他不仅要北伐匈奴,做到汉武帝做到的——所谓封狼居胥。
    他还要做到更好!
    以免自己再被诟病罪在当代。
    他想要的只有功在千秋!
    【牛、马、羊是草原上所畜养的主要动物。】
    【但是马的孕期11个月,断奶6个月;牛孕期9.5个月,断奶6-7个月,羊孕期5个月,断奶3-4个月】
    【春季动物会发情,这时动物会交配繁衍,那么假设春季动物配种成功,马会在六年秋冬长成小马驹,牛会在来年秋冬长成小牛犊,羊会在当年秋冬养成小羊羔】
    【这时匈奴一年的辛苦劳动会不多进入尾声,为了庆祝一年的辛苦劳动,散布在草原的各个游牧部落会向单于王庭集中,举行游牧民族的祭天活动。】
    【同样这个季节,经过一年喂养的兽群已经膘飞体壮,匈奴为了采集食物过冬,会对他们进行有组织的围猎活动。】
    【但是初中知识中学过,亚洲主要是季风气候,无论是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都只会在特定的时候下雨。】
    【而由于草原和海洋的长距离,来自东南沿海的季风吹不到蒙古高原,这就让400mm等降水量线,像圆规般,画出了中原王朝的国境线。】
    【当秋季不再有季风,就意味着无法带来有效降水,同时气温降低环境变冷,导致草场达不到生长条件。】
    【而如果这一年降雨量少,草场就会不丰盛,进而牛羊也不够肥,进而围猎后的匈奴人会觉得食物不够,此时他们就会在两个选项中做出选择。】
    【要么内部兼并,要么南下劫掠】
    【而此时的中原王朝正处于秋收阶段,因为忙于农事,北方边境更是相对空虚,这也是一年里,中原王朝最脆弱的时期。】
    【这便是匈奴之祸的根源。】
    大唐。
    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从未听说过这种理论的李世民,只觉得这种角度的分析也的确是十分恰当。
    只是,他也听的似懂非懂。
    “降雨减少,草原的灾荒朕知晓。”
    “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喜欢秋季入寇朕也知晓。”
    “春天草原上的动物不够肥朕也知晓……”
    “只是这……”
    “季风气候?降雨量线?”
    看着天幕上还在左下角贴心的给出了mm的换算单位。
    10mm(毫米)=1cm(厘米)。
    100cm(厘米)=1m(米)。
    “就是说降雨量不到半米的地区?”
    隐约有些理解的李世民眉头紧皱,天幕从未讲过相关的知识点,让他一时间难以弄明白。
    “降雨量线……中原王朝的国境线……?”
    “可这又和什么沿海季风有什么关系?”
    许多名词他甚至没有听说过,但总觉得这其中蕴含了巨大的信息量,让他不得不重视。
    “全部记清楚,朕要将天幕所言的内容一一弄明白。”
    安排臣下着重记载今日的天幕。
    匈奴和突厥都生活在北方草原,原本若只是讲述一些历史,李世民还不当回事。
    但是讲到了这种了解明白,可能会对大唐日后对上突厥有用的信息,他就不得不特别重视了。
    李靖也同样意识到了这简单的几句话吗,所可能蕴含的信息量。
    那是后人,在后世的世界总结出来的经验。
    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没有听懂,但是能听懂的部分,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他们和后人的观点还是一致的。
    “陛下,天幕所言之降水量线,季风臣听不懂,但是……”
    “的确北方草原比起中原更加干旱,粮食作物无法生产,所以草原人不事耕种,牧草而生,居无定所。”
    “牛羊比起粮食更不易储存,所以一旦天灾降临,他们更难以生存,所以必然会觊觎我中原富庶。”
    李靖顿了顿,接着道:“如果以后世的说法,我中原王朝北伐,多为春夏。”
    “而游牧民族南下多为秋冬。”
    “只因其春夏弱而秋冬强,我春夏强大而秋冬弱。”
    “再兼北人不耐热,南人不耐寒……”
    “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我们没有后人将原因分析的如此清晰具体且内容更加详尽罢了。”
    除了降水量和什么季风听不太明白,其他的都不是什么秘密,即便是在此之前对这些没有了解的部分贞观时期的臣子们,也能够轻易的理解。
    故而,李靖继续说道:
    “匈奴北方降雨减少时,中原地区的降雨一样不容乐观。”
    “粮食同样会减产,进而进一步衰弱组织防御能力。”
    “所以,中原王朝必须要在丰收之年,且匈奴较为衰弱的春季,就给予其重击,化被动为主动。”
    “汉武帝,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即使和亲有十多次,但匈奴对汉朝的入侵也从未停止,汉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匈奴寇狄道。】
    【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匈奴右贤王入河南地,侵上郡,杀略吏民。】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犯萧关,威逼长安。】
    【公元前158年,匈奴绝和亲,入上郡,云中,杀掠甚众,烽火直逼长安。】
    【汉景帝时,匈奴屡入燕、上郡、雁门。】
    【……】
    大汉。
    汉景帝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刘彻。
    “哎……”
    轻轻的叹了口气。
    天幕上后人对他的评价可高了。
    虽然也说罪在当代,可毕竟是9.6的评分啊。
    而他这位‘大汉棋圣’只拿了9.2分。
    对于刘彻的一些做法,他是不怎么赞同的。
    但是……
    看着这天幕上讲述的如此之多的匈奴之祸,最终还是需要他来解决。
    “好好看看吧。”
    “好好想想,日后做了皇帝,该怎么做……”
    “无论是军事,还是民生,都不能,只顾得其一……”
    借着天幕教育着自己的好儿子,未来怎样,刘启不敢改变,更不敢更换一位继承人。
    他也害怕,四百年的大汉,被他的一个动作玩没了。
    毕竟……无论怎么说,汉武帝后面不还是有一个汉宣帝嘛。
    同样的,汉文帝看着天幕上的讲述,也多有无奈。
    汉朝国力尚弱,骑兵匮乏,对于匈奴几乎无力反击。
    更兼诸侯王势力强大,国内问题都没有解决。
    “刘彻、刘彻……”
    “将天幕讲的这些时间点全都记下吧,然后……加强防备。”
    提前知晓了匈奴的多次入寇,即便对方可能改变时间,对于汉文帝来说也是一个提醒。
    【匈奴对于汉朝的压制,远不止军事上。】
    【刘邦去世后,冒顿单于给吕后写了一封十分露骨的书信】
    【书中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刘邦是我大哥,如今我大哥去世了,按照我们匈奴的习俗,你应该改嫁给我,如此也可互通有无,排遣寂寞,岂不美哉?”】
    【如此羞辱的事件一经传出,汉朝大臣们纷纷义愤填膺,扬言要率兵讨伐匈奴。】
    【但最终吕后还是保持了理智,回信安抚匈奴……】
    大汉。
    “???”
    刘邦看的目瞪口呆。
    没想到自己死后还出现了这档子事。
    “好啊,冒顿这个混账东西!”
    “竟敢如此羞辱于朕!”
    还想娶他老婆?!
    泥人还有三分火气。
    感觉自己被气得七窍生烟的老刘邦,现在都想要直接调集军队,发兵打过去。
    但是随即又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深知当时汉朝初立,国力尚未恢复,对匈奴的强势只能暂且忍让。
    打是不可能打的。
    可……
    “我大汉纵然是一穷二白,可也不是全无优势。”
    “此前天幕讲述的马蹄铁、马镫、马鞍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除此之外,那个占城稻也是一个提高王朝实力的好东西。
    刘邦今天是真的被气到了。
    他看向吕雉,瞧见她一副愠怒的模样,叹了口气。
    “让你受苦了。”
    虽然也是第一次知晓后面会发生这种事,可吕雉也是一时有些火大。
    “都是为了大汉朝……”
    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无论是她还是刘邦,都太明白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天幕适时的播放了一段《汉武大帝》刘彻的画面。
    少年刘彻厉声询问。
    【“混账?!这不是在骂人吗?”】
    【“那么吕太后,是如何回应的?”】
    【“单于雄伟正在盛年,老妾本应前往侍奉,可惜年逾七十,色衰神弱,发齿尽落,谨献美女三十名,锦帛十万匹,御用精米八十万斛,精酿宫酒百石,敬请大单于笑纳……”】
    【“混蛋!”】
    天幕上,气疯了的刘彻将桌上的竹简一扫而空,全部摔在地上。
    【“倾黄河之水,也洗不清留我大汉朝的耻辱!”】
    【“若此生不雪此辱,誓不为男儿!”】
    大明。
    永乐时期。
    朱棣看的津津有味。
    “呵呵呵……”
    “看这后人演戏倒是生动有趣。”
    “朕都觉得热血沸腾了。”
    想起自己的军旅生涯,在战场上爬冰卧雪的经历,朱棣也有些怀念。
    “不过,这个说的倒是不错。”
    “汉武帝虽然耗尽了文景两代的国力,可大汉朝,的确是开疆拓土,洗刷耻辱了啊……”
    “封狼居胥……”
    摇望着北方草原,那霍去病曾经到达过的地方,特别是看过天幕讲述的自己的经历,朱棣早已将自己的目标也定在了那里。
    大汉。
    有这么一个后代,后面会让大汉仇雪耻,让刘邦的心情一下子好了不少。
    你冒顿单于再厉害,后代的质量好像不如我刘邦啊?
    就连吕后,也不禁对这个叫刘彻的,多了几分好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