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28章 寇可往,寇可往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28章 寇可往,寇可往 我亦可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汉武大帝“寇可往,我亦可往!”》
    【我汉室七十年来,对匈奴屡战屡败,以至时期蹉跎,国威沦丧。】
    【这种局面,从今以后,必须彻底扭转!】
    【朕此战,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和匈奴人,从此以后,攻守异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汉武帝——刘彻!】
    配着激昂的音乐,天幕画面中,那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不怒自威,眼眸中带着杀气。
    天幕下那声音的回响,让万朝观众们都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
    大宋。
    辛弃疾看着天幕上的汉武帝,那激昂的声音以及音乐,动人心魄的台词,一时间不禁兴奋的浑身颤抖。
    比起宋朝、乃至清朝的那些令人窝火的历史听的厌烦,这天幕上的汉武帝,以及他的成就,让辛弃疾心向神往。
    “这是后人眼中的汉武帝吗?”
    “如此威武霸气……”
    他也知晓,汉武帝在此刻大宋朝的形象并不是很好,主流多将其评价为暴君。
    例如,司马光就曾在《资治通鉴》中评价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因为宋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的政策,这种看法甚为普遍。
    对于汉武帝的评价,比起唐朝,更差。
    但是不管怎么说,辛弃疾此刻的心情都是激动的难以言喻的。
    以至于在心底升起了阵阵艳羡的情绪。
    当然,更多的,是想要从军报国的热血。
    近期,官家召见的他,自觉自己的学识有了用武之地,更是每日学习兵法韬略,思量如何对付金国,同时不忘在天幕上寻找答案。
    “后人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与我们这些先人不一样啊。”
    “我记得,好像此前的天幕评分给了汉武帝9.6分?”
    因为当时不被朝廷重用,所以辛弃疾有些郁郁寡欢,以至于就连天幕上的重要信息,都没有去认真采集。
    北宋。
    岭南。
    苏轼立于自己的庭院之中,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后人对于这位汉武大帝的崇拜之情。
    “汉武帝之霸气,的确远超我朝啊……”
    从天幕给出的历史来看,大宋立国以后,对外战争连连失败,一日不如一日,真是看的人火冒三丈。
    也正因为如此,苏轼也不由对大宋朝廷多了几分和此前不一样的思考。
    只是……
    汉武帝时期,穷兵黩武,却不是假的,苏轼还是一定程度保留的自己的看法。
    “汉武帝之霸气,的确非我朝所能见。”
    “可,治国之道,当文武并重。”
    不过想想,苏轼又十分能够理解后人的这种看法。
    特别是,此前出现过的,天幕上的后人关于汉武帝的评论,他也十分团认同。
    “所谓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后人所看到的,是这最两千年后,更加光彩的功在千秋吧……”
    宋高宗时期。
    李清照正借酒消愁。
    本来看到后世的种种,那种大国气吞万里,从深渊中爬起来,民族复兴的气魄,就让她十分的心驰神往,又有苦难言。
    如今,在看到被天幕高度评价的,且在后人心目中如此形象的汉武帝。
    一瞬间,这位距离她足有一千多年的皇帝,一下子在她的心目中有了更加具体的形象,更加鲜活了。
    可是,一想到如今的处境,她就又忍不住心酸流泪。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什么穷兵黩武,好大喜功?”
    “若我大宋能出这样一位皇帝,我李清照就是饿死街头,也心甘情愿!”
    “如今那徽钦二帝北狩,当今的圣上又是那完颜……”
    一时醉酒,又处在自家庭院之中的李清照,一时间口无遮拦。
    将天幕上所说过的话语复述了一遍,可谓是对这大宋的三位卧龙凤雏厌恶的很。
    不过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身侧的小侍女捂住了嘴。
    只见侍女脸色泛白,显然是被吓得不轻。
    “小姐……”
    “慎言、慎言啊……”
    天幕可以尽情的侮辱大宋的皇帝,起各种各样的奇葩令人血压飙升的外号。
    毕竟他们是后人,大宋皇帝即便是再不满也不可能去打他们一下。
    但是身在大宋朝,还是不能太过分的,不然容易落人以柄。
    大汉。
    汉高祖晚年。
    刘邦的嘴都笑歪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他眉头一挑,老刘邦也有些与年龄不符的兴奋。
    “寇可往!朕亦可往!”
    “都是乃公的好子孙呐。”
    虽然此前评价汉朝皇帝的时候,也有人说他穷兵黩武,但是总体上,这在后人的评价那里,还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而天幕一评价到汉朝,明显和宋明清不是一个画风。
    让刘邦有一种十分愉悦的满足感。
    “七十年来……”
    吕雉眉头一挑。
    “距离你我还不远呢。”
    虽然自己和刘邦是不可能活到那个时候了,但是这个叫刘彻的,的确距离他们的时间不算遥远。
    更是给刘邦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吕雉不禁看向刘邦。
    眼神中闪过几分好奇。
    自己这个丈夫的子孙,怎滴就如此争气?
    说实话,如果是之前,即便是知晓汉朝之后会出这么多英武的皇帝,吕雉也不会感到惊讶。
    但是当看过了宋明清三朝的皇帝们后,她确是觉得,大汉朝能出这么多明君,可真是不容易。
    【此次朕之所以全线出击,打的就是声势之仗。】
    【……】
    【朕毕生所求,就是将大汉朝建成四夷宾服的强大国家。】
    ……
    【匈奴二十大大军群龙无首……匈奴全线溃退……从此,匈奴对我京都的威胁不复存在!】
    【陛下,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已经牢牢的掌握在我大汉的手里了!】
    【我们今天要做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
    【你可知晓,打退匈奴对中原入侵,对我天汉子民意味着什么?!】
    【就是要把汉文明,超越长城的风障碍,推动到四海去!】
    大唐。
    贞观时期。
    “汉武帝是这样的吗?”
    “这个演汉武帝的后人是谁啊?”
    李世民也不禁有些被感染。
    “这演的真好啊,朕听着都感觉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骑上战马,外出与敌军一战了。”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仅仅是这么一段片段,就让他改变了对汉武帝的许多看法。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他感慨一声。
    “后人称之为汉族,想来,与汉武帝有着莫大干系。”
    说实话,李世民也有些羡慕。
    “朝代更迭……”
    他的下半句话没有说出来。
    朝代更迭无法避免,但是汉朝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活在后人的心中,已经是十分难得了。
    毕竟在后人眼中,想来此汉是强汉。
    而不是什么弱宋。
    不是什么犯我大清者,虽远必赔。
    “我大唐,能够在后世留下些什么呢?”
    民族的名字已经被汉朝先拿走了,哪怕不能够让大唐传万世,李世民也想,自己的大唐,能够在后世留下些什么。
    当然,是好的印象。
    说起这个,李世民就有些着急。
    “天幕能不能讲一下我大唐的其他皇帝如何啊?”
    看到天幕讲述汉宋明清几朝的皇帝们,他看的心痒痒,他迫切的想要知晓,自己的儿子李承乾做得如何?
    那个唐高宗李治又是谁?他的孙子?大唐的疆域就是在他那里达到的极盛?
    而那个女皇,又是谁?是如何登基的?
    之后的大唐又是怎么样的?
    “来一段大唐皇帝评分也好啊。”
    只要能够来这么一段,他也能够大致分析一下大唐皇帝大致做的如何了。
    【刘彻一生所致力抗击的匈奴,在他死后的36年,发生分裂。】
    【一部分向北迁徙进入欧洲,另一部分南渡黄河归附汉朝,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大融合进程,匈奴民族归于消亡】
    【但是今日华夏百家姓中的刘姓,其中一支,正是匈奴王族归汉之后的赐姓】
    【……】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