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七十五章 春闱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七十五章 春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三月十五,闲来无事,庭院乘凉。」
    「三月十六,小楼观雨,好不惬意。」
    「三月十七,风平浪静,今日宜钓鱼。」
    「三月十八,秦凡啊秦凡,你怎可如此懈怠,难道你忘了自己的志向了吗?」
    「三月十九,钓鱼。」
    「三月二十五,糟了,这个月的俸禄花完了,早知道就不给李安然买糖葫芦了。」
    「三月二十六,出摊赚米钱。」
    「老板,这是何物啊?」
    一个书生来到摊前,打量了一番,发现自己竟未见过这种东西。
    「烤红薯,十文钱一个,尝尝?」
    秦凡随手掰开一个红薯,递出一块。
    书生抽动了一番鼻翼,一股香甜的气息涌入鼻腔。
    他接过红薯,又道了声谢,便张口啃了起来。
    可一口下去,差点没烫出个泡来,但又不舍得将红薯吐出。
    只能「呼哧」「呼哧」地吸着亮起,同时上蹿下跳,以减轻痛苦。
    好一阵儿,书生才将红薯咽下,而秦凡也顺手倒了一杯大麦茶给对方。
    书生结接过麦茶,便是牛饮。
    秦凡看着对方的样子,笑道:「刚出炉的,你也不会悠着点。」
    书生挠了挠头,一脸不好意思。
    「老板,这麦茶多少钱。」
    秦凡撇撇嘴:「送你了,麦茶能值几个钱?」
    书生见状,便道:「那老板你把剩下的红薯都包起来吧,我全要了!」
    秦凡挑了挑眉:「全要了?这里可有不下二十个红薯,你吃的完吗?」
    书生腼腆一笑:「这红薯我从未尝过,竟如此好吃。也想分给同窗品尝一番。」
    秦凡这才正色了对方一眼,那书生的穿着,显然不是一般人家。
    光是腰带上的那颗夜明珠,就能买下十车烤红薯了。
    于是也不再多劝,随手将红薯包好,递给那书生。
    书生掏出一锭银子,大方道:「不用找了!」
    秦凡也不多言,毕竟看对方这穿着,显然没把一两银子当回事。
    而自己收了这一两银子,接下来几天也不用出摊了。
    去河边钓鱼不香吗?
    「芊芊,我回来了!」
    秦凡招呼了芊芊一声,便自顾自躺在了摇椅上。
    「公子,今日怎么那么早回来了?」芊芊从厨房探出脑袋,一脸疑惑道。
    「今天碰上个土大款,用一两银子将烤红薯都买走了。」秦凡眯起双眼,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土大款?」
    「一个书生打扮的家伙,腰间镶了一颗夜明珠,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贵族公子似的!不过倒是没有小猴猪那般世家的蛮横样子。」
    「书生?莫不是来参加春闱的?」芊芊疑惑道。
    「春闱?」听到春闱二字,秦凡的脑海里泛起了思绪。
    又到一年科举时!
    在大唐,每年的秋天都会在各地乡举行一场「发解试」,也叫秋闱。
    而通过秋闱的那些秀才们便可于第二年春季进京赶考,参加春闱。
    秦凡便是在春闱中取得了前百的名此,这才获得了这顶官帽。
    只不过因为名次靠后,所以最终也只当了个万年县的候补县令。
    前任丁忧,方才轮到自己。
    如今,居然已经过去近一年了。
    新一批的秀才们赶到京城,准备参加春闱。
    想起之前买红薯的那个
    秀才,侵犯笃定对方肯定得落第。
    倒不是秦凡有意看轻对方,只是看他那被红薯烫到的模样,这样的呆子能通过大唐的科举吗?
    科举起源于汉,建立于唐,完善于宋代,而在明清两朝兴盛。
    相较于后世那种成熟的体系,如今的科举才初具雏形。
    所以科举选拔的难度,也是绝世空前的。
    科举设立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十数种科目。
    而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
    譬如「明经」考核的是各种儒家经典以及实务策论。
    策论那一块也是很关键的,毕竟李二可不需要只会死读书的家伙。
    到了女帝时期,则兴起了武举,武举由兵部主考,考核的科目则是各类骑射以及举重、摔跤等。
    并且,女帝对于武举人的外貌也有要求,须得「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方能入选。.
    不由让人感慨:颜狗无处不在呐!
    话说回来,秦凡获得了那秀才的银两,自然后面几天不会出摊了。
    而这,也让一帮人好一番苦等。
    「崔兄,你确定前日的烤红薯,是在这里买的?」赵修竹一脸怀疑。
    「就是在这里啊,那老板怎么这两天都没见着人!」崔曜则是一脸困惑的表情。
    「修竹,崔兄,别找了,那应该是一锤子买卖!」郑远轻摇折扇,开口劝道。
    「郑兄你怎么知道,兴许只是崔兄记错了地点!」赵修竹想起那红薯的味道,不由舔了舔嘴角。
    「我昨日向客栈小二问过了,那红薯乃是万年县县令引入的。」
    「万年县的农户大多都分到了一定量的红薯,不过那是薯种,是要种下去的!」
    「想来是那人不愿意种,便偷偷烤了在这里叫卖!」
    郑远推理道。
    「郑兄,你说得挺不错的,可你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是哪里?」崔曜开口道。
    「这里是哪?不就是街边巷尾吗!」郑远还未察觉。
    赵修竹指了指几人前面的那栋宅子,对着宅子上面的那块牌匾读道:
    「万年县县衙!」
    「郑兄,你都说了,那红薯是要留种的,如果那红薯摊老板真的偷了卖了,难道不怕被衙役抓起来吗?」
    郑远听闻,老脸一红,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此时却不好露怯。
    「兴许是那人胆大包天又运气好没被发现呢!」
    几人各执一词,最终,赵修竹的看法得到了两位兄弟的认可。
    「照我看,那万年县县令引进的红薯,说不定就来源于这老板,这样一切也就解释的通了!」
    「不错,那万年县令的红薯都来源于此人,他自然也不好阻拦人家做生意。」郑远附和道。
    「这样一来,那老板在县衙门口摆摊,也就能够解释得清了。因为他根本就不怕被抓!」崔曜煞有介事道。
    wap.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