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828章听新闻还能打节拍(第1/2页)
会计室门前有个小广场,小广场边上有几棵树,刘根来扛着收音机过来的时候,几个比根旺还小个一两岁的孩子正在树荫下玩儿。
远远的见到刘根来,一个小孩扯着嗓子冲会计室嚷嚷着,“咸猪爷,咸猪爷!你宝贝大孙子扛着……扛着……来看你了。”
这小孩有点词穷,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刘根来扛着的东西,干脆不说了。
另一个小孩比他机灵多了,也跟着扯着嗓子嚷嚷,说出来的话差点没让刘根来破防。
“咸猪爷,你宝贝大孙子扛着棺材来看你了。”
尼玛!
这特么是棺材吗?
这要是棺材,装你个小兔崽子倒挺合适。
“你个小比崽子,会不会说话?你别跑,看我不把你的嘴撕烂。”刘老头骂骂咧咧的声音紧随而至。
棺材是能随便说的?那不是在咒他吗?
大孙子这么有本事,还孝顺,还想多享几年福呢!
至于小孩儿喊他咸猪爷,刘老头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带个爷就行,管它咸猪不咸猪,何况那头祭祀龙王爷的小野猪本来就齁咸。
刘老头一发火,还是挺有威力的,那几个孩子立刻一哄而散,下一刻,刘老头的身影就出现在刘根来视线里。
穿的板板正正,手里拿着把蒲扇不断的摇着。
这是热还是不热?
说他不热吧,扇子摇的还挺快,说他热吧,大热天的,好好的树荫不待,非要守在会计室。
“大孙子回来了……你扛的什么东西?”刘老头摇着蒲扇一脸笑容的迎了上来。
“收音机。”刘根来嚷嚷的声音还挺大,把收音机扛到会计室,本来就是给刘老头显摆的,自然是嚷嚷的声音越大越好。
“啥鸡?”刘老头没听明白。
“收音机……就是戏匣子。”刘根来想到了一个刘老头能听懂的词儿。
“戏匣子?!”刘老头果然听懂了,两个眼睛瞪得像铜铃,连蒲扇也不摇了,“你哪儿弄的?这玩意儿可是稀罕物。”
这就有点显摆的意思了。
刘根来暗笑着,嚷嚷的动静更大了,“我不是立了点小功吗?我们分局奖了我一张收音机票。”
话音刚落,会计室那边又出现了两道身影——郑老担和周连忠。
周连忠是大队会计,年纪跟郑老担差不多,也是五十岁左右,据说他爹曾经是前清的秀才。
周连忠人很老实,话也不多,存在感很低,他这个性子倒也适合在村里干会计。
“根来,你扛的是收音机?”郑老担快步迎了上来。
到底是年轻了几岁,郑老担说的是新词。
“是啊!分局奖励我的。”刘根来又重复了一遍。
“咋这么大?”周连忠也迎了上来,伸手要接住收音机。
“连忠大爷,这玩儿可不轻,你别闪着腰。”刘根来故意夸张了一点,身子一歪,把收音机从肩头卸了下来。
周连忠还当真了,接下箱子的时候,还蓄了点力,箱子刚落到他手里,就往上一跳。
咋了?
劲儿用大了呗,还差点闪到了老腰。
“啥不轻?这玩儿也就十来斤,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周连安嘟囔一句。
“哈哈哈……”郑老担一阵大笑,“你也不看看根来是谁孙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28章听新闻还能打节拍(第2/2页)
“我大孙子像我还错了?”刘老头一把将收音机箱子抢过来,单手往腋下一夹,大步流星的回到了会计室。
刘根来来到会计室的时候,刘老头已经把箱子打开了,正小心翼翼的往外拿着收音机。
这年头的包装可不像后世,还有塑料泡沫,箱子里填充的都是碎纸和木屑,厚厚的一层,防磕碰效果也不错。
“大孙子快教教我,这玩意儿咋用?”刚把收音机拿出来,刘老头就迫不及待的问着。
刘根来先检查了一下放电池的地方,发现已经放上电池了。
电池应该是石蕾放的,买回来以后,她应该是调试了一下。
还挺负责的。
这倒让省了刘根来的事儿了,都没用看说明书,他就拧开了开关。
几个人的眼睛都盯着刘根来的手,然而,收音机却只发出嗡嗡的声音,就跟里面关了一群蜜蜂似的。
坏了?
还是没调台?
刘根来下意识的就去扭跳台扭,刚一动,就是一阵刺啦刺啦声,还挺刺儿,他急忙又转了回去,刺啦刺啦声中忽然多了这个年代播音员特有的激昂向上的播音腔,声音很小,要仔细听才能听得到。
刚才咋没动静?
反应迟钝?
刘根来猜对了,这年头的收音机就是反应迟钝。因为现在还没有晶体管,收音机用的都是电子管,还要预热一会儿才能出声,预热的时候,收音机发出的是嗡嗡的交流声。
随着时间推移,播音员的声音越来越大,收音机的功能也渐渐正常。
这会儿刚刚中午十二点,正是播放新闻的时候。刘根来对新闻没啥兴趣,正要再调调还有没有别的台,无意中一转头,又把手收回去了。
咋了?
刘老头、郑老担和周连安都瞪大双眼,都是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
算了,还是别煞风景了。
刘根来又看了一眼箱子,把箱子拿地上,刚拿起来就感觉重量有点不对,用手一摸,摸出了两节电池。
还买备用电池了,石蕾心还挺细。
等他把被碎纸和木屑下的电池都拿出来,竟摆了半桌子,足有二十节。
这么多电池,怕是一年也用不完吧!
“声音能不能调大点?”刘老头忽然说道,还咽了口唾沫。
“能。”刘根来教着刘老头,“往这儿拧声音变大,往这儿拧声音变小。”
“别变小,变大,变到最大,还是我来吧!”刘老头一把把刘根来扒拉开,自己上手,几下就把音量旋钮调到头了。
播音员那慷慨激昂的播音腔顿时穿过会计室的门窗,在会计室周围激荡开来。
那几个喊刘老头咸猪爷的孩子本来都跑远了,听到动静全都回来了,几个小脑袋在会计室门口挤成一团,眼睛里的好奇都快溢出来了。
这会儿,刘老头已经坐上他平时坐的椅子,翘起二郎腿,点上了一锅烟,脚尖还随着播音腔一上一下。
听新闻还能打节拍?
要不要这么夸张。
刘根来有点想笑,可一看郑老担和周连安那副如痴如醉的样子,又笑不出来了。
夸张吗?
一点也不夸张。
在这年头的农村,收音机绝对是西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