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89章前路漫漫,唯愿不负此行(第1/2页)
天刚蒙蒙亮,岳麓山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里,斋舍区却早已不平静,脚步声、低声的嘱咐、箱笼搁地的闷响,打破了往常清晨的宁静。
王明远最后检查了一遍住了近三年的斋舍,书案擦得干净,床铺收拾整齐,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很快还会回来。
但他心里清楚,这一走,应该再也回不来这个地方了。
一种难以言喻的怅惘涌上心头,但更多的是对前路的期许和不得不走的决然。
“三叔,剩下的东西都搬完了!”狗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忙碌后的微喘。他高大的身影堵在门口,额头上冒着一层细汗,黑红的脸上满是干劲,却也藏不住离别的低落。
“好,我们也走吧。”王明远提起自己那只沉甸甸的书箱,里面装着他最紧要的书稿、文章和这些年攒下的膏火银。其他的大件东西早都已经归置好,提前搬到山下去了。
李昭也在一旁,帮忙拎着个装零碎东西的包袱,脸上没了往日的跳脱,显得有些沉默。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俏皮话活跃下气氛,最终只是化作一声低叹:“真快啊……感觉咱们仨挤在这屋里聊天的日子还在眼前呢。”
三人沉默地下了楼,朝着书院大门走去。
越靠近书院那古朴庄重的大门,王明远的心里就越发的不舍。
然而,刚走出大门,眼前的景象却让王明远和狗娃都愣住了。
大门外的空地上,并非只有李茂、季师兄和约好的车马,此刻竟还乌泱泱站了不少人。
等在最前面的便是季师兄和李茂,季师兄今日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常服,胖乎乎的脸上带着惯常的和气笑容,但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
李茂则是一身利落的细布长衫,正指挥着两个镖师模样的汉子,将最后几个捆扎结实的箱笼往一辆看起来格外结实宽敞的马车上搬。
见到他们出来,李茂先立刻迎了上来,脸上是爽朗又带着点不舍的笑:“明远兄,狗娃,东西都装车查验过了,放心吧,这趟镖是熟识的镖局,路上定会稳妥。”
王明远连忙放下书箱,拱手行礼:“师兄,李茂兄!劳烦你们一大早就过来!”
季景行笑着摆摆手,声音洪亮:“师弟说的哪里话!你回乡赴考,这是天大的正事,我们岂能不来送送?这一路山高水长,务必小心。”
李茂则指着那两辆马车,仔细交代:“明远兄你看,按之前说好的,两辆车。这辆大的,”他指了下那辆里面堆满了东西,又细心盖着油布的车,“这车主要是拉货。你的书、狗娃的东西,还有你们买的湘江特产、土仪,给家里各位亲人带的礼物,都在这上头了。油布扎严实了,防雨防尘。”
他又指了下旁边另一辆略小些,但车厢看着更精致些的马车:“这辆是坐人的。里面我让铺了厚棉垫,放了靠枕,还有些路上解闷的书籍、零嘴儿。你和狗娃路上累了也能歇得舒服点。干粮、水囊也都备足了,放在车厢底座下的格子里。”
这份周到细致,让王明远心头暖融融的,再次深深一揖:“李茂兄,你……你真是……让我不知该如何感谢才好!事事都想得如此周全!”
李茂哈哈一笑,用力拍拍他的胳膊:“你我之间,何须言谢!别忘了,咱们可是说好的,日后你若飞黄腾达,做了朝堂重臣、封疆大吏,那钱粮师爷的位置,可得给我留着!我还指望把咱们‘长安茯茶’的招牌,开到京城去呢!”
这话虽是玩笑,却冲淡了离别的伤感,王明远也笑了起来,郑重道:“一定!若真有那一日,定少不了李茂兄鼎力相助!”
季景行也在一旁笑着打趣道:“瞧瞧,李茂老弟这算盘打得,我在湘江府都听见响儿了!明远啊,安心考试,师兄我就提前祝你乡试高中,蟾宫折桂了!”
见他们安顿好了,后面的人群也渐渐围拢过来。
只见来的不仅有甲班、乙班许多相熟的同窗,还有几位平日对他多有指点的教谕,甚至柳山长也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89章前路漫漫,唯愿不负此行(第2/2页)
食肆那边,刘大叔、张大婶等几个与狗娃极熟络的帮厨也来了,正拉着狗娃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狗娃黑红的脸上又是感动又是无措,一个劲地点头。
“明远兄!一路顺风啊!”
“仲默,盼你金榜题名!”
“王师兄,乡试定然马到成功!”
“狗娃!路上照顾好你三叔,也照顾好自己!记得一定要按时吃饭!”
“狗娃小子,啥时候想回来了,湘江府永远有你一口饭吃!我闺女真给你留到十八岁!”
各式各样的祝福和叮嘱纷至沓来,真诚而热切,将清晨的凉意都驱散了几分。
王明远一一拱手还礼,连声道谢,看着这一张张或熟悉或只是面善的脸庞,他才真切地感受到,在这千里之外的湘江府,近三年的时间,他已不再是孤身一人,竟有了这么多牵挂和被他牵挂的人。
狗娃更是被围在中间,这个壮实的少年此刻眼圈有点红,只会憨憨地挠头,反复说着:“哎!记住了!谢谢叔!谢谢婶子!我会的!”
这时,李昭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他那支翠绿的笛子,眼睛也有些发红,他吸了吸鼻子,对王明远道:“明远兄,此去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我……我新学了一首曲子,送你一程!”
说罢,他也不等王明远回应,便将笛子凑到嘴边。
清越而略带伤感的笛音悠然响起,旋律婉转悠扬,带着浓浓的离别之意,正是那首王明远前世极其熟悉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笛声悠悠,回荡在岳麓山门前,将离别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许多同窗都安静下来,静静聆听,眼中流露出感同身受的不舍。
王明远听着这熟悉的旋律,看着眼前真挚的众人,心中感动万分。
但听着听着,他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这曲子,这旋律,分明是他昨夜才塞给李昭的那本小册子里的一首!他还千叮万嘱让李昭乡试后再看!
好小子!居然昨晚就偷偷看了!还这么快就练会了?!
王明远是又好气又好笑,心里那点感动差点破功。
他无奈地摇摇头,这李昭,对音律的痴迷和天赋,真是没得说,就是这性子……也太急了点!
一曲终了,众人纷纷叫好,冲淡了些许愁绪。
时辰不早了,领队的镖师过来客气地催促。
王明远和狗娃再次向众人团团一揖,深深拜别。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两人登上了那辆乘坐的马车。
车夫一挥鞭子,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王明远忍不住探出车窗,向后望去。
晨光熹微中,岳麓书院古朴的山门渐渐后退,同窗、师长、朋友们的身影也变得越来越小,还在不停地挥着手。
李昭的笛声又响了起来,依旧是那首《送别》,笛声中充满了不舍。
就在目光即将收回的那一刻,王明远猛地瞥见,远处山坡上一棵苍劲的古松之下,不知何时静静立着一个清瘦的身影。
白发青衫,负手而立。
虽然隔得很远,看不太清面容,但王明远一眼就认了出来——是周老太傅!
他老人家竟然也来了!亲自来这山门前,默默为他送行!
一股难以抑制的热流瞬间冲上王明远的眼眶,视线也骤然模糊了。
马车渐行渐远,岳麓山门、送行的人群、松下的身影,最终都化作了一片模糊的背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
三年的湘江岁月,仿佛一场漫长而充实的梦。
如今梦醒了,他带着满满的收获、深深的情谊,以及周老太傅那句“做能臣”的沉重嘱托,踏上了归乡赴考的新征程。
前路漫漫,唯愿不负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