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233章 年礼和书信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233章 年礼和书信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33章年礼和书信(第1/2页)
    过完除夕守岁,王明远便收敛了心绪,开始有条不紊地操办游学前的各项事宜。
    首要的,便是给师长和挚友送年礼,既是年节礼数,也是辞行。
    给师父崔巡抚的礼,他斟酌了许久。寻常文人间的赠礼,无非是笔墨纸砚、古籍字画或是上好的茶叶。
    这些他自然备了,选的都是精品。
    但他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想起每次去师父书房,瞥见师父似乎清减了不少的身形(其实最近已经复胖了一些,但是,越是亲近的人越是觉得你瘦),再联想到师父平日案牍劳形、公务繁重,时常饮食不定的状态,他心里便有些不是滋味。
    他记得管家曾无意中提过一嘴,说老爷近来胃口似乎不太好,唯独对城东那家新开的“好再来酒楼”的几样辣菜颇感兴趣,偶尔会让下人买些回来佐餐,能比平日多吃半碗饭。
    这不就巧了吗?
    于是,他让狗娃将酒楼里几样最受欢迎、又相对不那么刺-激肠胃的辣卤、炒菜的方子,仔仔细细地誊写下来,包括选料、火候、调味的关键之处。
    又特意装了一大包品质上乘、香气浓郁的干辣椒和辣椒粉,连同那些文雅的礼品一起,仔细打包好。
    而且还贴心的告知管家,若是辣椒没有了,就是城东的好再来酒楼去拿。
    唉,希望下次重逢,能再见到那个“胖胖的”师父。
    从师父处出来,王明远又去了柳教谕府上。
    柳教谕今年冬日染了风寒,病了一场,虽已好转,但精神气色大不如前,靠在榻上,说话间还带着些许咳嗽。
    王明远见状,心中忧虑更甚。
    他除了备下常规的年礼,还特意托张文涛寻了些上好的老山参、灵芝等滋补之物。
    柳教谕见他带来这么多补品,又是感动又是好笑,虚指着他说:“你这孩子,送这些年礼作甚?老夫不过是年纪大了,偶感风寒,将养些时日便好了。这些东西,留给更需要的人便是。”
    话虽如此,眼角的皱纹却舒展开来,透着暖意。
    王明远恭敬道:“教谕身体康健,才是学生我最大的福气。您定要好好保重,学生还盼着日后金榜题名时,能再聆听您的教诲。”
    柳教谕闻言,浑浊的眼睛里放出光来,挣扎着坐直了些,笑道:“好!好!老夫这把老骨头,定要撑到那一天!看着你蟾宫折桂,成为于国于民有用的经世之臣!到时候,老夫便是闭了眼,也心满意足了!”
    这话说得王明远鼻尖发酸,连忙低下头,掩饰住情绪,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早日有所成就,不负师长厚望。
    接着,他又去拜访了陈嗣、李明澜等一众旧日同窗好友。
    至于远在湘江府打理茯茶生意的李茂,王明远也没有忘记。
    他深知李茂兄在外奔波辛苦,是张家生意的重要支柱,绝不能寒了兄弟的心。
    他备下了一份厚礼,托可靠的镖局送去了李茂父母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3章年礼和书信(第2/2页)
    同时,他得知,张文涛私下里早已和张伯父商量好,打算将湘江府那边产业的一部分固定分红划给李茂,既是酬劳,也是情谊,让李茂更能安心在外经营。
    这份心思,王明远是赞同的,兄弟之间,钱财上明朗大方,情谊才能长久。
    就在这忙碌的辞行中,一日,王明远终于收到了来自湘江府的厚厚一叠书信。
    他迫不及待地拆开,最先看的便是李昭的信。
    信纸上的字迹依旧带着李昭特有的跳脱和兴奋劲儿,隔着千山万水,王明远仿佛都能看到他眉飞色舞的样子。
    李昭在信中激动地告诉他,自己这次乡试,竟是吊着车尾,堪堪中了举人!
    “明远兄!你是不知道!放榜那日,我看到自己名字挂在最后头,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再看,还真是我!哈哈哈哈哈!真是祖宗保佑,运气爆棚啊!定是明远兄你时常替我辅导的功劳!”
    看到这里,王明远不禁莞尔,能想象出李昭当时是如何的欣喜若狂。
    然而,李昭接下来的话,却让王明远的心情复杂起来。
    李昭在信中说,中了举人,家里自然是欢天喜地,但他自己却异常清醒。
    他知道,自己的才学到此已是极限,若再往上考,不过是徒耗光阴,自取其辱。
    他已经想好了,就凭着这个举人功名,在湘江府谋个闲散的官职,或是挂个虚衔,领一份俸禄,然后便将所有心思都投入到音律之中。
    “明远兄,不瞒你说,自从得了你给的那些……呃,‘启发’,我对音律之道愈发痴迷,只觉得其中天地广阔,奥妙无穷,远比那些枯燥经义有趣得多!此生若能在此道上有所成就,于愿足矣!当然啦,”
    信末,李昭又恢复了几分嬉皮笑脸,“明远兄你可是答应过我的,日后你若飞黄腾达,做了朝堂重臣,那宫廷首席乐师的位子,可得给我留着!我可等着呢!”
    王明远看着信,又是好笑又是感慨,李昭终究是选择了那条更适合他的路。
    虽然看似“不求上进”,但能认清自己,找到心中所爱并为之投入,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和智慧?
    他提笔回信,先是祝贺他中举,然后对他的选择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再次半开玩笑地重申了那个“宫廷首席乐师”的承诺,叮嘱他保重身体,莫要太过废寝忘食。
    也简单说了自己即将远游游学的计划,只是信写完后,他心中不免有些怅然,此去经年,山高水长,下次再收到李昭的信,不知会是何时了。
    除了李昭,也收到了岳麓书院其他几位相熟的同窗的书信,亦有数人此番乡试得中,各有前程。
    王明远一一回信,或祝贺,或勉励,或叙旧情,忙活了几个晚上才写完。
    这一封封信件,仿佛将他在湘江府三年的岁月又重新连接起来,却又清晰地预示着,那段时光正渐行渐远。
    离别的日子,终究还是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