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四百六十二章 道衍面圣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四百六十二章 道衍面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失踪已久的道衍。
    到了南京城门,他发现许多人都在围观皇榜。
    见上面写“人才不绝于世,朕非患天下无贤,患知人之难耳。今天下甫定,愿与诸贤讲明治道,启沃朕心,以臻至治,岩穴之士,有能以贤辅我,以德济民者,有司礼谴之,朕将擢用焉。”
    继续向下看,上面还特意写着:“天生人材,必为世用。然人之材器者不同,明锐者质或剽轻,敦厚者性或迂缓,辨给者行或不逮,沉默者德或有余……”
    朱皇帝的胃口好大啊!道衍微微一笑。
    从榜文中不难看出,朱国瑞对于各类人材均有需要。
    从“聪明正直、贤良方正之人”到“精通术数、杂学之人”,再到精通各种手工艺、能够炼制丹药的奇人,他都想拢于袖中。
    也罢,既然死里逃生,贫僧便做一回痴人吧!
    想到这里,他上前揭下榜文。
    “和尚,这儿可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
    见他撕下皇榜,负责看守的士卒当即拔出兵刃。
    道衍一手托着皇榜,一手施礼道:“南无阿弥陀佛。难道陛下不收佛门中人?”
    “放下兵器!”
    僵持之中,一名百户模样的军官走了过来。
    “兄弟们没见过什么市面,还请大师见谅。”百户先朝道衍拱了下手,“只是大师确定自己是榜上所列贤人?”
    道衍微微一笑道:“贫僧曾担任过大宋军师,不知可算贤才?”
    “你……”
    百户大吃一惊,下意识地后退一步。
    “他是……伪宋余孽?”
    旁边的士卒也都惊得目瞪口呆。
    “抓住他!”
    反应过来的一名士卒迈步就要向前。
    “慢着!”
    百户赶紧拦在他的身前道:“陛下曾言,所有愿意投奔咱们的人都不要拒之门外。”
    “可俺兄长就死在山西前线!”
    冲上来的士卒青筋暴起,举刀想要砍死道衍。
    “他又不是杀人凶手,错在朱元璋一人。”
    百户用力将他推向远处。
    “百户,你的兄弟不也战死兰州吗?你难道不想替他报仇?”
    “闭嘴!”
    百户强忍泪水,盯着说话的士卒。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道衍诚恳地谢罪。
    “算了,朱元璋已死……咱跟伪宋的仇就算告一段落!”
    百户咬紧牙关冲道衍一拱手道:“大师,咱带您去招贤馆。如果陛下得知,或许会拨冗相见……请!”
    见百户转身就走,道衍连忙跟上。
    “敢问将军贵姓高名?”
    路上,道衍抽空打听一下对方的姓名。
    “免贵,姓张,单名一个武字。”
    虽然职责所在,不得不带和尚去招贤馆,可张武着实不太想和他说话。
    道衍佩服他的胸怀,可也不敢与之过多攀谈。毕竟双方有着杀弟之仇,他怕张武一时想不开,给自己来上一刀。
    好在一路无事,张武将道衍送到扫贤馆后就拱手告辞。
    等登记完毕,道衍被分配到一间厢房之中休息。
    对于他的到来,招贤馆内的人倒没有什么惊讶。自从招贤馆设立以来,太多大元、陈汉、东吴和伪宋的昔日官员前来应招,多他一个并不稀奇。
    “前面可是道衍大师?”
    刚到门口,旁边房间内出来一人,一把拉住他。
    “李大人?”
    看到来人,道衍大吃一惊。
    眼前之人竟是李伯升。
    这位贤才跟随张士诚起兵,又先后投过陈汉和朱宋,竟然……还有脸来这!
    “军师啊,咱们都是死里逃生之人,今后一定要相互照拂。”
    李伯升笑得很亲切,仿佛跟道衍有着多好的交情。
    “李大人是何时来的?”
    道衍连忙双手合十,客气地发问。
    “什么大人不大人的,咱们以后兄弟相称。为兄来了快半个月,总算在昨天有幸见到陛下。”
    说到这里,李伯升略带得意地捋了下胡子。
    “所幸陛下不计前嫌,决定授某同知詹事院事之职。”
    阔以啊!
    看来李伯升已经成功攀上太子的大腿,成为东宫重臣。
    道衍不禁暗自咋舌。
    对于李伯升,朱国瑞还真是不敢小觑。他觉得这位大仙的保命手段一流,肯定能给太子带来些福气。
    而且,李伯升对于治国理政也有些独到见解。因此,朱国瑞最终决定让他跟随在朱承乾的左右。
    “恭喜同知,您今后的前程必定远大,还请多多照拂贫僧。”
    “好说,好说,毕竟都是自家兄弟。”
    李伯升虽然有些骄傲,却依然保持着和气的态度。他知道,道衍也不是池中之物,指不定会被陛下封为何官呢。
    两人正在亲切交谈之时,招贤馆外走进一名内侍。
    “哪位是道衍大师,速跟咱家回宫觐见!”
    这么快吗?
    李伯升的脸上一僵,觉得自己还是低估道衍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他赶紧琢磨起补救的办法。
    道衍也没想到朱国瑞会这么着急见他,连忙起身出门。
    内侍简单客气几句,带着他急匆匆回宫复命。
    进入宫中,内侍直接带他来到御书房外。
    “陛下,道衍前来觐见。”
    “让他进来。”
    屋内传来朱国瑞的声音,内侍连忙请道衍入内。
    进入屋内,道衍躬身行礼。
    可没等他开口,朱国瑞率先说道:“小和尚,可知伪宋败在何处?”
    “贫僧原本不知,可一路走来,却知道了其中原因。”
    “喔?”朱国瑞笑了一下,“你仔细说说。”
    “是。”道衍整理一下思路,“贫僧原以为是败在计谋和军力之上。但在进入大明旧地之后,才发现是大错特错。
    大明的发展思想和治民之道远超唐汉盛世,更与大宋不在一个层级之上。在大明,百姓可以跟官吏正常沟通。士绅与百姓之间的冲突日益淡化。普通百姓有了上升空间,既可经商也可为官……”
    他认真总结着自己的见闻,由衷地赞叹起大明取得的成就。
    “可即使如此,大明之中仍有人视大元为正统,甚至用南北朝来形容大明与北元的关系……”
    听他说到这里,朱国瑞的眉头不禁一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