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463章 憋屈的郭若文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463章 憋屈的郭若文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四月十六日,徐育贤的24师赶到了萧县,到了郭若文的屁股后面。
    这个情况差点让郭若文当场气到吐血身亡。
    在此之前,华军的主力明明距离萧县还有好远,而现在他们的支援却迅速赶到了。
    而距离萧县非常近的徐州,反而一点动静都没有。
    如此明显的对比,让郭若文如何不气。
    “都是些胆小鼠辈,误国贼子,老夫要好好参他们一本。”
    郭若文破口大骂道。
    之前对于他来说,即便是无法突破萧县赶到徐州,大不了还可以撤向毫州或者商丘。
    但是现在,他反倒被前后夹击,已经没办法撤退了。
    一旦撤退被追击,就要引发无法控制的大溃败。
    留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奋死一战,做最后的挣扎。
    至于投降,这个没可能。
    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掌控,清廷特意提拔了一大批死忠份子。
    能力强不强清廷已经顾不上了,只求一个忠诚,不要动不动就对大华投降。
    要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郭若文,也不可能因此突然成为两万多人的统帅。
    他不但是个大清的死忠份子,而且家人还全部留在了北京。
    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郭若文早就准备好了随时殉国。
    因为主将完颜叶臣的软弱无能,导致他们错失了歼敌良机,导致了郭若文陷入绝境。
    无奈之下,郭若文只能下令一个营约5000人抵挡华军的24师。然后自己亲自带领剩下的一万七千余人,对华军的25师发动了总攻。
    这次总攻对于他来说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萧县战役打响。
    战场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一个在萧县附近,另一个狙击徐育贤的在毛杨村附近,依靠闸河防守。
    这场战斗中,郭若文需要完成两个大难题,一个是突破段启明的防守,一个是防止被徐育贤突破。
    这个难度,连郭若文自己都不敢去想。
    萧县没有城墙,说是负责防守,但段启明所能够依赖的,仅仅是一小段山坡。
    这个段小山坡都还无法完全阻挡清军的路线,所以在山坡的右侧平原上,段启明还放置了两个旅共九千人。
    这九千人负责防守的地方没有任何工事,没有任何优势。
    这就是平原地区的战斗,简单粗暴。
    段启明在山坡上布置了三十门大炮,以及三千多士兵,与平原上的主力互为犄角。
    一方受攻,另一方可以攻敌军的其他位置,围魏救赵。
    这个山坡,是郭若文需要头疼的一个点。
    如果放任不理,那些大炮就可以覆盖整片战场,对他们的步兵不停的轰炸。
    如果想要去解决这些炮兵,就必须得去爬山坡,会吃一点点小亏。
    更重要的是,攻打山坡耗时间。
    “别管山上的敌人,直接冲。大家放心,燧发枪的对决,半个时辰都用不了,他们的大炮打不了多少轮。
    要么我们一举将敌人击溃,然后顺利的冲过去。要么敌人把我们击溃,那就万事皆休。”
    郭若文说道。
    他的部下闻言都是目瞪口呆,这哪里是去打仗,分明就是去以命换命嘛,比得是双方谁更不怕死。
    怕死的一方肯定会率先崩溃,不怕死的一方就可以靠着惨重的代价获得胜利。
    虽然其他部将都觉得这个方法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但是没办法,郭若文发了话,他们只能催促着士兵开始行动。
    距离华军还有三里的时候,华军的大炮就已经响了起来。
    不过,这个距离的命中率还差了点。而且,华军的大炮数量也不多,才三十门。
    相对于一支近两万人的军团来说,这个数量只能恶心下他们,却无法决定战局。
    在军官的喝斥下,清军士兵无视了那些火炮,继续前进。
    被火炮击中的士兵,那就只能自认倒霉。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火炮的命中率也越来越高,三十门大炮响一次,起码有半数以上的炮弹可以落到清军阵型中,造成大量的杀伤。
    不过,他们火炮的发射速度太慢,平均要近三分钟才能打一炮。
    步兵的训练容易,炮兵的训练困难。
    华军的炮兵部队扩充太快,导致人员的培训跟不上。
    无奈之下,一些新兵蛋子也只能拉到战场上,用实战来积累经验。
    段启明部的炮兵,就是些新兵。
    可即便是这些新兵蛋子,对清军也造成了极大的杀伤。
    平均每一轮炮击,都可以报销清军约三百人。
    扛着炮弹的轰炸,清军终于接近了华军的主力,双方的距离已经不足一百五十米。
    这个距离,华军那边已经开始放枪。
    虽然命中率不高,但是没关系,中一个赚一个,谁让他们是防守一方呢。
    他们可以站着不动,但是清军却不能停。
    他们要是停下来,在这个距离和华军进行对射,华军估计会笑掉大牙。
    因为这个距离之下,双方的杀伤效率都很低。
    但是,华军的大炮一直在响呀,所以这种对射,华军会占很大的便宜。
    清军已经不是第一次使用火枪了,对火枪的战斗方式也已经很有心得。
    所以,他们没有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而是让士兵继续前冲。
    “怎么还不停下对射,难道要我们朝着燧发枪冲锋?那不是找死吗?”
    清军士兵在前进的途中,忍不住吐槽道。
    多次大战已经证明了,朝着燧发枪部队冲锋就是找死。
    “现在停下,然后等着吃炮弹?”
    另一个士兵叹气道。
    “妈的,这打的是什么仗,太憋屈了。我们不是也已经有了这种先进武器嘛,为什么还要吃这么大的亏?”
    另一个士兵有种想要吐血的冲动。
    他是多次华清大战的幸存者,超级幸运儿,尝过武器吃亏时的滋味,那叫一个憋屈。
    但令他无法理解的是,明明现在己方也有了燧发枪,为什么感觉还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而这,其实只不过是段启明利用了敌人没有火炮的这一个小弱点而已。
    这些基础布置,从军校出来的人,都是基本操作。
    段启明作为军校出来的佼佼者,任何一点优势都会被他充分放大。
    清军扛着伤亡,又前冲了九十米左右。
    双方距离六十米,这个距离的命中率就已经相当可观了。
    主要是双方的阵型密集,那些子弹除了飞的太高或者太低的打不中人,偏左偏右都没影响,反正左右前后都是人。
    清军在这个距离停下开始和华军对射,再冲就士兵就受不了了。
    在这个距离,可以和华军拼消耗,看看谁先顶不住。
    至于华军火炮的那一点杀死,在这种对射中差不多可以忽略无视。
    接下来,就是排队枪毙的时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