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01章 状元在筹钱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01章 状元在筹钱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欧阳世奇很快就发现,治理上海的关键,其实就在于如何筹钱。
    官府可以做的政绩有很多,修桥修路,建造基础设施,扩大商业区工业区......
    而这些,都需要海量的银子。
    有钱,这些事都好办。
    没钱,这些事都难办。
    如何筹钱,成了欧阳世奇的日常。
    为此,他也不得不动用各种手段。
    比如,火车站到码头这段路,以及工业区到居民区这段路,他都打算要修建公共马车轨道。
    而这,需要很多银子。
    南京的轨道马车项目有中央拨款,他这里就别想了,这个天下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顾不上这里的一条轨道马车。
    欧阳世奇只能自己想办法,他宣布出租轨道马车的代理权,而且还是老办法,一租就是就是九十九年,等于是卖。
    他放出了口风,谁负责出钱修建,以后路就归谁管。
    这个对于商人来说还是有不错的诱惑力。
    有了管理权,他们就能靠着这条轨道马车盈利。
    他们当然不会像官府那样,把票价定那么低,也不会像官府那样注重安全。
    总之,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以利民为目的。
    掌握了这轨道马车,还有其他的好处。
    比如在运送货物的时候,可以拒绝运送竞争对手的货物,又可以利用这运输权坐地起价。
    总之,只要把管理权交给商人,他们就有的是办法利用这种权力来直接或者间接的赚取大量的利润。
    而这个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出现些不好的现象。
    把管理权交给商人,这当中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欧阳世奇顾不了那么多。
    而且,他觉得这种风险是可控的,要是在运行中商人真的做出了什么会有损官府和百姓利益的事,也可以不要脸的进行直接干预嘛。
    除非那些商人脑子突然进水要造反,否则一般都会妥协。
    只要闹不出大事,就可以放手去干。
    靠着这种方式,他可以在短时间里让上海多出两条轨道马车,这可是非常亮眼的政绩。
    消息一出,有想法的商人都开始研究这个项目。
    毕竟轨道马车的投资不小,而初期的收入并不高,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回本。
    到底划不划算,这个大部分人心里都没底。
    “建。”
    姜家,姜瑜老爷子定下了方向。
    作为一个世代的大地主,他的家产经过四五代的积累,多达数百万。
    在以前,这笔钱很多。
    但是随着上海的工商业迅速发展起来之后,姜瑜亲眼看着别人的资产在一年之间翻倍。那种赚钱的速度,简直亮瞎了他的眼。
    他发现,自己需要求变了。
    再不变的话,他的家族就会很快沦为二流。
    把那些银子埋在地窖里,变成了最愚蠢的选择。不但无法生钱,而且还在慢慢的贬值。
    所以,姜瑜迫切需要找到好的投资项目。
    一些小打小闹的生意,他看不上。
    而那些热门的生意,竞争又非常激烈。
    姜瑜一直没有找到好的项目,直到欧阳世奇出租公共马车的代理权。
    这个是耗资巨大,且有长期收益的工程,正好适合他。
    而且作为一个老牌地主,他对于权力还是比较痴迷的。
    以前他有着大量的土地,当地的官员都得给他三分面子。
    他觉得吧,以后只要自己有了公共马车的管理权,控制着上海的交通,上海的官员更得给他面子。
    而这种隐性的地位,其实好处非常多。
    姜瑜发了话,姜家自然也就没有了反对的声音。
    在和欧阳世奇反复磋商之后,双方签订了协议,然后姜家地窖里的银子被一车车的挖了出来,成立了上海公交公司。
    该公司的初期就规划了三条路线,分别是沿江线,火车站到码头线,工业区到居民区线。
    这是目前以及将来最繁忙的三条路线,只要路线建成,不用担心没有生意。
    轨道马车的事搞定了,政绩有了,但是欧阳世奇还是没钱。
    于是他动起了脑筋,颁布了一条政令,给宝马车,黄包车的上牌照。
    理由就是,宝马车一辆车占了四五个行人的位置,需要缴纳额外的占道费。
    这笔占道费,就以牌照的方式收取。
    花钱办了牌照的宝马车,黄包车才允许上街。无照车辆,抓一次罚一次。
    这个政令一出,上海的富人们差点被气死,整个上海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骂欧阳世奇想钱想疯了。
    欧阳世奇不管,坚定的执行着。
    那些富商骂过之后,只能无奈的交钱。
    因为欧阳世奇收的并不贵,一辆宝马车一年只收50元,相比起造价一两千元的宝马车来说还可以接受。
    连两千的买车钱都花了,难不成因为舍不得多出50元而把车子扔在院子里?
    不交钱,他们也不敢再无证上街,毕竟欧阳世奇是来真的,没牌照的一律罚款。
    被罚点钱都是小事,丢面子才是富豪们最无法接受的事。
    坐宝马车,享受的就是那股尊贵的感觉。
    结果现在,因为舍不得多花50元办牌照,被衙役当街拦下拖到衙门,那真是要多丢人有多丢人。
    百姓可不会去分辨官府这政策合不合理,他们只看到,原来所谓的富豪,连50元也花不起。
    这种富豪,不羡慕也罢。
    而这,恰恰是那些富豪的死穴。
    欧阳世奇设定的价格,自然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既要尽可能的多,又需要在富豪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这个50元,则是恰到好处。
    而黄包车的牌照,收的就比较便宜,一年只需要5元。
    这点点钱,黄包车车夫肯定也会想办法转移到客人身上,稍微涨点价便是。
    对于喜欢坐车的人来说,生活成本提高了一点点,影响不大。
    而对于官府来说,积少成多,光是这一牌照的政令,就能为他们筹集到每年12万元左右的收入。
    12万元,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
    当然,用来搞大项目,这12万远远不够,欧阳世奇的筹钱之路,还远着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