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383章 要塞反击战(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383章 要塞反击战(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383章要塞反击战(下)(第1/2页)
    午夜时分,许三带人已经来到要塞的附近,马当要塞像一头沉睡的巨兽趴在岸边,长江水声隐约可闻。
    这次战斗,十六人作为核心针对马当要塞做破袭战,但并不是只有他们独自去战斗,而其他人就看热闹。实际上参与这次行动的是一个整编团,一千五百人全部都出动了。
    马当要塞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阵地,为了保护它,周边还有不少外围防御存在。比如香山、香口。
    许三他们人少,直接绕道,来到了马当山的下面。大部队则悄悄的埋伏在那些外围的鬼子阵地前。一旦马当战斗打响后,外围鬼子派出支援部队,他们就趁势夺取阵地。
    这是一个一石几鸟的战术,比常规的先打破外围防御线再进攻马当要突然得多。
    马当要塞就是一个很奇特的地方,临江的一面,近乎垂直的峭壁,直接插入长江,天然险要,易守难攻,是名副其实的“天堑”。
    但是面对陆地的一侧,并非是险峻的悬崖,大多是相对平缓的丘陵地带,没有不可逾越的天险。这为陆军的推进、迂回和包抄提供了可能。
    它就像一个一面穿着重甲,另一面却只有布衣的巨人,鬼子正是利用这点,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号称要防守一个月以上的马当要塞。
    一行人谨慎地来到马当前沿阵地两里左右,便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
    此时,距离守军反攻要塞失败,已经过去五天时间,但一片狼藉的战场依然保留。
    阵地外围不但有零星可见的遗骸,还有很多腐烂严重的守军士兵的遗体,无人清理。
    被炸毁的工事、散落的武器和焦土依然清晰可辨,空气中弥漫着尸臭与硝烟混合的刺鼻气味,就算是夜晚,靠近后都能惊得苍蝇乱飞。
    许三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微光,这几百米内情景,看得他内心升腾着一股火气。记得历史上那位李军长只是革职了,枪毙了一位贻误战机的黄埔系师长,杀鸡儆猴。
    他此时觉得,那位军长更应该枪毙十次。
    马当要塞失守不说,反攻失败也不说,单说这战败的善后工作。难道在撤退的时候,牺牲的弟兄们尸体不应该收敛一下吗?
    任由这么多人暴尸荒野,后面谁还给你打仗?谁的心不寒?
    而那样的一位酒囊饭袋,能位居军长高位,也是让人失望之极的一件事。光头一辈子玩弄政治,只在乎高层的感受,而忽略了底层民众,失败已注定。
    唉!许三叹了口气!
    “全体都有,注意阵地上腐烂尸体,不要去碰。同时也注意脚下,别乱踩!”
    许三下达了第一命令。
    其他人虽然闻到了难闻的气味,但由于黑暗中看不得太远,反而没有许三这种直观感受。
    不过,经验老到的孟团长还是知道怎么回事,他狠狠的说道:“16军那些废物,输的不冤。”
    在他的心里,抛弃战友这种事情,他们是做不出来的,阵地攻防战,打不下完全可以尸体带走的。
    “怪不得16军那些普通的弟兄,他们都是卖命的。只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许三轻声感叹。
    忍受着难闻的气息,许三带着队伍逐渐接近鬼子的前沿阵地。
    刚战斗完的战场,鬼子也没来得及修复。
    很多炮坑都没有回填平整,这使得许三他们可以隐藏身形,靠得更近。
    鬼子在外围设置了铁丝网,离铁丝网几十米远的地方就是战壕,这是鬼子的第一道防线。
    这里的防御阵地是由多种工事组成的,是一种包含纵深、梯次的现代化防御网络。为了江城会战,光头是请了德国佬在清朝炮台的基础上,按现代化思想修建的。花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他想把这里打造成江城的门户,至少阻止鬼子顺江而上一个月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83章要塞反击战(下)(第2/2页)
    当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这条被称为‘东方的马奇若防线’的要塞起到的都是反作用。
    许三微眯双眼仔细观察,这里的防御主体还是钢筋混凝土碉堡,它们不是简单的圆形炮楼,而是大多为低矮、多边形的墩堡,半埋于地下或与山坡融为一体,以减少被敌军炮火直接命中的概率。
    它们的射击孔经过精心设计,视野开阔,能够形成交叉火力网,封锁前进的道路和山坡,特别是他们所处的阵地前的这块空地。
    它们就像一个个倒扣在地上的乌龟壳,不但坚固,身上还都有几根致命的毒刺(枪管)。
    工事之间,都有完善的战壕与交通壕相连,就像这只巨兽身体里的血管和神经,串连起了整个防线,还通往山体内的暗洞,对人员和物资的输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种模式,许三是有些熟悉的,当初在金林城内,那片碉堡群也有类似的结构。从外围硬攻,那将会有巨大的损失,鬼子当初是靠毒气才迅速取得优势的。但这种阵地的缺点就是,一旦放敌人进入内部,那些战壕和交通壕也会给敌人提供很好的保护。
    许三打了个手势,身后十五名新军特工队员立即分散成三组,隐入炮坑中。而三个小头领则向许三聚集过来。
    “鬼子阵地有岗哨和机枪手值班,但他们在打瞌睡,现在是最松懈的时候,待会儿我去剪开铁丝网,咱们潜伏到战壕前面去。先丢一轮手榴弹,然后都冲入战壕。鬼子的战壕连接交通壕,可以直接抵达各个碉堡。孟团长,从向西侧进攻,夺取鬼子西边的那个碉堡;周队长,东侧交给你,和孟团长一样,把那个碉堡清除;柱子,你带队跟我从正面切入。完成任务后,记得把碉堡里的轻机枪和弹药带上。记住,一切通行,都在战壕和交通壕内进行,千万别冒头!”
    许三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尽管几乎微不可闻,但靠上来的三个人却都能听见。
    孟团长几人都强忍住内心的震惊,点头表示明白。对他们来讲前面五米都看得费劲,人家居然能看到百米外,并分辨出准确的位置。
    许三悄然上前,拿出铁钳,将铁丝网上的几个空罐头盒剪了下来。然后,在铁丝网上剪了一个缺口。
    接着对这后面学了两声鸟叫,这是顺利后,叫队跟进的信号。
    三组人马迅速通过,到这里算是完成了第一关,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十六人如同蜗牛一样向第一道战壕挪动,为了不发出声响,他们缓慢无比。而且这里已经开始接受探照灯的扫射了,每次探照灯一来,他们就都将头趴伏地面一动不动,变暗后才继续向前。
    在离阵地只有二十米不到的时候,许三停了下来,其他人也停止。
    他从身上轻轻的拿下手榴弹,在慢慢的拧盖子,其他人都学样。
    为了考虑行动的利索,队员们的武器并不是带得越多越好的,他们手榴弹都是带的四颗,只有投弹手带了10颗。子弹方面也进行合理化的考虑,突击组是150颗,投弹手100颗,狙击手步枪带60颗。手枪则都是一样,没有备用弹夹,只有枪里面的20发子弹。
    许三将手指勾住拉环,等所有人都做了这个动作的时候,他才拉动。
    大家随后几乎同时,嘶的一个微小声音响起,两秒后,许三喊了一声‘投!’
    “嗖!嗖!...”
    “轰!轰!...”
    手榴弹一炸响,许三就大吼一声,“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