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三十六章 氢氧与水(签约了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三十六章 氢氧与水(签约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既然有现成的名称,那就不去费劲心思的想新名字了。
    这个在体内发现的‘元素’,被刃牙图省事儿的命名为‘氢原子’。
    其核心命名为‘质子’,外层为‘电子’。
    经过间接的冥想试探,他发现‘氢原子’并不是独立存在于体内的,至少他现在标定的这个并不独立存在。
    其外层电子,似乎成为了一种桥将之与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
    他想了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
    异界同样有水,现在既然基本确定了‘氢原子’的存在,加之还有燃烧现象作为旁证。
    那相对应的,‘氧原子’应该也是可以有的吧?
    元素周期表他以前背过,虽然早在穿越前就忘得差不多,如今记得已经不全,尝试着回忆了一下,发现只有最开始的‘氢氦锂铍硼’印象深刻。
    再往后,还得努力想想...
    “em...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后面是什么来着...”
    实在想不起来之下,顾不得可能隔着一个世界在哭泣的化学老师,刃牙开始思考着能利用这仅有的知识做些什么。
    “首先,身体的运行离不开基础的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又好像与原子的电子结构有直接关系,那吸收电子来增加质量可能就不现实。”
    “不过,电子好像在原子质量占比中相当小,吸收了可能也没啥效果....”
    “既然如此,增加自身质量的关键,似乎就在于提升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对了...应该还有一个叫中子的东西也是大质量粒子。”
    “但具体该怎么做呢....既然没什么头绪,就先从‘氢原子’开始研究吧。”
    “带一个电子,电子的名字里既然有‘电’,那它应该是带电的吧....em...总觉得自己进行了一种相当不恰当的定义....”
    “不过没所谓....电分正负,既然氢原子可以通过一个质子加一个电子的形式存在,那这两者应该就分别为正电和负电,那中子可能就是电中性...”
    根据这个推测,他再次得到了一个简单粒子结构:一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结合为原子核、并与一个核外电子共同组成的原子模型。
    “隐约记得,原子序数=质子数...这个模型和氢原子一样只有一个质子,那它在元素周期表上好像和氢重合了啊?真的存在这样的东西吗....还是说我记错了,氢本来就还包含了一个中子?”
    刃牙隐约记得应该是有这种原子存在的,但相关记忆太过暧昧一时间有些不太确定。
    好在身体本就是个元素大熔炉,找一找也是可以的。
    于是,他准备再次用先前确定氢原子那般,进行一次体内冥想定位。
    结果有些出乎意料,这种结构确实是存在的....
    “等等....同位素....好像是有这种称呼吧....那这应该就是氢的同位素了?”
    “没有中子的叫氢1,有一个中子的叫氢2,暂且先这样命名吧。”
    在如此随意的进行着命名的同时,刃牙又产生了新的联想:既然氢2比氢1多了一个中子,那它的质量肯定就要大出约一倍;能不能通过把所有的氢1都变成氢2,来实现自身质量的增加呢?
    但转念一想,所增加中子的来源依旧是一个问题,最后还是绕不开吸收外来粒子的老思路。
    em....此外,隐约还察觉到了一丝危险,潜意识似乎在阻止他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错觉?还是真的如此?我难道忽略了什么要点?”
    虽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既然潜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他遗忘的一些东西,所以谨慎起见刃牙打算先换个思路。
    按照之前的设想,通过增加自身质量的方式,来间接带动所蕴含的能量。
    但现在,既然发现身体中的‘元素’是以更复杂的结合态存在,那还怎么吸收外界元素?外来元素进入身体以后又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
    思维上彷佛笼罩了一层迷雾,一时间竟想不到好的方向。
    “空想无用,还是得先行动起来。”
    抱着这样的想法,刃牙再次进入了冥想状态。
    原子是如何构成细胞的他不知道,只记得这之间应该还差着好几个层次的结构。
    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身体里一定是含有水的,这就有了操作余地。
    先假定‘氧原子’的存在,并利用对‘元素周期表’仅剩下的记忆,推测它的原子结构。
    已知‘氧’的原子序数为8,那它应该具备8个质子、8个电子,同时可能也拥有8个中子。
    如此,先模拟出氧原子的结构模型备用。
    另外,两个氢原子能与一个氧原子结合为水分子H2O。
    “原子构成分子,应该是通过共享电子达成的?电子好像还分能级轨道,内层所容纳的电子数要小于外层,似乎还有什么‘几个电子最稳定’的设定.....可惜不记得了,到时候进行模湖处理吧。”
    用这些个已知条件,刃牙模拟出了好几种组合形式。
    其中一个模型里,两个氢原子就好像‘耳朵’一般贴在了‘大脸盘子’氧原子上,彼此连接处是由共享电子所形成的‘桥’。
    就这个模型最顺眼,刃牙决定先用着。
    在接下来的冥想中,他主动模湖了身体的绝大部分结构,只将注意力集中在局部区域,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精神的‘观察力’在局部形成放大。
    当然,并不是阵要观察什么,主要还是想尽可能多的在选定的区域复制先前的水分子结构。
    这个区域,他选在了手掌表皮,并通过冥想对之进行了扩张定义,但定义并不明确,只是一种尝试而已。
    首先,表皮应该是含有水分的,只不过由于含量、存在形式不明确,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水分子以‘云状’均匀排布。
    这些水分子结构,将充当一个类‘手柄+显示屏’的功效,将本不能被观测到、不能主动控制的分子级反应矮化至可能。
    接下来,就该让外界粒子进入了。
    对水分子施加震荡,让他们彷佛呼吸一般扩散、收拢。
    这期间,不断有粒子被它们包裹进了分子云内部。
    刃牙看不到这些被包裹的东西,但冥想带来的‘显示屏’作用,却能帮助他感受到确实有什么东西进来了。
    但可惜,别说值得欣慰的反应出现,就连糟糕的状况都没有。
    这意味着两点。
    其一,他所模拟出的水分子数目,对手部表皮来说微不足道。
    其二,并不是说进入身体的粒子就等于被你占有。
    第一点自不必说,他的大脑运算能力就这么些,已经没办法再增加水分子数目了。
    而第二点则说明,只将外界元素吸入体内还不够,如何将之同化才是问题的重点。
    也许,用已有原子结合外来原子,从而形成新分子是一种方向?
    但他连身体在细胞级别的构成都搞不清楚,就更别提原子级、分子级,以及一定存在的、分子到细胞之间的那一级结构机制了。
    搞不清楚这些,就不敢轻易尝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