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189章 年代世界消失的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1189章 年代世界消失的气运89(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恕我无能为力,沈满仓之所以能拿回来那是因为李秀梅连带沈满仓兄弟的赔偿金都拿走了,人家兄弟还有孩子在,所以这笔钱李家人必须还,至于你,好歹人家给你生了一个儿子,她拿的也是你们共同财产,你想要保全自己的钱唯一的办法那就是离婚,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听到离婚二字,王铁柱直接怂了。
    沈默则是不断的摇头,就这样拎不清的男人,沈默才懒得帮他。
    因为帮了这位,回头只怕还会怪他为什么要多管闲事,害他没有了媳妇。
    最后王铁柱没有要回钱,当然也没有钱盖房。
    沈默对村里的房子也有规划。
    以往村里要是谁家房子建的高了,都要因为采光的问题两家人吵得不可开交,武斗的都不在少数。
    有了统一规划,沈默就设计了后世新农村别墅的样子。
    家家楼房外观一样,前后都有院子,家家户户有一个水井。
    还规划出了公共区域供村里小孩老人休闲娱乐的地方。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大队部也该修缮修缮,被沈默怼了回去。
    全村本来就是大队部房子最好,这里曾经是地主的房子能不好吗?
    根本不需要修缮浪费资源。
    但他话肯定不能直白这么说。
    他对村民说:“要富裕也是让村民先富起来,村民富起来了,可比修缮大队部有面子的多。”
    “我们不但要村民家家有楼房,明年就要村里的马路修到镇上,五年内要让火车在我们连山村建站点。”
    这个时候谁都只当沈默说的是大话,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谁都没有把他的话当真。
    但还没有五年,仅仅三年沈默就做到了当初对村民的承诺。
    当然沈默说这些话时候,还被人传到外村,别的村还全都笑话连山村,说沈默就是一个说大话的。
    特别是改革开放,别的村如火如荼的进行村里土地承包。
    连山村在沈默提议下却实行村集体股份制。
    那些外村人又说了沈默这是思想行动的退步,没有紧跟上面的步伐。
    只是后来这些人算是“啪啪啪”的被打脸了。
    因为连山村成了被人高攀不起的存在。
    当然本村也有人反对,反对最激烈就是田央禾和王铁柱两家。
    也因为这两家人,沈默先把地全都分产到户,然后如果村民以地入股的,再重新和村里签订协议。
    村里除了这两家全都签订了协议,加入这个村集体股份制里面。
    王铁柱在许贵弟怂恿之下,原本想要把地租给别人,但村里的人都把地交给村里统一统筹了谁要他的土地。
    没办法之下,又听到别人说外面遍地是黄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到手的土地全都卖掉了。
    两人带着儿子南下打工去了。
    而他们的房子还是村里最破的。
    他们离开那天看了眼气派村里的别墅,发誓回来一定要建的比村里人的别墅还要豪华气派。
    让这些村里人后悔。
    和他们一样选择的还有田央禾,据说是田央禾的娘家有个亲戚长辈从湾湾过来。
    田央禾带着儿子们也过去了,一听那边背尸体一个月都有好几千。
    湾湾遍地是黄金,不知道她怎么想的,把村里的田地和房子地基全都卖掉,她做的比王铁柱家还要绝。
    村里人之所以购买她家的房子,当然也不是为了房子,而是房子底下的地基这才是最为赚钱的。
    凑齐了路费,田央禾全家偷渡去湾湾。
    和他们一起的据说别的村还有不少的人。
    当然连山村就这么一家的奇葩,其他村人都没有什么兴趣偷渡去外地。
    接下来连山村引进大型机械耕田撒种。
    在山里面种植草药,建干净卫生的猪舍进行系统养猪。
    开垦河道引进清江鱼的种苗养殖清江鱼,养殖中华绒鳌蟹,俗称:大闸蟹。
    沈默争取每年引进一个新项目。
    因为前面引进的项目成功,以至于村民对沈默后面引进的新项目已经麻木了。
    在别的村里人还在承包地里忙碌的时候,连山村集体在连山站修建气派的连山大酒店。
    修建属于自己村里的小型水电站。
    其实沈默最想修建的是太阳能发电,但这个年代太阳能技术国内还不成熟,拿出来别人还以为他是间谍了。
    所以他只能是小打小闹,满足全村供电需求。
    毕竟要是从城市系统拉电网,沈默算了一笔账更为不划算。
    这时候农村拉一条电线没有几千元办不到,而且还是时常断电。
    有了自己的发电站,整个村里灯火通明。
    等到八十年代初,别人来到连山村以为来到的不是什么乡村,而是来到了什么度假圣地。
    毕竟连山村家家是楼房,就这个景象就很壮观。
    附近几个村的姑娘都是以能嫁给连山村的小伙子为荣。
    在连山村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连山村的姑娘是很少嫁外村的,要么嫁给本村的,要么就是招婿。
    为了维护连山村的村民利益,村里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村里人没有在村里工作的,那就分红拿百分之五十。
    不管男女都是一样。
    想要拿百分百的分红,那就要在连山村工作。
    在连山村,不但是村里年年有分红,就是老人到了七十岁,都不需要子女养老,村里就给养老了。
    小孩读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免费。
    上了高中学校前十村里还设立了奖学金,发给村里读书的孩子。
    村里不但有各种休闲娱乐设施,还建立了医院。
    那些外面读书回来的学医,就留在本村建的医院里面。
    有些去过外面闯荡的年轻人,没两年还是选择回到连山村。
    因为发现外面干死干活的,可能还不如村里的分红来的多。
    转眼来到了新华国成立五十周年华诞,沈默穿着一身中山装,胸前戴着一朵红色的大红花。
    和众多的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电视画面在他的脸上停留片刻。
    他的新农村模式做到了全国的标杆。
    现在沈默已经从村委书记的位置上卸任,接任村委书记位置的人是从外面学成归来的沈汉文。
    从京城回来,沈默叫来了几个子女。
    把他名下的股份交还给村里,毕竟,孩子们出生就享有村里的股份。
    交代完后事,沈默闭上了双眼,全村的人这天哭的稀里哗啦。
    而外面的很多人也自发来到村里给沈默送上最后一段路程。
    连山村发展起来之后,周边的一些村庄也全都吃到了红利,不少村里都学习连山村的模式。
    走出了一条新农村思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