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202章郭子仪挂帅
江南东道丶江南西道丶岭南道三地归附大燕朝廷引起天下震动,
汉阳郡的官吏杀死邓景山这个淮南节度使,拿着他的脑袋向燕军请降,至此淮南道完全归附大燕朝廷。
姜天骄立刻废除淮南节度使丶浙东节度使丶浙西节度使,仅仅只是在淮南道丶江南东道丶江南西道设立采访使。
崔乾佑为淮南道采访使。
李日越为江南东道采访使。
高庭晖为江南西道采访使。
目前大唐朝廷还剩下山南东道丶山南西道丶黔中道丶剑南道丶陇右道丶河西道,其中大唐和大燕在山南东道与山南西道打得最为激烈。
鲁灵带兵沿着汉水经由武当都和汉南都攻入洋川郡,逼得安守忠只能暂时放弃进攻剑南道的计划,双方在洋川郡爆发大战。
安守忠在洋川郡兴道县迎战鲁灵,他几乎把唐军杀得片甲不留,一战下来俘斩四万多人。
虽然鲁灵和魏仲犀两人兵败身亡,但是为大唐朝廷争取到宝贵时间。
大唐朝廷在这段时间加强金牛道和米仓道的防御。
汉中入蜀主要有三条路,分别为金牛道丶米仓道丶荔枝道。
只有金牛道和米仓道具备大军通行条件。
金牛道能够直达蜀郡成都,然而这条道路上卡着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冷兵器时代剑门关就没遭到正面攻破,哪怕安守忠也要望关兴叹,他只能屯兵汉中郡等待时机。
大唐朝廷依靠天险抵挡住安守忠的脚步,可也把自己锁在巴蜀之地,只不过是苟延残喘多撑几年而已。
现在天下大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哪怕是忠于大唐朝廷的人,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下头颅。
剑南道,蜀郡。
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两人对于当下局势极度悲观。
李泌看着李隆基和李亨父子两人满脸忧愁,他心平气静安慰道:「上皇和陛下不必如此忧虑,
眼下叛军确实是高歌猛进,可距离衰败也只有一步之遥而已。」
「先生此话怎讲?」
李亨顿时两眼放光追问道。
李泌郑重其事说道:「陛下,根据多方情报显示,伪帝安庆绪实际上已然遭到架空,贼将姜天骄以摄政王的身份执掌军国大事。」
「江南东道丶江南西道丶岭南道三地叛唐降燕,必然会给姜天骄带来巨大野心,他迟早是要篡位夺权。」
「只要姜天骄开始篡位夺权,那麽伪燕必然会陷入内耗之中,我朝大可趁此良机进行反攻,派兵北上夺取汉中郡,藉此打通跟陇右道的联系。」
李隆基不以为然说道:「爱卿,那你觉得姜天骄会选择什麽时候篡位夺权?」
李泌自信满满说道:「快则三五个月,慢则一年半载。就算姜天骄还不想这麽快篡位夺权,那他手底下的人也会从旁鼓动。」
「姜天骄原本只是安禄山的女婿,可他如今要夺老丈人的基业,那些反对他的人便能找到藉口,节度使们更会以此作为名义行割据之实。」
「一旦伪燕的节度使们开始行割据之实,他们只会看重自已那一亩三分地,这就为我朝各个击破创造可能性。」
李隆基老脸闪过苦涩之色,他唉声叹气说道:「皆因当初朕用人不当,这才致使逆胡叛乱,社沦丧,这一切都是朕之过也。」
「父皇,还请您不要再自责了!」
李亨仍然以子礼侍奉李隆基,依旧称呼他为父皇。
当初李亨狼犯不堪逃到蜀郡,李隆基不但没有对他进行责备,反而还把剑南道交到他的手上。
因为李隆基深知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他只希望能够保住祖宗基业,个人荣辱在江山社稷面前已经不算什麽。
李泌为了能够安慰李隆基,他慷慨陈词说道:「上皇,大唐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朝仍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昔日诸葛丞相以巴蜀一隅之地就敢北伐曹魏,而今我朝不但坐拥巴蜀之地,还有河西道和陇右道,这局势难道会比蜀汉更差吗?」
「眼下大唐朝廷只需内修政理,积攒粮草军械,待到姜天骄篡位夺权,伪燕内部人心不稳之时,则命大将率巴蜀之众北伐汉中,视情况而出秦川,届时关中百姓必定单食壶浆。」
李隆基听到李泌这般慷慨激昂的言辞,他老脸欣慰说道:「是啊,当年诸葛丞相以巴蜀一隅之地就敢北伐曹魏,大唐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既然要择大将率巴蜀之众北伐汉中,最好还是选个老成持重的将领,比如郭子仪就是适合人选,不知皇帝意下如何?」
李隆基在替郭子仪求情,希望李亨能够让他挂帅出征。
李亨自然知道郭子仪是个适合人选,可也不敢轻易赋予他兵权。
李隆基自然能够看得出李亨在忌惮什麽,他语重心长劝谏道:「皇帝,郭子仪对大唐朝廷忠心耿耿,他绝对不会是第二个司马懿。」
「若是皇帝实在放心不下,大可收复长安后再解除他的兵权,这样也能让郭子仪功成身退,还不用担心出现尾大不掉的局势。」
李亨听到李隆基把话说到这份上,他只能勉为其难说道:「既然父皇都给郭将军作保,那朕就把这北伐重任交给他。」
因为李亨已经跑到巴蜀之地,身边实在没什麽大将可用,所以他只能重新启用郭子仪。
李隆基见到李亨总算赋予郭子仪兵权,他老脸上露出淡淡笑容。
郭子仪接到圣旨后再次走马上任,他率领五方唐军进驻普安郡,屯兵在剑门关以南跟安守忠进行对峙。
安守忠听闻大唐朝廷重启郭子仪,他赶紧派人把消息告诉姜天骄,请求他给自己增派兵马。
换做别人安守忠根本没放在眼里,唯独郭子仪是他所畏惧的对手。
郭子仪和安守忠两人交战多次互有胜败,双方都不敢保证能够击败对方。
安守忠确实忌惮郭子仪。
郭子仪何尝又不是忌惮于安守忠。
李亨在生死存亡时刻启用郭子仪挂帅出征,足以说明他还没彻底昏了头。
虽然李亨担心郭子仪会变成第二个司马懿,但是面对驻守在汉中郡的安守忠,他也只能把北伐重任托付给郭子仪。
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要是郭子仪都没办法击败安守忠夺取汉中郡,那麽大唐社稷可就真的无药可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