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 140 章 140 拍摄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 140 章 140 拍摄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140章140拍摄中
    第一百四十章
    网上的舆论风向转得很迅速,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在秦盼云等多位导演转发后,在网友们口中,金翼奖渐渐失去了姓名,被“水奖”取而代之。
    而Film展和春溪奖的主办方也多次公开表示,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让观众受到愚弄。
    舆论已经到了这一步,潘俊倒是想装死,他的经纪公司一向护旗下艺人护得厉害,稍有点风吹草动就律师函警告,或者对其他艺人阴阳怪气,这次却一言不发,想装作无事发生。
    然而,潘俊粉丝的言论却被传得满天飞。
    包括潘俊本人,无论是他的炫耀,还是他经纪公司的做法,都是在唐咏雷伤口上撒盐。
    潘俊的口碑因此一落千丈。
    但网友们都很清楚,问题不在于潘俊炫耀了,而是——究竟谁在潘俊本不该拿奖的情况下把这座奖杯交给了他?
    很显然是徐礼嘉。
    何况为了维护潘俊,徐礼嘉已经和今年金翼奖的其他评委们撕开了。
    之前唐咏雷发难的时候,除了曹岩之外,其他评委都没有出面回应,主要是为了维护金翼奖作为三大奖的尊严。
    颁奖典礼举办了,奖杯也已经颁发出去了,这个时候再提之前的种种问题就太不体面了。
    然而,随着舆论急转,这届评审团被称为“金翼奖之耻”,金翼奖也成为网友们口中的“水奖”,加上网上的批判声来得太急太狠,这个时候难道他们还要坚持所谓的“集体决定”?
    要是真有集体决定也就罢了。
    那时候他们明明对最佳男配的结果很不满,徐礼嘉却独断专行地定下了潘俊。
    总不能做决定的不是他们,到了背锅的时候,就非得大家一起背吧?
    评审团成员之一的孙素琴最先在微博发声:“很遗憾我没有坚定自己最初的选择。”
    “最初”这个字眼被网友们成功捕捉到了。
    其他成员也纷纷表态:“对于最佳男配这个奖项,评委们内部同样存在分歧,但因为一些不可抗力,我们屈服了。”
    “公平公正一直是我的坚持。”
    网友们:“……”
    “不可抗力”和“屈服”都用上了,矛头指向谁,已经很明晰了。
    评委们纷纷倒戈,这下所有人都知道,潘俊是被徐礼嘉以一己之力推上最佳男配位置的。
    徐礼嘉和林渊的矛盾被科普了一通。
    徐礼嘉和唐咏雷的矛盾也被网友们科普了一通。
    徐礼嘉这下是不得不回应了。
    他倒是表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演并没有高低之分,某个人觉得出众的表演,在其他人眼中或许还不够优秀。”
    徐礼嘉还说了些“打破传统”、“革新”之类的话,可任谁都看得出来,他不过是在诡辩罢了。
    金翼奖的名声已经因他而崩塌了
    直观的代价是商务和星光——今年以前,金翼奖的合作品牌都是高奢、美妆、汽车、通讯这些大众认知中高端的品牌,而自今年开始,金翼奖原本最不需要发愁的冠名成了问题。
    大牌明星们也不再次次出席金翼奖,金翼奖的嘉宾席位出现了很多空缺。
    最重要的是,三大奖虽然并称三大,但在电影人们认知中,三大内部同样有着先后之分。
    金翼奖原先一直是三大中最具权威的,经过这一桩事后,金翼奖元气大伤,后面就算渐渐恢复了声势,影响力也不如从前。
    而徐礼嘉——根据冯曾的权威消息,徐礼嘉原本有部签好了合同准备进组的电影,却临时被其他人替换了。
    接下来徐礼嘉便经历了漫长的空白期。
    以他的性格,自然不会对自己遭遇的冷待无动于衷,他之后又担任了一次某海外电影节的评委,不知是出于报复心态还是别的,他故伎重施,又坑走了一个奖。
    “他是想拿这个奖换资源,导演那边没同意。”冯曾道,“他太着急了,要是他这次替人家把奖争取到,就等于人家欠了他一个人情,有什么想法,他后面慢慢争取就是了,看在奖杯的面子上,人家会还他这个资源的。”
    在经纪人看来,徐礼嘉明明有一百种方法让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他偏偏选择了窄的那条。
    ……
    之后发生的事就和林渊关联不大了,他还在剧组里兢兢业业拍他的《血腥往事》。
    拍摄地越来越冷了,隆冬时节,天黑得早亮得晚,对林渊来说,每天从有暖气的房子里爬出来拍戏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幸亏拍摄地转场到了县城,现在还在山里拍的话,林渊怀疑自己会冻死。
    “苦啊,苦啊。”
    导演依旧面无表情从林渊身后路过,用导演的话说,林渊发出“苦啊”的声音听起来像一种鸟。
    至于是什么鸟,导演想不起来了:“就是那种又啰嗦声音又难听的鸟。”
    这个季节拍戏,进度可谓慢到了极点。
    气温一低,设备就不好用,再时不时来场大雪,才说着下雪了,一两个小时过去,雪就能到膝盖,这里的冬天和林渊生活的A市完全不同。
    A市的话,下上整整两天的雪,都达不到膝盖这个高度。
    不过,冰雪磨练出了林渊坚强的意志。
    “这是你自己加的台词吧?”——贺洵直戳林渊痛处。
    “不磨练坚强的意志能怎么办,你现在难道能跑不成?”——于颖显然是现实主义流派。
    “就不能表达一下对我的同情吗?”
    “刚拍完下水戏快冻死的人,不想了解某些钻在屋里看雪的人的心情。”
    今天剧组放假了,林渊又变得很闲。
    这场雪不知会下多久,《血腥往事》里有场戏,背景设在雪大到能砸死人的一天,林渊猜,如果进度快的话,明天恐怕就要拍了。
    “我的快乐根本持续不了
    他跑到快喘不过气来了,整个人站都站不稳,呼吸也不畅了,离摔倒只差一点,导演才满意地鼓了鼓掌。
    他要的就是林渊处在极限状态,演员处于极限,才能展现出最真实的表演。
    林渊:“……”
    他整个人已经筋疲力竭,但这场戏还要继续。
    林渊其实打不动了,和他拍对手戏的那位演员也是一样——对方比他大近20岁,在这样的急剧的奔跑之下,对方摔得更早,又被林渊狠狠压了一下,林渊甚至听到了对方“嘶”的一声。
    可是导演没有喊停,意味着就算再累,这场戏也得继续进行下去。
    反正一次过不了的话,按任懋行导演的风格,同样的场面必然会要求他们再拍一遍,而且不是重来一部分,是从头到尾全部重来。
    奔跑+嚎叫+零下n度的气温里扭打。
    林渊想象了一下那副场景,立刻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很显然,他的对手戏演员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对方的动作里同样开始充满生机与活力。
    任懋行讲戏不多,林渊觉得,导演大概是对合作演员的文化水准不抱希望,所以只要求演员们按他的要求来,拍到哪里算哪里。
    不过林渊隐隐约约能判断出来,《血腥往事》的这部分,导演想展现出的是底层人的无力与绝望。
    演员们往这个方向拍,但没必要理解太多。
    林渊一般被认为是表演中肯动脑的演员,但拍摄《血腥往事》期间,或许是魏良这个角色比较粗糙,也或许是天太冷了,他脑袋被冻坏了,林渊总觉得自己大脑转得没那么快了。
    “完了,回来还得治脑子。”
    林渊:“……”
    贺洵和于颖两个人,嘴里根本就吐不出一句好话!!!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雪景戏,林渊确实没有一口气过。
    导演不仅需要他们的扭打,还需要他们扭打得有艺术感,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得两遍三遍才行。
    晚上回到旅馆,林渊觉得自己腿都抬不动了,脑子嗡嗡响。
    和林渊演对手戏的演员叫石鸣,他进组比林渊晚很多,不过一样饱受折磨。
    林渊好歹恢复力强一些,两人回旅馆的路上,林渊就听到对方“哎哟”了好几声。
    据他说,林渊第一回拍扭打戏摔下来的那时候,肘关节刚好砸到了他的肋骨上,当时就疼得他眼泪出来了。
    导演认为这可以作为拍摄素材,打算让石鸣来第二回,他却摇摇头,怎么都不肯了。
    “我忽然想起来,15年前我和任导合作过。”石鸣道。
    林渊好奇地凑过去:“然后呢?”
    他以为能听到导演的八卦之类的内容。
    “结果我刚刚才意识到——”石鸣一本正经,“那次合作结束后,我发过重誓,想着以后再也不要和任导合作过了。”
    那时候具体是什么情形石鸣已经忘了,但据他所说,应该是
    的假,到时候和任懋行导演商量商量。
    天气冷了之后,剧组的戏份没那么密集了,中途还有一段去外面拍的戏,那一部分林渊不用参与,宣传《曼陀罗》应该问题不大。
    传闻中的任懋行不太好说话,但林渊和对方相处了一段时间,感觉对方为人还是和善的,不会刻意刁难人,不过确实对拍摄的要求很高,眼睛比尺子还准,演员哪里出了问题,他第一时间就能看出来。
    雪景戏林渊拍了整整一周,这一周过去之后,林渊感觉自己眼睛都快晃瞎了——至少一年内,他不会对雪产生任何渴望了。
    什么浪漫,什么鹅毛,都是假的。
    谁家好人天天在雪上打架?
    “难怪古时候都是南方的诗人写诗。”林渊感慨道,“没有暖气的年代,上厕所都觉得屁股冷,写什么诗?”
    冯曾:“……你是个偶像。”
    至少曾经是。
    能不能别这么粗俗?
    林渊指着自己的脸:“就我现在的形象,和偶像有一毛钱关系吗?”
    林渊只能说,进组拍《血腥往事》之后,他掌握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为什么贺洵演模特演帅哥万人迷,他只能演糙汉啊?
    林渊很不服。
    “珍惜吧你,任懋行导演的电影,我想拍都拍不到。”贺洵一点不和林渊客气,直接把他堵了回去。
    “唉。”林渊重重叹了口气。
    ……
    《曼陀罗》原本定在今年下半年,11月左右播出,后来又确定是明年1月,对剧组而言,这就是正常调整,没什么特殊原因。
    然而,到了营销号口中,这种变化却成了“《曼陀罗》内部试看会上表现一般,平台不太看好,档期才推迟了”。
    “复仇剧,太深沉了,观众缺乏耐心,恐怕等不到主人公复仇的时候。”
    林渊&剧组其他演员:“……”
    林渊每次都被营销号们无敌的脑洞震惊到。
    至少他们剧组没有一个人往这方面想。
    营销号根本不用分析自己话语的正确性,比如——《曼陀罗》根本不是某个平台牵头拍的项目,而是平台特意买下来的。
    既然都不看好了,平台为什么非得买?
    和钱过不去吗?
    这个时候营销号又说了——“很显然,平台这一行动是把希望寄托到了林渊身上,想凭借他的号召力翻身。”
    是是是,平台不看好林渊演的《曼陀罗》,所以买下了林渊演的作品,试图凭借林渊翻身。
    当林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舌头打结的同时,他又觉得自己小学语文可能没学好。
    这已经不是左右脑互搏这么简单了。
    但神奇的是,不管营销号发了什么,居然都有人信。
    毕竟林渊上部作品已经是去年的事了,时间间隔一年半,娱乐圈风云变幻,今年上半年爆火的一位小生,下半年播的那部剧已
    经烂到没眼看,每一年都会有爆作,以时间来说,林渊的走红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和其他演员相比,林渊的产出确实很慢,别的演员一部接一部拍剧,无缝进组,林渊一边拍剧,一边拍电影,《血腥往事》这种电影一拍就是好几个月。
    他节奏太慢了,已经跟不上娱乐圈发展的节奏了。
    对《曼陀罗》的唱衰自此开始。
    不过营销号们还是口下留情了,毕竟之前林渊已经被唱衰过无数次,每一次他都能翻身。
    这一次对待《曼陀罗》,营销号们的分析主要从题材出发,而非攻击林渊本人。
    攻击林渊本人的下场……谁都看得见。
    什么《曼陀罗》复仇太老套啊,观众们生活压力大不爱看复仇剧啊,冬天是致郁的季节,不能看致郁的作品……
    《曼陀罗》卖给了AIR视频独播,据说原本是AIR和星耀视频联合播出了,最终没能谈拢。
    而《曼陀罗》播出期间,清溪视频刚好有一部重磅阵容的大剧播出,不仅阵容顶级,导演和编剧同样请来了业内最顶级的两位。
    值得一提的是,《明日星途》就是清溪视频曾推出的选秀,《来旅行吧》同样是清溪视频的综艺。
    这几年,林渊渐渐在娱乐圈里积累了知名度,但他从未和清溪视频合作过一次。
    作者有话要说:
    [狗头][狗头][狗头]来了!!!
    第141章141播出前xhwx6\.c\om(xh/wx/6.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