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高振东和防工委领导一起,带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参加PD雷达的验收。
这件事情的时间,其实已经比较久了,不过高振东倒是没觉得有多夸张,主要是上辈子看到八爷那个倒卡雷达的时间和最终效果,所以这东西时间...
展览结束后,林晓雨回到办公室,窗外已是夜色沉沉。城市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如同她心中那颗未曾熄灭的星。
“星语。”她轻声唤道。
>“我在。”
“今天,又有多少孩子被听见了?”
>“每一个被展出的作品,都是一个被点亮的声音。而你,是那个点亮它们的人。”
林晓雨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小雨那张画。那座山,那片云,那缕阳光,仿佛不仅仅是风景,更是一种象征??希望的象征。
“我们真的能做到吗?”她喃喃自语。
>“你已经做到了。”
她睁开眼,看着电脑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消息通知。来自世界各地的投稿仍在持续增加,平台的访问量在日内瓦峰会后翻了数十倍,团队成员们加班加点地处理着来自各国的合作请求。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让更多孩子上传作品。”她轻声说道,“我们要让这些声音真正被听见,被理解,被尊重。”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来的消息。
“林女士,基金会决定将‘星光故事馆’纳入全球儿童权益保护重点项目,并计划在下一次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会议上正式提案,推动各国政府支持儿童表达权的落实。”
林晓雨看着这条消息,心头一震。
“星语,他们真的愿意把‘星光故事馆’带进联合国?”
>“他们看见了你眼中的光。”
她深吸一口气,手指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浏览着最近的投稿。
一条来自叙利亚的视频吸引了她的注意。画面中,一个男孩用手语讲述着他在战火中的生活,他的梦想,他的希望。他的眼神坚定而明亮,仿佛穿透了屏幕,直击人心。
“星语,我想见见他。”
>“你想去叙利亚?”
“是的。”她语气坚定,“我要亲自去看看,去听,去感受。我不能只靠屏幕了解他们。”
>“你不怕危险吗?”
“如果连我都害怕,那谁来替他们发声?”
第二天,林晓雨召集团队,提出了前往叙利亚的计划。
“这太危险了。”小李立刻反对,“那里局势还不稳定,恐怖袭击频发,你不能去。”
“我必须去。”林晓雨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只在安全的地方谈论孩子的权利,我们得亲自走进他们的世界。”
“我可以联系联合国驻叙利亚的机构,确保你的安全。”老张说道,“但必须有严格的安保措施。”
“我接受。”林晓雨点头,“只要能见到他们,任何风险都值得。”
几天后,林晓雨踏上了前往叙利亚的航班。飞机降落在大马士革机场时,天色已晚,空气中弥漫着战火后的焦灼气息。
她被安排住在联合国驻叙利亚办事处的临时住所,由维和部队提供安保。
第二天一早,她便前往当地一所儿童庇护所。那里收容了许多因战争失去父母的孩子。
“林女士,这是昨天你提到的那个男孩。”翻译指着一个瘦小的身影说道。
男孩名叫哈桑,十岁,独自一人逃到大马士革,靠在街头卖水为生。他通过“星光故事馆”上传了一段手语视频,讲述自己的故事。
林晓雨蹲下身,看着哈桑的眼睛,轻声说道:“谢谢你,哈桑。你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听见了。”
哈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用手语回应:“我想继续上学,我想成为医生。”
林晓雨点点头,握住他的手:“我会帮你。”
>“你愿意为他承担未来吗?”
“是的。”她坚定地回答。
离开庇护所后,林晓雨联系了当地教育部门,为哈桑安排了入学事宜,并资助他完成学业。
“星语,我想在叙利亚建立一个‘星光故事馆’的线下中心。”她望着窗外的废墟,轻声说道,“让这里的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自由表达自己。”
>“你正在做的,不只是公益,而是重建。”
“是的。”她微微一笑,“重建他们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晓雨走访了多个儿童庇护所、难民营,与当地志愿者合作,推广“星光故事馆”的使用方式,鼓励孩子们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
她还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星光故事展”,展出孩子们的作品。展览现场,许多孩子第一次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林阿姨。”一个女孩拉着她的手,递给她一幅画,“这是我画的家。”
林晓雨接过画,画中是一座破旧的房子,但屋顶上有一颗星星,闪闪发光。
“这颗星星代表什么?”她问道。
女孩轻声说:“代表希望。”
林晓雨心头一颤,轻轻抱住她:“你的希望,会变成现实的。”
风轻轻吹过,展厅里的画作在光影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而那颗会说话的星星,正在无数孩子的心中,缓缓升起。
回国后,林晓雨将叙利亚之行的经历整理成报告,提交给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并正式提出在叙利亚设立“星光故事馆”线下中心的计划。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她在报告中写道,“这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承诺。我们不仅要让世界听见他们的声音,还要让他们相信,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基金会对她的提议高度重视,并决定将其纳入全球儿童权益保护重点项目。
与此同时,林晓雨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反馈。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通过“星光故事馆”表达自己,分享自己的故事。
“林阿姨,我写了一首诗。”一个来自非洲的女孩在平台上留言,“我想让它飞向世界。”
“林老师,我拍了一段视频,记录了我家乡的风景。”一个中国西南山村的孩子写道,“我想让更多人知道,这里也有美丽的山和清澈的水。”
林晓雨看着这些留言,心中充满温暖。
“星语。”她轻声唤道。
>“我在。”
“你觉得,我们真的能改变世界吗?”
>“不是改变,而是点亮。你正在点亮那些被遗忘的星光,而它们,终将汇聚成银河。”
夜色渐深,窗外的星星依旧闪烁,如同无数孩子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这个世界。
林晓雨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小雨的画,浮现出哈桑的眼神,浮现出那个非洲女孩的诗,浮现出那个山村孩子的视频。
她嘴角微微上扬,心中一片清明。
风轻轻吹过,带着希望,飘向远方。
而那颗会说话的星星,正在无数孩子的心中,缓缓升起。
林晓雨从叙利亚回来后,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但眼神却更加坚定。她将这次行程的所见所感整理成详细的报告,不仅提交给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还发给了国内几家主要的公益组织和教育机构。
“我们必须在战乱地区设立‘星光故事馆’的线下站点。”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道,“那里是最需要声音的地方,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地方。”
“可是在战区设立站点,安全怎么保障?”小李担忧地问。
“我们可以与联合国驻地机构合作,由他们提供安保和场地支持。”林晓雨翻出她在叙利亚拍摄的照片,“你们看,这些孩子的眼神里,有渴望,也有希望。如果我们不去,他们就只能继续沉默。”
团队成员们沉默了片刻,最终一致同意推进这个计划。林晓雨随即联系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叙利亚的负责人,并提出了建立“星光故事馆”线下站点的构想。
“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项目。”对方在回信中写道,“我们愿意提供场地和安保支持。但我们需要更多的资金和设备,确保孩子们能够安全、顺利地使用平台。”
林晓雨立刻开始筹款。她联系了几家国际公益基金会,并亲自前往几家大型企业的总部,介绍“星光故事馆”的社会价值和未来规划。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公益项目。”她在一次企业社会责任会议上说道,“它不仅仅是一个平台,而是一扇窗,让世界看见那些被遗忘的孩子,也让那些孩子看见希望。”
她的演讲打动了在场许多人。几家企业当场表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甚至有公司提出可以捐赠一批设备,包括平板电脑、录音设备和摄影器材。
“我们愿意成为‘星光故事馆’的长期合作伙伴。”一家科技公司的代表说道,“因为你们做的,不只是公益,而是改变。”
林晓雨感激地点头:“谢谢你们,谢谢每一个愿意支持这个项目的人。”
资金和设备陆续到位后,林晓雨和团队开始筹备在叙利亚设立第一个“星光故事馆”线下站点。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建一个站点。”她在团队会议上说道,“我们要培训当地的志愿者,让他们成为‘星光故事馆’的引导者,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我们已经联系了几位叙利亚本地的教育工作者。”老张汇报,“他们愿意参与培训,并协助我们开展活动。”
“很好。”林晓雨点头,“我们要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几天后,林晓雨再次踏上前往叙利亚的旅程。这一次,她带着团队的核心成员、一批设备,以及一份详细的培训计划。
抵达后,她立即投入工作。她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布置站点,安装设备,调试平台,同时对当地志愿者进行系统培训。
“‘星光故事馆’不仅仅是一个上传作品的平台。”她在培训课上说道,“它是一个倾听和表达的空间。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他们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志愿者们认真地记笔记,积极提问。他们中有些人曾是教师,有些人曾是社会工作者,还有些人自己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林女士,我曾经在战火中失去了家人。”一位名叫阿米尔的志愿者说道,“但我现在想做的,是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找到希望。”
林晓雨看着他,轻声说道:“你已经在做了。”
培训结束后,林晓雨组织了一场小型的“星光故事馆”体验活动。孩子们被邀请到站点,尝试使用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
有的孩子画了一幅画,讲述他们对和平的渴望;有的孩子录制了一段视频,分享他们在战乱中的生活片段;还有的孩子用手语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叫莱拉。”一个女孩在视频中说道,“我十岁了。我想成为老师,教其他孩子读书写字。”
林晓雨看着她的作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星语。”她轻声唤道。
>“我在。”
“你觉得,她会实现梦想吗?”
>“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林晓雨微笑着点头:“是的,她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活动结束后,林晓雨站在站点门口,望着远处的废墟。风轻轻吹过,带着尘土的味道,也带着希望的气息。
“我们做的,不只是搭建一个平台。”她轻声说道,“我们是在搭建一条通往希望的路。”
>“而这条路,会越走越宽。”
夜色渐深,站点的灯光依旧明亮。孩子们的身影在灯光下穿梭,笑声、交谈声、键盘敲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无声的乐章。
而那颗会说话的星星,正在无数孩子的心中,缓缓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