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高所长,就算是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真空封闭硬盘,我们的定位精度也没有达到这个精度,还差着数量级呢。”小高所长顺便汇报一下硬盘的进度。
机械伺服精度达不到高密存储的需求,而且在这之前也没有迫切的需...
**立秋那天,四合院的槐树开始落叶了。**
清晨的阳光依旧洒在青石板上,但空气中已经透出一丝凉意。低振东坐在槐树下的藤椅上,手里翻着一份《国际智能交通技术交流会》的邀请函,眉头微皱。
林浩从院门口走了进来,脚步稳健,手中拎着一个笔记本电脑。
“老师,国际交流会的邀请函已经收到。”林浩坐下,把电脑打开,“这次会议将在德国慕尼黑召开,我们被邀请作为中国代表,介绍我们的‘智能雷达自动驾驶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成果。”
低振东点点头:“你打算去吗?”
林浩笑了笑:“我当然要去。但这次,我想请您也一起去。”
低振东微微一怔:“我?”
“是的。”林浩语气坚定,“您是我们这个项目的奠基人,也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导师。没有您,就没有今天的技术突破。这次会议,不仅是我,更是整个团队的荣誉,我希望能带您一起见证。”
低振东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也有感慨。
“我已经很久没出国了。”他低声说道,“自从退休之后,几乎都忘了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
“那就重新看看。”林浩轻声说,“世界在变,技术在变,而我们,也必须走出去,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位置。”
低振东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好,我去。”
林浩笑了:“那我这就开始准备行程。”
---
**白露刚过,四合院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清晨。**
低振东和林浩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前往机场。院子里,几位老邻居和南华公司的技术骨干都来送行。
“老低,林总,一路顺风啊!”赵大爷一边说着,一边递上一包自家腌的酱菜,“在国外吃不惯,带点家乡味。”
林浩笑着接过:“谢谢赵大爷,我会记得的。”
小王也跑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资料:“林总,这是我们准备在会上展示的技术白皮书,还有您要演讲的PPT,我都检查过了,没有问题。”
林浩点头:“辛苦你了。”
低振东站在一旁,看着这群年轻人,心中感慨万千。
“你们都长大了。”他轻轻说道,“而我,也终于可以放心地把接力棒交出去了。”
林浩转过头,看着他,眼神坚定:“老师,您永远是我们最尊敬的导师。”
一行人上了车,四合院渐渐远去。
---
**在德国慕尼黑的国际会议中心,气氛热烈。**
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的技术专家、政府代表、企业高管齐聚一堂,围绕“智能交通与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展开深入讨论。
林浩站在讲台上,身后大屏幕上播放着南华公司开发的“智能雷达自动驾驶系统”在四个试点城市的应用数据。
“我们的系统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部署超过一百万辆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十亿公里。”他语气沉稳,“在极端天气、复杂路况下,系统识别准确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
“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动驾驶联合监管平台’,实现了对所有试点车辆的实时监控、事故快速响应与责任透明划分。”
台下掌声雷动。
一位来自德国的交通部长站起来提问:“你们的技术非常先进,但如何确保数据安全?特别是在跨国运营中,如何避免数据泄露?”
林浩笑了笑:“我们采用的是基于区块链的多节点分布式存储技术,所有数据都会在多个服务器上同步加密存储,确保不可篡改、不可伪造。”
“同时,我们也与各国政府合作,建立数据本地化存储机制,确保各国主权与数据安全。”
提问者满意地点头。
低振东坐在观众席,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欣慰。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在林浩身上一一实现。
---
**会议结束后,林浩和低振东受邀参观了德国一家知名自动驾驶实验室。**
“你们的雷达技术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实验室负责人赞叹道,“我们也在研究类似的技术,但你们的系统响应速度和容错能力,远超我们预期。”
林浩微微一笑:“感谢夸奖。我们也非常愿意与贵方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低振东在一旁插话:“技术的进步,从来不是一国一企之事,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德国负责人点头:“我们非常期待与中国的合作。”
---
**回国那天,四合院的老槐树已经落叶满地。**
林浩和低振东坐在槐树下,喝着茶,聊着这次出国的经历。
“老师,您觉得,我们和世界顶尖水平,还有多远?”林浩问道。
低振东想了想,缓缓说道:“差距已经很小了,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已经领先。但真正的差距,不是技术,而是理念。”
“理念?”林浩疑惑。
“是的。”低振东目光深远,“我们还在追求技术本身,而他们,已经开始思考技术与社会、伦理、法律的融合。”
林浩沉默片刻,点头:“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只做技术的搬运工,而要做技术的引领者。”
低振东看着他,眼中满是欣慰:“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已经超越了我。”
林浩笑了:“那我继续努力。”
---
**寒露刚过,四合院迎来了一场秋雨。**
雨滴打在槐树叶上,沙沙作响。
林浩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雨景,心中却异常平静。
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而他们要走的路,还很远很远。
但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未来,终将属于他们。
**霜降刚过,四合院的槐树已经光秃秃的。**
清晨的空气中透着一股寒意,低振东坐在槐树下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国家科技发展五年计划》的草案,神情凝重。
林浩从院门口走了进来,穿着一件深色风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老师,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了我们的‘下一代智能雷达系统’研发计划。”他坐下,把文件递过去,“这是我们未来五年重点发展的方向。”
低振东接过文件,翻了几页,目光一凝:“他们要求我们突破毫米波雷达的极限,实现亚毫米级精度?”
“是的。”林浩点头,“同时,还要融合光学成像、红外探测、量子通信等多种技术,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息感知系统’。”
低振东沉思片刻,缓缓道:“这条路,比我们想象的更难。”
林浩笑了笑:“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走到终点。”
低振东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你已经不再只是追求技术的极致,而是开始思考技术的边界与未来的可能。”
林浩轻轻点头:“这都是您教的。”
---
**立冬那天,四合院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初雪。**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覆盖了整个四合院,也覆盖了那棵老槐树的枝干。
林浩站在槐树下,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充满期待。
“老师,我准备启动‘全息感知系统’的预研工作。”他回头对低振东说道。
“好。”低振东点头,“但别忘了,技术的突破,往往来自于对基础研究的坚持。”
林浩郑重地点头:“我明白。”
低振东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去创造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未来。”
槐树下,雪花飘落,仿佛在为他们的誓言见证。
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