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65章 我有足够多的时间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65章 我有足够多的时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65章我有足够多的时间(第1/2页)
    张新不可置信的看着信中的内容。
    这封信是何进亲笔写的,里面详细的讲述了他在朝堂之上,与张温据理力争的过程。
    末了,还附上一句,他佩服张新的忠义,希望以后有机会一起共事。
    全文语调较为平和,内容也很友好,完全没有大将军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何进这是想招揽我?”张新思索道:“看来他这个大将军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啊......”
    在他看来,何进就是汉末第一大冤种。
    何皇后,是东汉唯一一个,非世家大族出身的皇后。
    刘宏把何进提拔上来,为的就是让他对抗士人。
    光和元年,宋皇后废,三年,何皇后立。
    直到中平元年,短短四年的时间,何进就从颍川太守一路坐火箭似的升到了大将军。
    比起前任宋皇后的父亲,七年时间才做到执金吾,快上太多了。
    本来么,自家妹夫是皇帝,又做了大将军,只要好好辅佐皇帝,荣华富贵肯定是少不了的。
    可何进偏不,当了大将军以后,就跑去和士人鬼混了。
    气的刘宏连兵都不想给他补了。
    中平五年,刘宏组建西园新军,不仅把何进排除在外,还令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节制大将军。
    小黄门是什么官?
    天子家奴而已。
    掌管一万人的大将军,说出去都让人笑话,还得听家奴的指挥。
    大将军做到何进这个份上,也是没谁了。
    得罪完皇帝,再看士人这边,纯纯把他当枪使,天天挑拨他去杀宦官。
    搞得弟弟何苗都看不下去了,和他说:我们从南阳来的时候,贫贱不堪,都是靠着宦官运作,现在才能富贵,国家的事没有那么简单,希望你好好考虑。
    何太后那边,也怀疑他杀宦官是想效仿窦武专权,因此不再信任他。
    家人、宦官也得罪完了。
    最后的结果呢?身死族灭,哪个士人记得他的好?
    要不是儿媳妇被曹操收进府中,连何晏这个孙子都留不下来。
    太冤种了。
    不过,既然何进有意招揽,张新自然不会拒绝。
    朝中有人好做官嘛。
    张新思索一会,遣人将鲜于辅和张方叫了过来。
    少倾,二人来到,行礼道:“不知明公唤我等前来,所为何事?”
    张新将何进的书信拿给二人看,问道:“大将军似有意延揽于我,不知卿等以为我该如何回复?”
    鲜于辅接过书信一看,眼中露出震惊的神色。
    卧槽!明公牛逼啊!
    大将军是什么官?
    百官之首啊!
    何进是什么人?
    大汉国舅爷啊!
    这样的一个人,竟然在朝堂上为张新说话?
    他真的只是一个反贼吗?
    鲜于辅看完,将书信递给张方,张方脸上也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这个小太守好像不简单啊......
    张新静静地看着二人,也不打扰。
    片刻,鲜于辅回过神来,拱手说道:“久闻大将军广交天下豪杰之士,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臣以为,明公既得大将军看重,不妨应之,朝中有大将军为明公说话,对明公日后仕途颇有裨益。”
    “臣附议。”张方也道。
    张新点头,“那便依二位所言,我稍后回书一封。”
    问他们怎么回复,这只是个借口。
    何进想招揽他,那他借用一下何进的名头,这不过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5章我有足够多的时间(第2/2页)
    他的目的就是要告诉鲜于氏和张氏,老子朝中是有人的。
    这些士族的消息网就和蜘蛛网一样,只要眼前这二人知道了,那么天下人早晚都会知道。
    这对他日后的名声,是很有好处的。
    接着张新说道:“明日我要升朝,劳烦鲜于卿告知百官。”
    “诺。”
    次日,张新上朝,将田楷谏言的吏治之事说了一下,要求郡府派出监察人员,监督县乡各级官吏。
    同时命令新上任的南部督邮陈松起驾巡县,整治各县中盗匪、游侠的问题。
    退朝后,张新让严进留了下来。
    “严老,郡中工匠可有会造纸之人?”
    严进一路跟随张新,造木筏,备兵甲,出力甚多,因此张新在得了太守之位后,辟他为工曹掾,总领郡府以及黄巾的所有工匠。
    “有。”严进回道。
    和帝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一说发明),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东西,造出了“蔡侯纸”。
    不过蔡侯纸的制作工艺复杂,且容易损坏,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书写还是以竹简为主。
    渔阳作为郡府,对纸还是有些需求的,因此府内有一些会造纸的工匠。
    “我意改进造纸术。”张新开门见山,“你去将那些会造纸的工匠都集中起来,命他们研究新纸。”
    “诺。”严进应了一声,随后问道:“不知明公对新纸作何要求?”
    “要适合书写,结实耐用,还要能长时间保存。”张新说道:“同时还要成本低廉,能大规模制造。”
    “这......”严进为难道:“恐怕极难啊......”
    “无妨。”张新微微一笑,“我给你提个醒,可用桑皮、麻、楮皮、竹等物制作,尤其是竹。”
    “耐用方面,可取胶溶于纸浆,再加以黄蘖汁驱虫。”
    造纸的原材料张新知道,但工艺他不知道,只能把他所知的材料都告诉严进,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古人只是没有WIFI和手机,并不是傻。
    “大帅竟也懂得造纸?”严进惊奇道。
    “去做吧。”张新没有回答,“要钱,去府库里拿,要人,你找张牛角调。”
    “诺。”
    严进躬身行礼,转身离开。
    张新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
    从东汉到唐末的士族门阀政治,说白了就是对知识的垄断。
    这些士族利用古代知识传播不便的特点,垄断了所有书籍。
    东汉的底层教育十分普及,朝廷甚至将“学”之一事,纳入了郡县官员的考核体系中。
    然而,底层百姓所能接触到的,无非就是类似于《孝经》这种劝人向善,有利于统治者稳定的书籍。
    说得难听点,就是愚民用的书籍!
    张角的《太平经》也算,所以他在造反前,还蛮得朝廷看重的。
    而真正能学到东西的书籍,都垄断在世家大族的手里。
    张新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知识的垄断!
    只有打破垄断,底层才能向上流动,国家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不是像魏晋南北朝那般,整个国家一潭死水。
    打破垄断的第一步,就是造出足够便宜,足够多的纸!
    有了足够便宜的纸,百姓才能读的起书。
    等到天下的读书人足够多了,他就可以开科取士了。
    虽然这需要很长时间,不过张新今年才十七岁,他有足够多的时间,等待天下读书人成长起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