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525章 朝会(下)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525章 朝会(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525章朝会(下)(第1/2页)
    (两章一起发)
    “臣以为,太尉之言有理。”
    张新微微一笑。
    他当然不会看不出来,朱儁这是在找机会试探,想要削弱他手上的兵权。
    如果他不同意,那么朱儁的下一句话大概就是:大将军拥兵自重,意欲何为?莫非要效董卓、李傕故事乎?
    张新脸上带笑,心中却是不屑。
    假如他若真的效法董卓、李傕,菜朱反而不敢说这种话。
    也就欺负自己是个老实人罢了。
    哼!
    其实裁军之事,不用朱儁来说,张新过段时间也是要做的。
    昔年董卓麾下总共只有五万西凉兵。
    那些西凉兵先被张新拍了几顿,带走一部分,再由李郭自相残杀一场,恐怕连一半都没剩下来。
    多出来的人,都是西凉F4反攻长安之时,裹挟来的流民而已。
    这些人留在军中不仅消耗粮草,还会拉低部队的战斗力,加大管理难度,性价比极低。
    现在朱儁提出裁军,正中张新下怀。
    百官闻言心中一松。
    刘协更是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姑父忠诚,姑父忠诚......”
    朱儁眼中闪过一丝意外,显然是没想到张新答应的这么痛快。
    愣了一会儿,朱儁开口问道:“不知大将军以为,裁撤多少兵马合适?”
    不觉间,朱儁的语气柔和了许多。
    他虽与张新有些私怨,可二人眼下都是在为国家办事。
    张新这么给他面子,他也不好再端着。
    否则就要被人议论抨击了。
    张新心中计算了一番。
    “十二万左右吧,太尉以为如何?”
    目前张新麾下聚集在关中的精锐兵马共有十一支。
    除去他的亲卫玄甲军和于夫罗的匈奴骑兵,还有徐荣的三千营,赵云的五军营,关羽的幽州兵,于禁的徐州兵,徐和的青州兵,徐晃的河东兵,杨凤的黑山军,麴义的先登营,淳于琼、张郃等人的冀州兵......
    玄甲军和匈奴骑兵不动。
    另外九支兵马,张新计划将他们都扩编到五千人。
    这样一算,十一支兵马正好是五万人多点。
    剩下的那些屯田兵,发完赏钱之后,就可以让他们回去种地了。
    若有需要,再行征召即可。
    西凉兵这里,张新准备给他们一万人的编制,分成四部。
    这四部,他打算让郭汜、樊稠、张绣和马超来带,组成新的西凉F4。
    先前张济被董白教育了一顿,好像已经放下了邹氏之事。
    可张新对他依旧无法放心。
    相比之下,还是张绣这个老实人更值得信任。
    马腾虽说暂时还没投降,但那也是迟早的事。
    除非他想死。
    他来了,张新就不会再放他出去了。
    让他待在朝廷和张济作个伴吧。
    这样一来,为了安马腾那些旧部的心,就必须要给马超一部兵马。
    马儿的人品是不行,然而一部兵马只有两千五百人。
    有自己压着,谅他也不敢有什么异心。
    况且马儿能接自己两招,还是有点水平的。
    不用的话,太可惜了。
    “十二万?”
    百官听闻这个数字,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原以为,张新卖个面子,裁撤个三五万人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他竟然要裁撤十二万这么多!
    关中地区目前的总兵力也就十八万左右,裁撤十二万,一下就去了三分之二!
    “子......大将军。”
    蔡邕忍不住开口道:“如今关中虽然平靖,可北有匈奴,西有羌乱,南边还有米贼张鲁作乱。”
    “这一下子裁撤十二万大军,是否太多了些?”
    “要不还是裁八万吧?留十万大军也好啊......”
    “是啊是啊。”
    不少官员纷纷附和,“大将军,司徒之言有理。”
    “关中四面虎狼环伺,还是多留一些兵马吧?”
    “六万,太少了......”
    “大将军。”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刘协也开口说道:“六万确实太少,还是多留一些吧。”
    朝廷的这些官员也是怕了。
    当初西凉F4反攻长安,仅仅十万兵马,就是一副遮天蔽日的景象。
    而凉州那帮子叛贼动辄就是二十万,三十万的来。
    只留六万大军,怎么够哦?
    “汉中张鲁,守土之犬也,必不敢进犯关中。”
    张新自信一笑,“至于凉州诸侯,臣自有安抚之策,陛下勿忧。”
    “朝廷要做的,只需防备好北边的匈奴即可。”
    “兵贵精而不贵多,六万大军,足矣。”
    “再者说了,李郭等人麾下裁撤下来的西凉兵,又不是就地解散,回乡务农。”
    “臣打算将他们编成吏卒,就在关中屯田。”
    “农忙种地,农闲操练,若有战事,随时征召。”
    百官恍然。
    那就没问题了。
    裁下来的西凉兵大概有个七万左右的数量,若是征召起来,随时都能凑出十几万的大军来。
    刘协也松了一口气。
    他实在是不想长安再被叛军攻破一次。
    嗯,不愧是姑父。
    思虑就是周全。
    “嗯?”
    刘协突然心中一动,开口问道:“大将军,你说......”
    “你有安抚凉州诸侯之策?”
    “有啊。”
    张新点头。
    “可否说与朕听?”
    刘协一脸好奇。
    百官也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张新。
    凉州百年羌乱,朝廷一直无法彻底解决。
    你能有什么办法?
    “这个啊......”
    张新挠头,“臣有一个妾室,乃韩遂之女。”
    “哇哦......”
    百官发出一阵惊呼。
    不少人顿时就想起来了。
    确实有这么回事。
    当初何进和张新在朝堂上吵架的时候,还拿这点来攻诘张新谋反来着的。
    “凉州之乱,归根结底,乃是物资匮乏。”
    张新继续说道:“汉羌两族为争生存,厮杀百年,早已积怨已久。”
    “桓帝之时,虽有凉州三明镇压,平定百年羌乱。“
    “然百年积怨深入人心,不是如此轻易就能平息下去的。”
    “有心之人只要稍加挑拨,便能将汉人和羌人的矛盾,转化成凉州和朝廷的矛盾。”
    “韩遂,便是这个有心之人!”
    百官纷纷点头。
    情况确实如此。
    汉羌矛盾的起源,还是在汉武帝之时。
    羌人,其实也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出自三苗,自称黄帝之后。
    自古以来,他们就占据着凉州、并州以及关中的部分地区,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十分密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25章朝会(下)(第2/2页)
    武王伐商,八百诸侯中就有许多羌人部落。
    至周穆王时,羌人不再朝贡中原王朝,由此展开了与中原王朝近千年的相爱相杀。
    羌人的高光时刻,就是有一支叫做犬戎的部落,攻入镐京,灭亡了西周。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秦国变法之后,国力迅速提升,有事没事就把边上的羌人抓来揍一顿,顺便拓展一下版图。
    比如现在的北地郡,上郡,都是在那会设立的。
    羌人地盘也被逐渐挤压到了凉州这一块。
    只不过当时秦国的重心都在关东六国,暂时腾不出手来收拾这帮羌人。
    等到能腾出手了,秦朝也就亡了。
    汉承秦制。
    因此在西汉开国之初,是没有凉州这块地盘的。
    汉武帝时,刘小猪觉得这帮羌人不仅不老实,还天天和匈奴人勾勾搭搭,影响他种地,就派兵将这里的羌人赶走,迁移汉人过来。
    被赶走的羌人当然不会甘心自己的地盘被夺走,时常谋划反攻之事。
    然而西汉朝廷实在是太强了,羌人回来一次,就被吊打一次。
    比如在宣帝之时,先零羌就曾与诸羌部落盟誓,想要打回凉州。
    结果还没出兵,就被当时的汉使义渠安国以谈判为名,骗杀四十多个首领,然后在金城被赵充国吊打了一顿。
    元帝时,彡(Xiān)姐羌又想搞事,然后又被冯俸世吊打了一顿。
    从此以后,羌人就老实了。
    直到两汉交替之际,中原大乱,羌人才恢复了一些元气。
    明章之治后,东汉的国力有所下滑,恢复元气的羌人开始频繁搞事,与东汉朝廷打了一百多年。
    在这一百年间,羌人也逐渐夺回了一些地盘。
    然而凉州产出的物资本来就只有这么多,羌人一来,汉人自然就不够用了。
    于是两族之间的矛盾便从争夺地盘,变成了争夺生存物资。
    虽说经过凉州三明的血腥镇压,杀了几万羌人,暂时压制住了矛盾。
    可这一百多年下来的仇恨,不是这短短十余年时间能够消解的。
    当然了,这一百多年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起码凉州当地的部分汉人和部分羌人,已经渐渐开始融合了。
    比如马腾的生母就是羌女,马超的生母也是羌女。
    这就导致了一些羌人也开始逐渐认同汉人,愿意服从他们的领导。
    宋建、王国、韩遂等汉人,就是其中典型。
    “韩遂原为汉吏,曾想结交故大将军何进。”
    张新侃侃而谈,“何进不纳他之言,他便返回凉州,与北宫伯玉等人共同叛乱。”
    “然而李傕作乱之时,他又来投降朝廷,请求封赏。”
    “由此可见,其人亦是心向汉室,至少是心向汉室给他的官职。”
    百官若有所思。
    张新分析完形势,道出心中计策。
    “臣之策,便是以朝廷的名义下诏,拜他为凉州刺史,让他统领凉州诸侯。”
    “同时,天使所过之处,一定要大肆宣扬,免除凉州赋税五年!”
    “如此一来,朝廷的恩德给到凉州百姓,凉州人再有什么问题,就怪不到朝廷头上了。”
    “那些羌人即使要反,也会先去找韩遂的麻烦,而不是朝廷。”
    此言一出,百官尽皆哗然。
    “大将军!”
    朱儁立即出列,看着张新大声质问道:“你将凉州之地委与叛贼之手,是何居心。”
    “难道是要将凉州割让给韩遂吗?”
    刺史,掌军权。
    强势的刺史,也可以插手政权。
    免税,相当于朝廷放弃了财权。
    军政财三权都不在朝廷手中,朝廷还拿什么掌控凉州?
    “是啊是啊。”
    百官纷纷附和。
    就连淳于嘉也站了出来,表示反对。
    “大将军此言不妥。”
    “有何不妥?”
    张新反问道:“凉州的赋税,朝廷这几年收上来了?”
    “啊这......”
    淳于嘉顿时就没话说了。
    别说这几年了。
    自从中平元年开始,朝廷就收不上凉州的税了。
    否则当初崔烈也不会建议放弃凉州之地。
    张新再问:“凉州的兵马,朝廷能掌控吗?”
    百官无话可说。
    张新再补一刀。
    “朝廷派去的官员,这些年被杀了多少?”
    百官的沉默震耳欲聋。
    “凉州之地,实际上已非朝廷所有!”
    张新叹了口气,“我也想举兵收复凉州,只是大汉如今内有诸侯割据,外有胡人寇边,眼下实非收复凉州之机。”
    “用一虚名,换凉州五年安定,也是无奈之策。”
    “诸公放心,待五年后,我定收复凉州!”
    百官听闻此言,不再表示反对。
    凉州之地,混乱贫瘠。
    当初朝廷强大之时,都差点被羌乱拖垮,何况现在?
    “大将军。”
    朱儁想了一会,艰难地开口问道:“若韩遂用这五年时间整合凉州各部,裂土称王,该当如何?”
    “很简单。”
    张新淡淡说道:“我去揍他不就是了?”
    “嗯......”
    朱儁低头。
    这个回答......
    确实够简单,够暴力。
    但无法反驳。
    “大将军。”
    淳于嘉疑虑道:“韩遂此人反复无常,他真会安心做那凉州刺史,不再进犯关中么?”
    “会的。”
    张新点头,“我方才不是说了么?我有个妾室是他女儿。”
    “有这层关系在,只要我在朝中,他一定安心。”
    纵观韩遂一生,反反复复,求的不过是一个汉家官职,割据一方罢了。
    现在张新把名义给他,他一定会去尝试收复其他诸侯。
    而以他的能力,绝对无法统一凉州。
    毕竟他在凉州折腾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窝在金城那一亩三分地。
    相反,韩遂虽然多次作为凉州诸侯的首领进犯关中,但那靠的是将凉州的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
    如今朝廷不收税,不征发徭役,他就没了转移矛盾的借口。
    这样一来,凉州人的日子若是再过不好,韩遂将首当其冲,承受汉羌百姓的怒火。
    到时候不用朝廷出兵,凉州各部自己就得打起来。
    当然了,若是韩遂真的还敢造反,张新也不怕。
    关中的十几万大军,就是他的底气。
    刘协见百官不再说话,又想起刘宏临终之言。
    听姑父的。
    “那就依大将军之言。”
    刘协开口道:“拟旨......”
    “陛下且慢。”
    张新微微一笑,“此事臣尚需谋划一番,不急于这一时。”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