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428章他实在太不容易了
建康。
台城。
「陛下在为百姓祈福,什麽事都比不过此事,殿下还是稍等吧!」
萧纲接到了前线的奏报,得知了侯景率兵进犯的军情,便急急忙忙前来禀告。
可在门口,却被内侍拦住了。
萧纲便是心忧,可还是按耐住了。
入夏之后,南朝各地也向建康报来了灾情。
南方的水田比北方的旱田亩产高,可南方主要的作物稻米比北方的粟米更不耐寒。
这场灾情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天空之中,又时常灰蒙蒙的,如此景象,更让南梁的公卿百姓都陷入了恐慌之中,本来要提议的今岁伐蜀的议程也暂停了下来。
殿宇之中诵经声未断,朱异丶韦粲等天子近臣,都陆续到了。让萧纲有些意外的是,贺拔胜也被叫来了。
白日之中,殿宇里点燃着烛火,等到一声磬声响起,萧纲等人才陆续走进了殿宇之中。
殿宇之中,灯火摇曳,还有着一股檀香味。
众人等待着,萧衍从一旁侧殿走进了议事的正殿,看着一众站着的人,道了一声。
「都坐吧!」
「谢陛下!」
众人落座,萧衍并没有第一时间听取萧纲的话,而是看向了朱异,询问道:
「各地灾情如何?」
「有赖陛下之恩德,各州各郡的民情尚且平稳,府库之中的存粮足以支用。」
萧衍信佛,因此建康城中建有大量的寺庙。这些寺庙是不用交税的,招收了大量的百姓,隐藏了户口。
平时南梁朝廷收不上税,到了灾年,对于那些出家的僧尼,也不需要太操心。
萧衍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残暴昏庸无能的君主,年轻时的他可谓雄才大略。如今年老,心肠渐渐软了下来,可对于朝廷大阵丶军阵要略,萧衍还是很把握的相当精准。
自司马睿建立东晋,两百多年来,南朝接收了大量北方来的士人和流民。
所谓衣冠南渡!
这些士人和流民不只是带来了北方的文学经典,更为南方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技术,将南方本来不适宜居住和贫瘠之地开发成了沃土。
最典型的便是长沙。
西汉之时,贾谊被贬长沙,便知道自己恐怕活不久了。那时的长沙湿热,瘴疠弥漫,长安的人去了南方,根本适应不了。
如今的长沙,在南朝却是相当不错的地方。
南朝对于疆域的开发已经越过了五岭之南,到达了广州丶交州之地。
有赖于南朝两百多年的深耕和萧衍早年为政打下的基石,南梁的府库可算充盈,建康也依旧是繁盛之地。
「如此,甚好!」
萧衍又问道:
「北虏如何?」
朱异回道:
「北虏大野爽前些年便对各地军府下了储粮之令,屡生军夺官丶民之粮事,去岁又从各地搜刮了百万石粮食,惹得天怒人怨,关中今岁大旱。北虏大野爽不思己过,却强令关中百姓迁入巴蜀,与当地的蛮夷纷争不断,巴蜀汉中之地,已起乱象。」
便在此时,萧纲开口道:
「陛下,侯景也趁势入寇,掳掠淮水南北各州。」
萧纲是又怕朱异如此说,萧衍会生起伐蜀之意。他是太子,已然负责经略淮水防线,自然不可能再去伐蜀。因此,萧纲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几个弟弟手中握有超过自己的兵力和钱粮。
萧衍摆了摆手,道:
「侯景小儿,不足道哉,庆之佐江淮,自可御之。」
萧纲听了这话,闭口不言。
只是萧衍也没有下定决心伐蜀。此刻巴蜀的情势如何,他还把握不住,于是决定再等等。
「破胡,你以为如何?」
贺拔胜心中,对于南朝公卿对北方的评价其实很不屑。
你不能用常理来揣度北面的状况。
按照常理来说,灾年当休兵养民,不宜大动干戈。
可李爽并不是遵循常理之人。
李爽在关中这麽多年,关中之军也早已经不是南梁公卿印象之中的北朝二流军队了。
情势越混乱,状况越紧急,局面越糟糕,说不得他们越适应。
「臣以为巴蜀局势未定,关中情势未明,若欲伐蜀,当容后观之,再行定夺。」
贺拔胜如此说,正好说中了萧衍的心思。
当下,他点了点头,道:
「就依破胡之意。」
……
广陵城。
侯景的面前,站着麾下一众北人将领。
「尔等可知,关中大旱?」
贾显智等人看着侯景,心中有些奇怪。
这事不就早就传来了麽?侯景这个时候说是什麽意思?
「如今关中大旱,迁移百姓于巴蜀,却遭蛮夷阻拦,情势混乱。先期入蜀的三千人在东方老的带领下,进展并不顺利,不得已,大王又以府兵领民入蜀,征伐蛮夷,关中此时的军力相比往日,可谓势弱,边境的蛮夷见此,恐生歹意。」
侯景说着,道:
「相形之下,我军近讨南梁数州,屡屡有所获,可谓兵精粮足。」
贾显智等人越听越觉得不对劲。
关中虚弱,广陵又兵强马壮,你要做什麽?
「当此良机,洛阳——」
侯景还没有说完,贾显智就赶紧打住了。
「上将军,你接下来的话还是不说为好。」
侯景被人打断讲话,本来很不爽,又听了贾显智的话,脸上带着怒意。
贾显智见侯景这模样,更加惊恐,道:
「我等先前不欲追随贺拔胜,如今也不会追随上将军打进洛阳,还望上将军自重。」
侯景听了,更加愤怒,骂道:
「你这厮竟敢诬陷我谋逆,我什麽时候跟你说要打进洛阳?」
贾显智也愣了。
你不想要打进洛阳,刚刚说什麽关中势弱,自己兵强马壮?
「那上将军刚才所谓良机乃是何意?」
「天下纷乱,正是用武之时。」
侯景说着,向着关中的方向,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大王要粮,那些世族本应该亲自送往洛阳,还劳烦大王亲自去一趟河北,你说他们是不是个玩意!」
「……」
贾显智等人一阵无语。
「一想到大王不辞劳苦,还去了营州那等苦寒之地,才弄到区区两百万石粮食,我就忍不住为大王感到委屈。我等如何能安坐此地,等洛阳之粮。」
「那上将军何意?」
「我等忠臣,得自己抢!」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