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 55 章 盗墓与考古【三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 55 章 盗墓与考古【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虽然这些墓葬屡经盗掘,但并不等同于失去了考古价值。
    因为盗墓贼眼中,只看得到绚烂的金银珠宝,可对于当代考古学来说,金银珠宝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
    毕竟你一块金子在博物馆陈列也是陈列,一面金墙摆在博物馆也只能砌墙,除了亮瞎游客的眼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用途。】
    诸位帝王大惊。
    考古价值?
    你们后世之人为何要到别人的墓葬里去考古?
    你们礼貌吗?
    刘彻皱了皱眉。
    为何天幕后面那句话说得如此顺畅,莫不是自己见过什么古代金墙不成?
    所以说天幕所在之时代,挖了他们的墓之后,只陈列不花金银,这是什么习惯。
    刘彻表示不理解。
    天幕笼罩下的,可不止视钱财如粪土的王侯将相。
    还有京城之中的贩夫走卒。
    他们听不懂什么叫考古,也不明白什么叫价值,只听得那句金银珠宝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
    他们格外惊诧,什么?天幕果真是神人也,竟连金银都看不上眼?
    【非要说的话,那大概就是可以见证一下古代的炼金技术和加工技术。】
    历代帝王:……
    天幕倒也不必如此勉强。
    他们也不是非要你们笑纳自己陵墓之中的金银珠宝不可。
    他们虽钱多,但钱在手里,倒也不烫手。
    【因而民间那句“考古是白天作业,盗墓是夜里点灯。”也实在是对于考古学本身的污蔑。
    考古学具有其严格的标准,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本身的模样,这才是第一手的历史,犹自带着漫长历史的余温。
    再者说,同一心盯着大型陵墓不放的盗墓相比,考古是个更大范畴的概念,考古的研究对象,是一切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物,不过是因为墓葬出土的文物更多更精美,让大家忽视了其他的方面。
    事实上,对于墓葬的考古,不过是考古学一个很小的分支罢了。】
    始皇帝很震惊。
    后世连挖掘古代的遗迹都要给专门设个什么学官么?
    看来是真的挺闲的,这种不该只是兴趣爱好吗?
    【在这个话语权被西方掌控的今天,在西方人不断想要缩短中华文化时间的如今,考古的意义,更是远超曾经的任何时代。
    也给予了华夏子民昂首于世界的底气和勇气。
    聊起历史,那我们可就不困了。
    估摸着要不是有如此宏伟的秦始皇陵和汉代帝陵,说不准西方还能闭着眼睛说咱中国连秦汉都是编的。】
    始皇帝与汉武帝:???
    他大秦/汉的后代,怎么这么憋屈?
    什么西方?
    是之前天幕上出现的那张地图西面尽头的那些名字奇怪的国家么?
    要是秦汉
    是编造的,那他们是什么?
    是话本里的角色不成?
    真是开玩笑。
    始皇帝表示,好吧,那就勉强算你们考古有点道理。
    但是,还是不能挖他们秦国人的墓啊,他依然表示接受无能。
    【殷墟的发掘与商代妇好墓等商代古墓的发掘,踏踏实实将中国的历史锁死在商代,并让我们初步触碰到了渺远商代的冰山一角。
    而震撼世界的三星堆,更是将时间推向五千年之前,证明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并不是信口胡说,终于堵上了那些口口声声宣称,中国商代之前无文明的所谓外国专家的嘴。
    他们大概没有想到,中国非但真的有五千年前的文物,还有更加多姿奇幻,与中原习俗完全不同的文化。】
    随着激昂的背景音乐,常柚将秦始皇陵,汉代帝陵以及殷墟、三星堆等图片一一闪过,最后更是聚焦于三星堆那个震铄中外的青铜立人。
    这画面,便是古代的帝王也是没有见过的。
    这是什么奇怪的雕塑啊?
    这真能是商代之前的东西?
    怎么长得跟史书里说得完全不一样啊。
    而更加敏锐的帝王们则发现,比起这个奇怪的立人,更加震撼的,当属图片之中绚烂的打光。
    这好似不是烛火吧,如何能亮?
    还这般亮?简直便是不合理。
    【当然,考古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在那个没有历史唯物观的古代,强行要求每一位史书作者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那显然是强人所难。
    更何况,人毕竟不是机器。时至今日,每一位历史学家写下的史书也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自己的历史观,我们更加无法苛责古人。
    且中国大多传世史书的作者,本人并不是专职史官,本职工作是官员,其写作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真实记录历史,而是为了服务皇帝。
    譬如《资治通鉴》,人家写来是为了劝谏皇帝的,那当然带有很多主观色彩,与真实的历史多少有些出入。
    我们只能使用多份史料彼此印证,才能勉强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历史原型。】
    正在努力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天幕,你当众拆他的台,不好吧。
    那这官家不就知道他写得也不完全是真的了吗?
    怎么就不是真的了呢,他明明是按之前的史料写的好不好,不过是加以褒贬评判,以供官家勉励而已。
    【再者说,古人能接触到的,不过是更古人的史料而已。他自己也隔着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说实话,可能早就也闹不明白前朝的历史了。
    尤其是像秦汉这种史料少得简直要抓狂的时代,至今满身上下写满了四个大字“未解之谜”,反正史料也没有,真相全靠猜。】
    刘彻:???
    他大汉的史料也不少吧,明明他书库之中还是有个许多卷的。
    但他头疼地想起来那些来盗他陵墓的这什
    么军(),那什么乱的。
    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恐怕也跟秦朝差不多,估计也烧差不多了。
    又想起天幕所说自己得罪了文官,闭着眼睛都知道后世的文官会怎么写他。
    算了,连陵墓都给人挖成这样了。
    刘彻只要想起自己被盗了数次的茂陵,突然就觉得自己拥有了包容天下忤逆的宽容。
    这是之前从没有过的体验。
    算了,还是带一份进茂陵吧,他可不想成为并不存在的汉武帝,那也太冤枉了。
    他必须得在史书上占据浓墨重彩的一笔才是。
    【考古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云梦睡虎地那位与竹简相拥而眠两千年的秦朝基层官吏喜的坟墓的发现,揭开了神秘秦朝面纱的一角。
    我们得以窥见一点真实的秦朝,推翻了许多固有的认知。
    譬如,秦朝的赋税、徭役制度远没有想象中那般苛刻。
    譬如,陈胜吴广那句呼号了上千年,让大家深信不疑的暴秦背后,或许埋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因为陈胜吴广从一开始或许就在骗人,失期必死,这跟秦法原文是相违背的。】
    鉴于秦朝时空的诸位还不知道陈胜吴广的起义原因是什么,尚没有受到什么震撼,甚至觉得莫名其妙。
    失期当然要分情况讨论,怎么能一以贯之。真当他们没脑子啊。
    秦法也是饱经秦国历代君王检验使用过的稳定版本好不好。
    后世之朝代可是炸开了锅。
    什么?秦法竟然没有那么严苛,如何可能?
    暴秦暴秦,都喊了上千年了,怎么就突然告诉他们,其实秦朝的制度只是严格而已,倒也不至于如他们想象中一样没有喘息的机会。
    【而近些年来数量庞杂的里耶秦简和走马楼吴简等简牍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无论是秦朝历史还是东吴历史都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所以说啊,大家为什么对古代墓葬如此心心念念,不就是希望能在里面找到点原始版本的书籍和史料嘛,这才是最珍贵的无价之宝。】
    各位帝王已经在思考,自己死后要不然把好不容易找人编写好的书册全都复制一份带进陵墓里?
    也是他们花了大代价遍找鸿儒才编写出来的书籍啊。
    始皇帝则表示,一定要把他的秦史带进陵墓之中。
    可恶,虽然他并不在意其他人的评价,也无所谓暴君不暴君,但是这不等于可以让他背黑锅啊。
    而且,还污蔑他们的秦法,简直不能忍。
    非但他要带进陵墓,要让官员人手一份,统统带进墓里。
    最好是别挖他的陵,直接随机挑选一个倒霉官员的坟墓发现秦史就好了。
    【除了竹简,有些时候,尸骨本身就是最好最真实的史料。
    秦始皇陵东侧墓葬群的发掘揭开了秦二世暴虐腰斩分尸兄弟姐妹的真相,毕竟累累断裂的白骨可不会说谎。
    “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
    ()司马迁这一点是完全没有污蔑秦二世的。】
    司马迁倒是松了口气。
    他也终于算是被天幕正面表扬了一回。
    但秦朝时空显然就没有这样风平浪静了。
    始皇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胡亥竟有如此手法杀害了这么多兄弟姐妹。
    兄弟便就算了,为何连姊妹都不放过。
    手段还如此狠辣残暴。
    秦公主也没有继承大统的权力啊。
    无端地,他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后世之人的评价,说秦二世自灭满门。
    今天,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自灭满门。
    【但是当然,发掘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任何考古发掘都是对于遗迹的破坏,纵使考古工作者努力将损害降低到最低,但仍旧是一场破坏。
    中国地底下的宝贝太多了,开发一下城市就得有许多古迹被发现。
    所以我国定下了保护性发掘的规矩,即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
    说是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建设原因,普通的坟墓也不会轻易去动。】
    听到这话,各位皇帝才算是松了口气。
    那就好,虽然听起来这个考古十分高大上且意义深远,可惜,他们还是没有贡献自己陵墓的勇气。
    史料埋是可以埋的,但你们还是不要挖比较好。
    这是今天为止始皇帝听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
    他的地宫已经确认没有被动过了,想必他们不挖便应无大碍。
    就是坟头太过于热闹了一些罢了。
    【俗话说的好,每一个规则制定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而考古规则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位勇士丰功至伟。
    他牺牲了自己,造福了全古人。
    而这位勇士便是明神宗。
    啊,说明神宗大家可能不认识,我是说明万历和他大名鼎鼎的定陵。】
    听到自己年号甚至提前知道了自己庙号的万历:???
    什么勇士?什么牺牲?
    他心头顿时笼罩上了一层沉重的阴翳。
    他的定陵怎么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