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 29 章 汉武其三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 29 章 汉武其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封完大司马大将军后,问题又出现了。
    那就是,尴尬的事情总是一再发生,怎么又封无可封了呢。
    都怪卫青太有能力了。
    真是甜蜜的烦恼。
    但问题不大,变成自家人就好了嘛。
    于是,卫青便成为了汉武帝的新任姐夫。
    可不要小看姐夫,其实比女婿重视多了,女儿嘛,是可以再生的,而姐姐呢,是变不出来的,毕竟先皇早已入土为安了,没这条件。
    尤其是平阳长公主,那可是刘彻一母同胞的亲姐姐啊。】
    此言一出,刘彻忍不住想起了之前自己的“壮言”。
    他勉强跟卫青找补道:“其实,朕也不是每一个姐夫都坑的。”
    卫青表示,陛下这话说的还不如不解释。
    只会让他更心慌啊。
    【但平阳长公主跟卫青的婚后生活应该还算是比较和睦的,原因在于,卫青去世之后平阳长公主提出,愿意自己死后和卫青合葬。
    当然了,汉朝即便是合葬,那也都是一人一个墓坑的。
    但比较有趣的是,平阳长公主的墓距离卫青墓1330米左右,而卫青墓距离茂陵本陵,却只有1000米左右。
    平阳长公主简直可以投诉汉武陛下诈骗了。
    某种程度来说,咱们猪猪也不能怪后世多想。】
    众位臣公一言难尽的目光纷纷望向了自家陛下。
    长公主如此深情,陛下怎可表面同意,其实将人葬的这般远?
    刘彻:???
    他登基第一年就开始修建茂陵了,仲卿领的那片地离茂陵这么近,而皇姐要合葬,估摸着是几十年之后的事了。
    那会儿哪还能找到附近的风水宝地啊。
    也就比朕远了一点点嘛,又不多,缘何如此斤斤计较。
    其余人若能听到自家陛下的心声,恐怕要口吐鲜血,陛下,这是斤不斤斤计较的事嘛?
    算了,该早点习惯的。
    【茂陵陪葬墓封土最高,规模最大的,便是卫青墓和霍去病墓了,这两个陪葬墓距离茂陵极近,可以说,几乎是贴着司马门建的。
    司马门里面是什么地方,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于是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三人为“茂陵三宝”,划掉,“茂陵一家三口”。】
    卫青、刘彻:……
    说还是你们后世人会说。
    说好了只有他们汉代人事死如事生的呢。
    看你们更不赖嘛。
    刘彻很沉默。
    当然要建近一点,死后去找仲卿和去病说说话也方便呐。
    【其实被如此称呼呢,主要还是由于一个美丽的误会。
    众所周知,茂陵没有后陵,而前代后陵都位于帝陵东北侧,而我们茂陵的东北侧是什么呢。
    没错,可不就是卫青的墓嘛。
    虽
    然我们经过查证后发现,卫青墓还是在司马门之外的,贴着也是贴在外面对吗。是妥妥的功臣墓所在地,而且,茂陵本身也跟其他陵墓的走向不同,所以所谓后陵之说,是不可信的。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谁叫猪猪要把卫青葬在东北侧这么近的地方,都是猪猪你自己的锅,不管,我们的误会都是你自己造成的,害我们卫将军被误会了好多年呐。】
    刘彻表示很无语,看不懂你们后代人的想法。
    都知道是假的了,竟还说的如此起劲。
    真是让他摸不着头脑。
    再说一遍,他公私分明。
    宠臣便是宠臣,功臣便是功臣,他才不会做出像后代那个什么哀帝一样莫名其妙又贻害无数的事。
    有能者方才配当他的权臣。
    还有!他的清白难道就不重要吗,为何天幕还要怪他毁了仲卿的清白?
    是你们搞错了,又不是朕叫你们弄错的。
    不对,没事干干嘛要对他们的陵墓如此关注。
    好好看看史书就行了,没事干少惦记他的陵园。谢谢。
    【但一家三口的观念如此深入人心,还都得怪猪猪陛下将霍去病教的太像他了,妥妥地教出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亲儿子啊。
    史书中说霍去病自小被贵宠,每次出征,武帝都要赠送数十辆载满食物的膳车,说明指望霍去病跟手下兵士同吃同宿的可能性着实不大。在塞外之时,霍去病还喜欢踢蹴鞠。
    啊,简直让人幻视成了另一个猪猪陛下啊。】
    刘彻丝毫不觉得霍去病有什么问题。
    能打胜仗,带别人封侯拜将就好了,能为大汉打下国土,便更是绝佳。
    缘何非要委屈自己跟旁人吃糠咽菜呢。
    不值当的。
    去病做的对!便就是该如此。
    下次再想想得记得多带一车他喜欢的食材去才是。
    【更为关键的是,据说霍去病也曾于长安纵马,还喜欢报上平阳侯世子的名号,这个操作,怎么这么让人眼熟呢。
    这叫做天下没有不能相遇的父子。子最肖父,无过乎此了。】
    平阳侯父子:感谢你们,因为你们,温暖了我们的四季。
    他们至今仍旧不知道,在他们看不到地方,自己到底背了多少口黑锅。
    卫青一听这件事就头大。
    他平生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当年自己上战场之时,忧心家中无可以教管压制去病的长辈。
    思前想后,为了自家外甥不被养坏,只好隐晦地拜托陛下多加照顾。
    万万没想到,陛下的照料如此惊天地泣鬼神。
    当他看到去病脸不红心不跳地拿出曹襄的印信之时,自己的感受如今仍旧记忆深刻。
    他想,不愧是陛下教出来的好孩子啊。
    霍去病也自然听到了如此言谈,若无其事地继续擦拭着自己的汉剑。
    借那小子名号一用,又有何妨。
    陛下虽然兵法不怎么样,但其他方面的东西,还是当真正值得学习啊。
    【但也有种说法认为,史书中记载霍去病“少言不泄”主要是被陛下憋的。
    毕竟咱猪猪陛下人菜瘾大,喜欢教他兵法,他又不好坦言说陛下您这么菜还是算了吧,只好说自己不学古兵法。
    后来好容易能放开手脚离开长安,立马将自己憋屈已久的那股气撒在了匈奴人的身上。】
    刘彻表示,别拦着他,他要去去病府上问问清楚,那小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在心里鄙夷他。
    卫青当然当仁不让地拦下。
    开玩笑,真把去病惹急了他什么不敢说啊。
    万一把真相说出来,那多尴尬。
    【话虽如此,但我们真的不能歧视猪猪姓刘啊。虽然他姓刘,但是有一说一,卫青和霍去病还是得到了他最大程度的信任。
    素来名将如美人,不叫人间见白头。
    能得善终的名将屈指可数,虽说卫青大概率也没来得及白头,霍去病就更不必说了,璀璨得如一道流星般划过。但生前赫赫威名于四方,军权在握,死后亦得破例之哀荣,也是人间难得了。】
    犹自挣扎着的刘彻闻言一顿。
    把话给他说清楚啊。
    什么叫如一道流星般划过。
    他的冠军侯这是死得得有多早啊。
    真的让人心梗。
    还有……
    什么叫不要歧视他姓刘?
    这是在内涵高祖和他父皇吗?
    好吧,那高祖陛下的确应该是被内涵到了。
    【最著名的还得是鹿触事件。李敢因为父亲自杀之事怪罪于卫青,将人击伤。后霍去病知道此事后,于甘泉宫狩猎之时将人射杀。
    然我们猪猪是谁,那可是干啥啥都行,偏心最能行的人。
    他为霍去病找了一个绝佳的借口,“是鹿触之”。
    事后也并没有证据证明汉武帝因此事处罚过霍去病,甚至让霍去病的部下徐自为接任了李敢之职位。
    这是什么绝世好姨父啊。】
    李广:!!!
    他赶紧一把按住听闻自己死讯之后就要往外冲的儿子。
    “干嘛,给我回来。”
    李敢年少有为,虽脾气冲动,但却是他李家后代中最有希望可以获得封侯之人。
    他此生看是封侯无望了,全指望着自己的儿子可以成功。
    没想到竟然敢挑衅那两位大将军。
    还白白葬送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说出去被鹿撞死很威风吗?
    陛下怎么想都不可能偏袒他们家好吗。
    再者说,他是自杀了,又不是给大将军一刀捅死了,便是辩驳到御前,也不会得皇帝许可的。
    擅自打伤权柄在握之重臣,恐怕陛下本人一开始并不知晓吧。
    否则可未必是“鹿触之”了。
    刘彻有点
    尴尬。
    看这做事风格定然是他的风格无误了。
    但天幕这么明明白白地说出来,还是会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霍去病则炸了。
    “什么,打伤了我舅舅?”
    他李广自己每次都拖后腿就算了,怎么自己自杀了他儿子还要去打人啊。
    简直没有道理。
    【汉武帝给予他一人的,可是卫青本人亲口盖章的:“以臣之尊宠。”所以某些刘姓皇帝就不要太羡慕了,没事干好好看看自己干了些啥吧。
    有人说得好啊,若长陵也得将军陪葬,那长陵即日起就可以改名了,应该改名叫长陵碎尸案了。】
    汉朝的皇帝们沉默了。
    那画面实在是太难想象了。
    虽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若当真如此,大概高祖陛下的泉下生活,也会十分多姿多彩吧。
    而汉高祖一朝的众位大将军们则寒毛直立。
    什么意思?
    长陵不是陛下的陵寝名字吗?
    他们没陪葬就算了,真陪葬会变成碎尸?
    刘邦怒骂天幕:“天幕为何要害乃公?”
    虽然他确实已经起了斩草除根之念就是了。
    所以之前天幕也是在阴阳他!
    【将星难得,帅才更是难觅。霍去病与卫青相继离去之后,汉武帝立马觉得文武之才欲尽,而前文提到的被选入文选的《求茂才异等诏》便正是写于卫青病逝之后不久。
    猪猪,你之前那种天下之才杀之不尽的魄力呢?
    都怪你太奢侈了吧,没想到SSR卡还有时间限制吧。】
    刘彻:天幕这么幸灾乐祸是什么意思。
    满朝文武好气,好无语。
    难道在陛下眼里,他们就是死人了吗。
    怎么就文武之才欲尽了呢。
    陛下,想要将军就直说,不要内涵他们文官好吗。
    本来在本朝就够战战兢兢的了。
    【其实最为令人浮想连篇的,反而是卫青病逝后那年,汉武帝照常前去封禅,却特意绕道去了嵩里。
    那么问题来了,他去这里,究竟是为了见哪位故人之魂灵呢。
    所以我们一直说,一切都是猪猪本人自己动的手啊,放开那两个大将军,让我们来!】
    刘彻原本还有些哀伤,没想到峰回路转之后,天幕给他来了这么一句。
    简直一口血喷出来。
    原来不只是后代那些皇帝们觊觎他的大将军。
    连天幕都觊觎他的大将军!
    小瞧了你们这些后世之人。
    且听天幕之语气,反正也不像是想要他的大将军们去干什么正事的。
    都不是什么好人!
    埋埋埋,都给他埋近一点。
    你们都休想!
    【汉武晚年,往来于长杨五祚之间,也许也是在追忆那段豪情万丈,难以复制的风华正茂之年吧。
    那个时候,一切都还充满了希望。
    那个时候,大汉正昂首阔步。】
    尚且年轻的刘彻忍不住哀声叹气。
    太惨了,看来光一个人活这么久,看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竟然还要收到匈奴的羞辱国书。
    他还只能就此停战。
    太憋屈了。
    主要是反差也太大了吧。
    【世宗晔晔,思弘祖业;长平桓桓,上将之元。
    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祁连。
    无论如何,他们三人长眠于茂陵,而他们的功绩,将无法分割,成为华夏史册上的一道丰碑。
    他们注定了彼此成就,交相辉映。】
    刘彻深深呼出一口气。
    天幕总算是说了句人话。
    这话说得够舒心。
    但……
    饮马瀚海,封狼居山?
    是去病吗?
    好啊,不愧是他大汉之冠军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