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106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106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演了一遍。以此向奥斯蒙德展示,他确实是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
    等他在车上闹够了,奥斯蒙德也已经将利亚姆那辆极具未来科技风的德罗宁开到了自己家门前。
    利亚姆取下了手上的手偶,将它们摆放在中控台上,自己坐回了驾驶位。
    告别之前,他突然收敛了脸上的笑意,抬起眼眸看向站在窗外的奥斯蒙德。尽管他的语气听起来平和得漫不经心、随意且放松,利亚姆却清楚地知晓他自己的紧张,他甚至为此屏住了呼吸,下意识地担忧自己的呼吸声太吵,盖过奥斯蒙德的回答:
    “其实你不会生我的气的,对吗?”
    他其实还是有些不确定。郁期时他总是这样,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担心他糟糕的表演给奥斯蒙德带来了麻烦。
    “嗯?”
    晚上的气温有些低,奥斯蒙德紧了紧自己的衣领,瞥了他一眼:“你做了什么?”
    “不...什么都没做。”
    利亚姆的声音似乎有点干涩。
    “那就不会。”
    莫名其妙的问题。
    利亚姆勾起唇角与他道别,但实际上他有点失落。
    车子开过几个路口,窗外五光十色的灯光也逐渐吞没了利亚姆脸上的残存的笑意,只余下冷峻。
    后视镜反射出利亚姆的双眸,他的眼睛颜色一如既往的浅淡,就像是冰山潜藏在深海最底部的、残存了几亿年无法消散的寒冰。
    红灯和拥挤的车辆迫使车子停下,利亚姆从杂物盒侧边隐蔽夹层内摸出烟和火柴,降下了一点窗户。
    亮红的光点在他白皙的指尖闪烁着,他的目光扫过中控台上因为惯性趴下的手偶小狗,低声叹了口气。
    他总是明白人们喜欢什么样的人。
    他也清楚地知晓奥斯蒙德会喜欢什么样的人。
    可惜,真正的他,永远与那些美好的形容词无关。
    真正的他,什么都没做。
    *
    “五周七千万!”
    “多少?”
    “《多格板箱》!五周上映期结束!准备进入第二轮放映!七千万票房!”
    米高梅发行主管将文件数据甩在了会议桌上:“七千万!一部恐怖片!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上映前对《多格板箱》的所有预估,全错!这是一部能超越《驱魔人》的超级商业片!完全能够排进全年电影票房的前十。”
    这也预示着《多格板箱》一旦完全转入长线播放阶段,票房收入有望逐步攀升,最终破亿。这是一部现象级的恐怖片,相较于其他类型电影,它在长线中的表现更具优势,完全有可能成为电影院的午夜场常驻嘉宾和霸主。
    然而,米高梅仅能通过发行赚取到这部电影百分之五的票房分账。
    坐在会议桌位首米高梅总裁戴维·伯格尔曼在心中叹息:“大卫·林奇那边怎么说?他愿意接手《多格板箱2》的拍摄吗?”
    有人摇了摇头:“林奇《沙丘》后还有别的工作。”
    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那里取得了《多格板箱》续集的拍摄权后,米高梅已经在短时间内一路为《多格板箱2》的拍摄计划开了绿灯,甚至为这部电影批准了1500万的预算,现在正忙着为这部电影招募优秀的恐怖片编剧和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呢?”
    “他也没空,档期至少排在了明年。”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自己也不拍吗?我们可以考虑给他两百万的导演酬劳和额外的票房分红。”
    “他拒绝了。”
    戴维·伯格尔曼道。
    米高梅希望由已经成名、富有经验的导演来接手电影。
    自从公司的掌权人换成了对电影行业本身毫无兴趣的柯克·科克里安以后,米高梅每年的制片和发行影片数量锐减,质量也不复从前,只能靠“明星效应”,寻找成名已久的制片人、导演、演员参与制作来保证票房。
    1500万美元的投资对现在的米高梅来说不是个小数目,这也足以见得米高梅对《多格板箱》这个IP的信心,众多高管对它抱以了极大的期望。
    可是宣发高管乔迪却在《多格板箱2》投票时投了唯一的反对票。
    乔迪看得透彻,《多格板箱》看似在结尾处留了白,实际上并没有为第二部续集留下任何可以拍摄的空间。
    更重要的是《多格板箱》本质上是一部拥有商业恐怖片节奏的艺术片。让它票房火爆的主要因素是它相比同类型电影不知缘由但更加恐怖的跳吓、演员角色反差带来的吸引力力和堪称近十年来最成功的电影营销。
    想要拍摄《多格板箱2》的难度不亚于为《闪灵》拍摄续集,妄想《多格板箱2》同《多格板箱》一样火爆等同于让《猫和老鼠》动画电影票房上亿,除非由奥斯蒙德本人接手,不然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异想天开。
    可惜自己的同事早已经被《多格板箱》的票房冲晕了头脑,这群在电影行业已经打拼了半个世纪的老家伙们已经脱离了市场太久了,他们已经不知道观众想要看的究竟是什么故事了。
    *
    大多数娱乐报纸已经不再关注于《多格板箱》的票房问题,将它当成了陈年往事。就连刚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状况也已成为了昨日黄花,热度与关注度直线下降。
    令人们津津乐道的永远是争议与意外。
    欣克利刺杀总统的原因成了占据各大头版的话题,其次备受关注的就是工业光魔的澄清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澄清。压力来到了亨利·霍根身上,没人明白他为什么在奥斯卡上公然造谣。
    随着欣克利案件细节被更多地透露给媒体,欣克利一席:“我这么干是为了引起朱迪·福斯特的关注。”又让全部媒体哗然,争着抢着扛着扛着摄像机直冲纽黑文市耶鲁大学,采访无辜被殃及的朱迪·福斯特。
    朱迪现在无论说什么都会被媒体批判,在公关和经纪人的建议下,她索性选择了在媒体提到欣克利的名字时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实在不能脱身时,就装聋作哑,只谈自己的校园生活和毕业后的打算。
    这让各大报业媒体格外失望,他们连一点值得报道的消息都没能得到,朱迪唯一提到的稍有些名气的人物,还是没去奥斯卡但在奥斯卡上出了不少风头的奥斯蒙德·格里菲斯。
    “朱迪·福斯特声称,她会考虑在假期进入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剧组做一名助理导演...”
    然而主流媒体干巴巴的报道却成了三无小报杜撰的依据,隔天,厕所报垃圾报的标题就变成了:
    “欣克利的情敌”
    “刺杀总统背后的爱情纠葛”
    “朱迪·福斯特与奥斯蒙德·格里菲斯不得不说的故事”
    伴随的还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