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卷阅读29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分卷阅读29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万票房。”
    奥斯蒙德不假思索地报出数字。
    三千万?!
    罗杰·科尔曼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咽下杯中甜得发腻的樱桃露压压惊,他甚至动了干脆就这么把他赶出去的念头,也愈发不想看箱中的胶卷:“库布里克《闪灵》的北美票房也只有4400万,你简直是异想天开。别以为去《闪灵》剧组当了一回第二还是第三摄影?还是摄影助理?就觉得自己从库布里克那学到了他的东西。《闪灵》有两千万票房都归根于他、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他本人该死的名气!”
    “你虽然是格里菲斯,但你不是大卫·格里菲斯。看清楚现实,年轻人。”
    就像他父亲布鲁诺·格里菲斯一样,如果不是他愚蠢地自比大卫·格里菲斯,驱逐联美的高层、做一系列难以理解的决策、完全放权给《天堂之门》的导演迈克尔·西米诺,也不会导致联美背上高额债务,资金链完全崩溃。
    布鲁诺甚至忘了“奥斯卡诅咒”:在捧回小金人以后,许多获奖者都会家庭破裂、事业一落千丈,甚至有人不久后死亡。
    迈克尔·西米诺刚凭借《猎鹿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布鲁诺就有勇气给《天堂之门》1150万的预算,最终总计投资了令人瞠目结舌的4000万美元,让他剪出了一部长达5个多小时的,观众根本不愿意买账的电影,将联美真真正正地送到了“天堂之门”。
    事情就此谈崩,奥斯蒙德甚至没来得及为他播放自己的电影或者换上升级后能够提升30%说服力的[我有一个梦想]技能,就被罗杰借口繁忙、工作上突然出了些问题为由,委婉地请出了办公室。
    奥斯蒙德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重整的联美实际上的掌权人虽然是他,但他却没有什么话语权。几名高管也对他父亲、对他颇有怨言,如果他选择用联美为自己发行电影,不仅要承担并不低廉的业务费用,还会受尽员工的白眼,后期能够获得的片租也大概率要先拿去偿还联美的欠债...
    但其它好莱坞七大制片公司的高管可不是他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到的,多少需要借助曲折的方式,花费大量时间。
    可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钱。
    也许只能去猎户座碰碰运气了。
    他有些无奈地站在街角点了支烟夹在指缝,他并没有烟瘾,也讨厌烟的味道,只是时常焦虑,破产后愈发严重。
    猎户座也是一家独立电影公司,由华纳和之前从联美离职的三位高管合资成立。
    也许他们不会给他好脸色,却乐意见见自己,看看他此刻的窘态与无助,出于嘲弄或者可怜,打发给他少许赞助。
    离了家族和企业的他什么也不是。
    但其实这才是好莱坞的常态,每年有十几万的人在这里处处碰壁,蹉跎岁月,他的运气已经比他们好太多了,起码他不堪的过往还能稍稍为他博得一个发出声音的机会。
    奥斯蒙德从电话薄上翻到了猎户座的联系方式,自报家门,恳求对方见自己一面,但猎户座一听他的要求与他声称400万的成本,便同罗杰·科尔曼一样委婉地拒绝了他的请求。
    他站在洛杉矶的红色电话亭前,难得有些无助,指尖的烟头又换了一支,他踌躇良久,还是决定飞往英国,与库布里克见一面,让他先看看自己的电影。
    有他愿意做中间人,也许其它制片厂会给他个机会。
    但就在这时,帕特里克·西奥多再次联系了他,并为他带来了一个消息:米高梅制片厂想要收购联美。
    --------------------
    别急,有反转
    大卫·格里菲斯,“美国电影之父”,最著名的作品包括《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也是联美的创办者之一,晚年投资失败,退出电影界和贫困斗争,死于脑出血。
    第20章科克里安
    奥斯蒙德又给自己灌了一杯廉价的、只苦不香、难喝得让人呲牙咧嘴的美式。
    咖啡.因起没起作用他尚不知晓,苦涩却确确实实让他重新打起了精神。和西奥多一拍即合,准备直奔米高梅,先与对方聊聊了解一下对方什么想法。
    如果能够成功出售联美,对他来说无疑是件天大的好事。
    通过联邦法典第11篇,美国破产法,法院裁定联美适用于第11章程序,重整计划付诸实践。由于布鲁诺·格里菲斯身亡,且奥斯蒙德并未成年,法院为联美任命了一位托管人,对方现在正在熟悉公司的状况,联美的收入依旧每况愈下,甚至还在拖欠员工工资。
    在这样的财务困难下,只能对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调整,比如债转股、企业合并与分立、资产出售、股权转让、经营租赁、减免税收、调整和裁减公司从业人员、改革公司内部制度或章程等。
    托管人本想率先将债权转变为股份,将联美由独资公司重新变为股份公司,再出售007的版权...奥斯蒙德根本无法想象现在的联美离了007还能怎么营收。除去IP版权,联美已经烂透了。
    此时如果有人愿意收购联美,不仅会直接帮他承担联美的债务,更是解救了他和联美怨天尤人的高管和打工人。
    如果说联美当年对每一位好莱坞追梦的电影人来说都是一座妆点着由卓别林和大卫·格里菲斯组成的最闪耀的招牌的、屋顶漏光的圣殿。
    那么米高梅当年就是好莱坞当之无愧的第一电影制片厂。
    1924年,米高梅的总市值已经达到了6500万美元,米高梅的成立典礼上不仅邀请了大量的明星,还雇佣了10架陆军和海军的飞机列队从典礼现场上空呼啸而过,掷下玫瑰花和花环。
    1927年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米高梅的倡导下成立,1928年学院颁布了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
    米高梅的电影先后200多次获得奥斯卡的金像奖。当时的电影界流传着一句话:只要加盟米高梅,就等于拥有了奥斯卡影帝或影后。
    但1976年,米高梅在运营亏损的情势下被出售给了加拿大投资人。两年后,由于公司内部的枝蔓过于老化,米高梅的经营状况没有改观,它被转手卖给了美国内华达州富翁、赌业大亨柯克·科克里安。
    对于科克里安来说,米高梅的电影并非他所求。这个狂热的赌徒只是把米高梅作为他博弈的一个名利场、一个“投资玩具”。
    科克里安三买三卖米高梅已经成了《金融修养》的经典案例,他低价买入高价抛出,修建米高梅酒店、拓宽除了电影以外的其它业务,赚得盆满钵满,带给米高梅的却是沉重的打击。
    第一次买卖使米高梅丢失了原公司在洛杉矶的摄影棚以及拍摄影片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