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二十一章
返回
关灯 护眼:关 字号:小

第二十一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十一章
    自那天以後,杜尚若对韩卢的态度变回从前那样。
    韩卢会来见她,想必是不气她了。
    她从前总是刻意避开他,不愿给他丝毫念想,可如今她算是想透了,韩卢太依赖她,就如她依赖他一般。
    以後他俩都会继续扶持下去,她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纠正。
    两人彷佛回到从前那样,韩卢早上会来一趟袖红楼打理一切,也不会避着她不见,举止也不曾逾越。
    出楼当天,袖红楼的朱漆大门敞开,连带着楼里常年弥漫的脂粉香,都少了几分腻人。
    杜尚若换了身素净的月白袄裙,头上只簪了支银质小簪,手里攥着那张盼了数月的身契,指腹反复摩挲着纸上的印记,指尖都带着点发颤的热意。
    楼里的姑娘们挤在门廊下,目光纷纷落在她身上。
    有眼里亮着羡慕的,悄悄扯着同伴的袖口低语「真羡慕褋姐姐,能自己走出去」,有满是好奇的,不住打量她身上的衣裳,也有几个低着头叹气的,指尖绞着帕子,不知在盼着甚麽。
    小乐师挤在最前面,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是她熬夜绣的兰花帕子,递到杜尚若手里时,眼眶红红的:「师傅,以後我会好好练琴,等我也能出楼了,就去找您。」
    杜尚若捏着帕子,心里软得发痒,揉了揉她的头:「好,我等你。」
    老鸨站在台阶上,脸上没了从前的刁难,反倒多了几分复杂,她看着杜尚若叹了口气:「出去以後好好过,别忘了从前妈妈也帮过你几回。要是外面的日子太苦,楼门还给你留着缝,回来也成。」
    杜尚若抬头看她,笑了笑,没回话。
    艳红远远站在後面,见杜尚若看过来,连着她身後的韩卢也跟着看过来,本能地缩了缩肩膀,眼神闪躲了一下。
    杜尚若迈开步子,走向艳红。
    「那天找钱匣子,多谢你。」
    艳红闻言,立刻挺直了腰杆,下巴微微扬起:「谁要帮你?你别想太多。」
    杜尚若没拆穿她,从袖袋里取出一本线装乐谱,递到她面前。
    乐谱的封皮是磨旧的蓝布,上面是她亲手抄写的曲子,还有几处用红笔标注的技巧要点。
    「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乐谱。」杜尚若看着她不解的眼神,缓缓解释:「我知道你想爬上红牌的位置,若是为了将来能凭着这手艺出楼,这乐谱或许能帮你一把。可若是只是为了跟楼里的人争一口气,我只想劝你一句,自尊和底线,比甚麽都重要。」
    她太清楚袖红楼的规矩了,老鸨总是故意挑拨,姑娘们互相残害,为了恩客的宠爱斗得你死我活,这样客人看着开心,花的钱多了,楼里才会热闹。
    艳红盯着那本乐谱,迟迟没接,指尖却绷得发紧。
    杜尚若有过了片刻,她才猛地伸手夺过乐谱,抱在怀里,声音依旧硬邦邦的:「你别以为这样我就会谢你!看着吧,我也很快就能出楼,楼外大把人等着替我赎身呢!」
    说完,她转身就挤回了人群里。
    杜尚若笑了笑,转身看向门外。
    韩卢早已等在那里,十六岁的少年穿着一袭青色长衫,身姿挺拔,见她出来,立刻迈步上前,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小包袱:「我们走吧。」
    杜尚若抬脚迈出袖红楼的大门,脚底踩在青石板上,那种踏实的感觉,是在楼里数年从未有过的。
    韩卢走在她身边,步伐不快,很有默契地跟她并肩,偶尔侧头看她,见她嘴角扬着浅笑,自己也忍不住弯了弯唇。
    晨光越来越暖,照在身上,连从前缠着她的阴郁都被晒得无影无踪。
    杜尚若抬头看向远处的街景,街上的行人来来往往,卖早点的小贩喊着吆喝,孩子们追着风筝跑,这鲜活的烟火气撞进眼底,她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从此以後,她不用再看老鸨的脸色,可以堂堂正正地活着,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以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杜尚若轻轻说。
    韩卢侧头看她,阳光落在她的发梢,连细碎的绒毛都看得清楚,想到将来两人在那里读书丶吃饭丶闲话家常,心头的幸福像要溢出来。
    他放慢脚步,与她贴得更近些:「嗯,我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袖红楼的大门在身後慢慢关上,从前的种种艰难和委屈,都被留在了门内。
    这时,一辆马车停在他们面前,车帘被掀开,上官蕙的脑袋探出来:「姐姐!我来晚了!」
    杜尚若有些意外,走上前问:「你怎麽还来了?」
    「这天是你的大日子,我当然要来。」上官蕙跳下马车,看到他们两人就只有一个包袱和一把琴,惊讶地挑眉:「就这麽点行李?」
    「前几天韩卢已经帮我搬了些去新宅,剩下的都是随身用的。」杜尚若笑着解释。
    上官蕙拉着她的手腕往马车走:「那快上车,我送你们过去,顺便瞧瞧你们的小院到底布置得怎麽样。」
    马车碾过城南的青石板路,车轮与石子摩擦的轻响渐歇,最终停在一处素雅的宅院前。
    门楣旁挂着块梨木牌,「杜府」二字是新刻的,墨迹还透着浅淡的木香,笔锋温润。後来她才知道,这字是韩卢练了半个月,磨破了三张宣纸才刻上去的。
    韩卢先跳下车,伸手扶她时,轻轻托住她的手肘,又飞快收回。
    「到了。」他目光落在她脸上,见她望着木牌发怔,眼底悄悄漫开笑意。
    推门而入,小院不大,青砖铺就的地面扫得一尘不染,墙角种着几株月季,枝叶间已经冒出了花苞。
    正屋的门窗敞开着,浅褐色的梨花木桌椅摆得齐整,桌上放着个白瓷茶盏,连窗台上的青瓷瓶都擦得鋥亮,瓶里插着两支刚折的紫菀,嫩紫的花骨朵正欲绽开,满院都透着清爽的雅致。
    「这宅子是三房两进,後院还有个小厨房,离前面的布庄走路只要一刻钟。」韩卢引着她们往里走:「周围住的都是本分人家,隔壁的王婶聊了两句,她说要是你想买新鲜菜,她早上能帮着带一把。」
    他前前後後看了五处宅子才选好这地方,就这处窗朝东,早上能晒到太阳,院里能种她喜欢的花
    ,周围的邻居都安静,不会扰了她弹琴,才特意选了这处。
    韩卢转身往侧屋走,脚步比刚才快了些,带着几分期待:「这处是琴房。」
    琴房不大,却收拾得格外整洁,墙上挂着个新做的木架,他小心翼翼地放下琵琶,怕自己手重碰坏了,指尖只轻轻捏着琴颈,将琵琶稳稳放在琴架上。
    琴架旁摆着张矮凳,凳面上铺着块素色棉垫,是他特意让绣娘做的,怕她坐久了硌得慌;窗台上放着个白瓷小罐,里面装着松香,罐口擦得乾乾净净,连罐沿的细纹里都没有灰。
    「以後你想弹琴,就来这儿,我让人把窗户缝都糊了,外面的声音传不进来。」他看着琵琶,又看了看杜尚若,眼底的温柔藏不住:「要是觉得光线不好,我再让人装盏灯。」
    杜尚若望着眼前收拾得妥帖的琴房,望着琴架旁铺着棉垫的矮凳,望着窗台上擦得鋥亮的松香罐,心里像被温水浸着,又酸又软,她从没想过自己竟能有一间专属的琴房。
    「这样已经很好了。」好到让她觉得像在做梦,怕再多要一点,梦就碎了。
    上官蕙凑到杜尚若身边,压低声音笑:「这小子真懂你心思,我本来还琢磨呢,主屋给你住,有一间要留作客房,还特意收拾琴房出来,他自己倒没提住哪儿,难不成是打算往後就睡院里的石凳上?」
    韩卢被说得不好意思,手忙脚乱地避开两人的目光,抓起门帘就往门外走:「我们去看你的房间。」
    杜尚若被这一幕逗得弯了眼。
    上官蕙凑到她身边,压低声音接着笑:「你看他那慌慌张张的样子,肯定是被我说中了。我看啊,他就是把最好的都给你留着,自己怎麽将就都无所谓。」
    韩卢引着她们往正屋走,走到最里面的房间前,轻轻推开木门:「这是你的房间。」
    杜尚若走进自己的房间,目光瞬间被吸引。
    窗边的书桌是新打的梨花木,桌面打磨得光滑,铺着张素色宣纸,毛笔并排摆在笔架上,笔毛梳理得整齐。
    床头的矮柜上,青瓷花瓶里插着几支新鲜柳枝,嫩绿的枝条垂下来。被褥是浅青色的,上面绣着细密的兰花纹,针脚又细又匀,她伸手抚上去,布料柔软得像云朵,指尖能触到绣线的温软。
    这以後就是她的家了。
    「都是你一手办的?」杜尚若转头看向韩卢。
    韩卢站在门口,没敢走太近:「喜欢吗?要是有不合心意的地方,我再让人改。」
    「喜欢,特别喜欢。」杜尚若轻声说:「这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从找宅子到布置房间,他事事亲力亲为,却从没有在她面前提过一句累。
    上官蕙笑着插话:「尚若姐你可别跟他客气,他前几天拉着我去挑被褥纹样,我说选粉色好看,他非说你喜欢青色,争执了半天,最後还是按他的来。现在看来,他倒是没猜错。」
    她望着眼前的少年,从前那个总跟在她身後的孩子,如今已经能为她撑起一处安稳的家,眼底的暖意里,又多了几分说不清的柔软。
    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这时,上官蕙忽然想起甚麽,拍了下手:「差点忘了正事!褋儿姐姐,我带你去布庄看看,今天进了新的云锦,刚好给你做两身新衣裳。」
    杜尚若闻言,脚步顿了顿,随即轻声道:「以後还是唤我杜尚若吧。」
    上官蕙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笑着点头:「是我疏忽了,杜姐姐,我们走吧。」
    布庄确实很近,三人说着话,没走多久就到了。
    远远就看见布庄的青布幌子在风里飘,幌子下围着不少人,有提着篮子的妇人,有穿着长衫的书生,还有几个丫鬟模样的姑娘,正凑在柜台前挑选布料,说笑的声音裹着布料的棉香飘过来,满是热闹的烟火气。
    布庄的周掌柜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她们进来,连忙上前拱手:「这位就是杜姑娘吧?久仰大名,小姐常跟我们提起您,您画的花样,比京城里最好的绣娘画得还精致,我们这儿的绣娘们都盼着见您呢!」
    上官蕙笑着接过话:「以後杜姐姐画花样的事,你们直接找她对接就行,周掌柜和绣娘们有问题,也尽管跟杜姐姐说。」
    杜尚若跟着他们走进布庄,目光被架子上的布料晃得有些发怔。
    她见过的小样,现在一匹匹挂在架子上,像铺开了一片五彩的云,阳光透过布庄的窗棂洒进来,落在布料上,映得丝线泛着柔光。
    绣娘们坐在里间的长凳上,手里的针线翻飞,有的在绣牡丹,有的在绣海棠,针脚细密,花色鲜活,指尖的丝线在布上织出热闹的生机。
    出了袖红楼的生活,是她从前不敢想象的,可面对这全新的一切,她又有些无所适从。
    琵琶是母亲留给她的手艺,她靠着弹唱琵琶和作曲,在袖红楼熬过了近十年。可如今,她站在布庄里,要放下琵琶,拿起画笔做新的营生,她一时有些茫然,不知道该不该就这样放下母亲留下的手艺。
    上官蕙见她盯着布料发愣,以为她喜欢,就拿起一匹水蓝色的云锦递过来:「你看这匹怎麽样?颜色清爽,做件长衫肯定好看。」她又拿起一匹浅粉色的:「这个也不错,衬得你肤色白。不过姐姐穿甚麽都好看,不如就一并做了。」
    韩卢看出她的恍惚:「上官小姐,我们先歇几天,再来布庄。」
    上官蕙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把手里的云锦放回架子上,拉着她的手:「是我太着急了,是该多歇歇。姐姐应该要多体验一下生活,布庄的事不急,等你想好了再来也不迟。」
    杜尚若笑说:「那你可得带我多去见识见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