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
biquge365.net,更新快,无弹窗!
十余日后
芝加哥战场
城郊的大规模交战枪炮声依然在耳,已经有数支楚国军队突入到城区中,与据城而守的美军打起了激烈的城市巷战,展开短兵相接的争夺。
战争打到这个程度,楚国优势的空中力量已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可展现在这些拼死顽抗美军部队面前的是虎式坦克分队,这些身披厚甲的坦克在城市街道上,如入无人之境。
在三辆虎式坦克分队后面,是伴随进攻的野牛式坦克和大量的步兵,对据守的美军展开攻击,呈现出碾压性的优势。
举凡美军火力点,虎式坦克几乎是一炮一个尽皆摧毁,迎着枪林弹雨宣泄火力,轻易的在美军防守阵线上就撕开了一个口子。
美军拖来的46毫米反坦克炮,发射的炮弹直接命中虎式坦克的正面装甲,也只是发出“砰”的一声清脆响声,就被毫不在意的弹开了。
随即虎式坦克调低76毫米炮口,一炮就将美军伏击的46亳米反坦克炮连同几名炮手一起炸上天,残肢断臂和零件散落一地。
在城市巷战中
不是坦克展现了无可抵御的优势,打的美方守军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这样的情形在城市各处都在发生,仅两天后,潮水般涌入的帝国远征军官兵便攻占了半个芝加哥,向着城北的码头区压过去。
战斗到了这个时刻,位于城北的码头区就是依然顽抗的十几万芝加哥美军的生命线,决计不能丢失。
守城的美军伤员从这里撤出,宝贵的物资弹药和粮食补给也从这里运来。
于是美军咬牙发起了反击,不惜代价的与楚国军队反复争夺,战况又变得白热化起来。
“再投入二十个义勇兵团的力量,不要怕损失,帝国军队又有了几十万鬼佬俘虏,补充不成问题。”郑忠义元帅忿怒的拍了桌子。
城市巷战不可避免的让帝国官兵伤亡骤增,这几天的伤亡都达到了万余人,这让元帅大人十分恼火。
他亲自下令放宽了限期克敌的命令,清除这些顽抗到底的美军不能着急,远征军方面又不赶时间,用不着拿帝国士兵生命去豪赌。
城市作战情况十分复杂,并非凭借虎式坦克就能够彻底碾压过去。
芝加哥大都市有着大量的高层建筑,还有很多五六层的钢筋混凝土楼房,美军盘踞在这些建筑里顽抗,纵然是重型虎式坦克也无可奈何。
那必须派出步兵小队,如同挖老鼠一般,一个一个的去清理干净。
城市作战的短兵相接,使得战斗空前的白热化,且愈发的残酷,帝国士兵的伤亡自然居高不下。
有鉴于此
最高指挥部迅速调整部署,将北美义勇兵团拆解成营,连,排这样的小股兵力,配属给帝国军队使用。
如此一来,最危险的进攻任务和城市建筑清剿任务就可以由这些白人士兵承担了。
新的军事调整立刻得到执行,帝国军队围攻芝加哥大都市的强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放弃了不惜伤亡代价的蛮干。
新的军事部署效果立杆见影,在实行的第一天,帝国官兵伤亡就大幅减少,从每天的近万伤亡迅即减少到一千三四百人规模。
而北美义勇兵团的伤亡迅速上升,差不多每天要填进去三四个团的兵力,约莫四五千人。
同样的,向前推进的脚步也迟缓下来。
在城市的街巷里
盘踞在坚固建筑里的美军打得相当顽强,迫使进攻的楚国军队一栋一栋的去清理,枪炮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
帝国军队早已经撤下了坦克部队,这些坦克部队在空旷的大街上方能展示威力,可到了狭窄的老城区,就变得举步维艰了。
连续半个多月
担任主攻的第七方面军一点一点的啃,终于对城北的码头区实施合围,隔着施密特工业公司的大片仓库区,对前方的码头区实施炮击。
战斗到这个阶段,坚守的美军业已伤亡大半,只剩下约3.7万余人的兵力,坚守着码头区附近狭长的地带,以码头,城市街道和工厂地形为主。
这段时间,美方利用高速运输船在夜间撤退了数万伤兵,向前输送了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维持着苦苦支撑的战局。
可是当北区码头进入楚国火炮射程内时,一切就结束了。
这一日的夜间
趁夜突袭进入北区码头的三艘高速运输船陆续靠上码头,早已等待已久的楚国炮兵开始猛烈开火,用雨点般的炮火迎接这些美国运输船。
爆炸产生的火团绵延成片,将刚刚靠上码头的三艘运输船全部笼罩在内,很快引燃了大火,熊熊的火光映亮半天天际。
大量汇集于码头上的美军伤员,在炮火覆盖中被炸的支离破碎,死状惨不忍睹。
很快码头上的运输船就引发了剧烈殉爆,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将附近建筑的玻璃全部震碎,并且殃及了停靠在旁边的货船。
没过多久
产生殉爆的运输船被撕裂成碎片,缓缓的沉没于北区码头。
另外两艘运输粮食和给养的货船烧的更加猛烈了,如同巨大的火炬一般,方圆数十公里外都能清楚的看到。
燃烧数个小时后,运送补给的剩下两艘运输船相继沉没,将北区码头熏烤的一片焦黑,空中飘散着浓烈的烤肉味道。
这对依然坚守在北区的美军士气是一个沉重打击,后援物资断绝,伤病员再也不可能后送了,继续坚持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次日上午
美驻芝加哥守军在约翰-伯德上将的率领下投降了,这意味着芝加哥战役胜利落下帷幕。
1933年10月29日
大楚帝国皇家远征军全面占领芝加哥,赢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这给美国社会上下带去了巨大冲击,悲观失败的氛围笼罩了整个国家。
仅仅三天后
11月1日,美国参议院从68票对29票,3票弃权通过了弹劾总统议案,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总统黯然下台,由副总统格里菲斯继任总统,完成剩下的一年多总统任期。
这个时候
美国民众对胡佛总统的憎恨已经达到了最高点,他们愤怒地称其为“胡佛猪”,成为愚蠢和失败的代名词。
在胡佛总统任职早期,在1929年末爆发的美国股市跳水灾难,从而引发了遍及全国的大萧条,商业挤兑,工厂倒闭,大量的中产阶级一夜之间返贫。
大萧条时期,美国失业者们排队领取救济的场景,成为了这个时代一张张令人心酸的历史照片。
在那时,胡佛政府仍顽固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然而世界性大萧条愈演愈烈时,他所采取的措施已显得苍白无力。
纽约街头甚至流传起一首儿歌,讽刺地描绘了这时的情景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梅隆是美国的财政部长)。
胡佛总统成为了贫穷的代名词,连狗都对他嗤之以鼻。
失业工人们用纸袋搭架的棚户区被称为“胡佛村”,流浪者装着废品的麻袋被称为“胡佛袋”,人们将汽车的前脸锯下,让驴子拖拉,当作廉价的代步工具“胡佛车”。
失去房屋的难民在公园长椅上盖着报纸入睡,这些报纸被称为“胡佛毯”,农民抓老鼠充饥,并叫它们“胡佛猪”。
这时候的美国人民万万没想到,胡佛总统的骚操作才刚刚开始。
他的政府推动了《国家安全法案》的通过,将来自大楚帝国的金融投资和大量固定资产视为肥羊,通过安全法令强行的剥夺,从而引发与楚国间的关系持续恶化和敌对……
这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大规模的北美战争,恰恰成为真正灾难的开始,然后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国土沦丧,美利坚被肢解的七零八落。
够了,真的受够了,让那该死的胡佛总统下地狱去吧!
备受折磨的美国民众再也无法忍受,议会投票弹劾了胡佛总统,由副总统迈尔斯-格里菲斯继任,这是典型的救火队员。
第32任总统迈尔斯-格里菲斯上任伊始,便在华盛顿发表演说,表示美利坚联邦正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将会竭尽所能的尽快结束战争,为此不惜代价。
1933年11月19日
在欧洲,英,法,德,意等国的斡旋下,停战谈判与纽约正式召开,这是世界瞩目的大事件,引来了世界各主要列强关注的目光。
出席纽约谈判的是大楚帝国北美远征军南方兵团总司令楚-郑焱亲王,当着所有人的面,他直接甩过去了一份停战条约文本,并且冷声说道;
“美国必须承认无条件战败,必须承认现状,必须承认并割让中西部十九州给予帝国作为战争赔偿,必须承诺放弃发展海军力量和空军力量,还有其他的一些要求。
这份文件一个字都不准改,美方只有接受或者拒绝。
另外通知一下美国方面,当前的芝加哥共和国正在筹组中,美国必须予以承认并且尊重双方边界,没有商量的余地。”
亲王的态度非常强硬,原本大楚帝国占据的西部九州,再加上中部七州,那也只有16个州,怎么会多出来四个州呢?
这是位于北美中部的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艾奥瓦州和堪萨斯州,当前被帝国军队占领。
这其中
明尼苏达州和威斯康新州都濒临五大湖,拥有包括密尔沃基,格林贝,杜鲁斯,科纳科皮亚,巴加纳以及格兰特等一系列湖滨港口,还有相当不错的工业基础。
这么好的地方,大楚帝国方面当然要纳入囊中。
今后作为向欧洲出口的重要航运港口,能够将中部地区的粮食,皮毛和肉类以及工业品畅通无阻的运往欧洲,这些五大湖港口至关重要。
艾奥瓦州和堪萨斯州则地处中部交通枢纽中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当听到大楚帝国的停战条件时,美国国务卿梅隆的脸色都绿了,他站起身来颤抖说道;“太过分了,这太过分了,美利坚绝不会接受如此屈辱的停战条约。”
“那就等着吧,等着芝加哥共和国的成立,等着美利坚继续被肢解,帝国军方对完成这一历史进程非常有信心,告辞了。”
楚-郑焱亲王轻描淡写的撂下了一句话,直接转身就离开了。
这让一众的欧洲各国外交使节面面相觑,他们意识到大楚帝国方面在强硬的态度背后,是雄厚的军事实力支撑,自然不会妥协。
于是纷纷转过身来,开始对美国务卿梅隆施压,要求他接受这项极其屈辱且无法更改的停战条约,将北美局势缓和下来。
胜利者不接受指责,这是约定俗成的道理。
国际政治的现实和冷酷在这一刻展现无疑,这令美国人倍感心酸。
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列强国家,纷纷施压美国接受这份无条件投降的停战条约,承认现状,承认战败,理由出奇的一致。
谁让胡佛总统率先挑起争端?
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一场战争,胡佛总统又菜又爱玩,非要去惊醒,去触怒那东方巨龙,自然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
美国政府财政没钱了,就去打楚国海外投资的主意,那不揍你揍谁呢?
这话说起来在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楚国打赢了战争,那自然都是对的,否则有理也变成无理。
现在所有的欧洲列强国家都施压美国,要求其无条件投降,承认战败的现状。
这是因为大楚帝国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在第七方面军和第12方面军全面转入休整补充的时候。
楚国远征军第二方面军,第五方面军和第13方面军正在频繁调动部署,准备沿铁路向东攻击前进,直插美国五大湖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底特律,匹兹堡,乃至于将目标对准东部的大都市费城和纽约。
真的到了那时,可就哭都哭不出来了。
美国是否接受战败条约并不重要,当这个民主国家的政权被彻底瓦解,那么一切自然重新开始。
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根本改变不了大楚帝国军事主导北美的格局形成,随之而来的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的渗透。
正是看明白了这点
欧洲各国列强只能单方面的挤兑美国,接受这份屈辱的停战条约,而且时间窗口已经很少了。
等到楚国庞大的军事机器再次转动,以摧枯拉朽的庞大力量大举东进,任谁也阻止不了,那可就太晚了。
由于在北美没有实质性的军事存在,除了英国以外的其他欧洲列强,说话的腰杆子也不硬。
若找上楚国被硬怼回来,那还能有啥脸面?(本章完)